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闻华(1978-),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语系旅游英语教研室教师,讲师,英语专业,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摘要:语言自诞生以来,其演变过程和人类认知过程同步,深刻受到认知规律的影响。其中理想化认知模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成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从人类历史来看,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革新,许多科学理论和新概念本身都是受这一模式的影响。本文以理想化认知模式入手,以科技语言为研究载体,探寻中英两种语言如何受各自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影响,从而在科学领域表征上的异同,找到其中差异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科技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式;科技语言;差异;规律
一般来说,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由已知来推测未知,以熟悉来涵盖陌生,这种方式就是隐喻。隐喻思维对于人类认知过程非常重要,更极大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在隐喻思维的过程中,人类已知经验会对新事情的概念形成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要经过人类已知经验的层层验证,然后对新生事物进行归类。这个规律的过程成为范畴化,什么样的范畴涵盖什么样的新事物是有已知经验来决定的。最终会以某种模式的形式呈现出来。也被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式”,简称ICM。该术语最早是由George P.Lakoff在《女人、火、危险事物》一书中提出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学发展日新月异,语言学家纷纷把认知科学里的新成果用于语言分析,这对于解释语言内在规律,发现人类语言形成的共有机制非常有价值。这些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极大了提高了语言的互译性。对于英汉互译的理论和方法以往都是从“异化”和“归化”角度来对比两种符号本身的差异性来分析,很少有理论注意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类共同认知过程的产品,必然带有人类共有的认知规律。因此本研究将以英汉科技语言为研究对象,来论证英汉语言的在符号差异背后的认知共性问题。尤其是理想化认知模式这一共有的人类认知经验在科技领域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共有的意象图式结构是在同一个世界发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的物质世界是一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程是一致的。人类思维的形成和感情的培养是共同的,比如对于“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对自由的向我,对陌生的好奇等等。这些必然导致不同的文化却共有相同的意象图式。比如汉语的语言结构有“主+谓+宾”表现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英语对应有”S+V”结构。英语为了表达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BE”动词形成的“主系表”结构,而汉语对应的有“是”字句。这些基本规律在科技文献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科技文献为了能说明科学现象和进行理论阐释,大量要使用表示动作和关系的句子。尽管表意符号不一样,但由于英汉文化中共有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图式结构,且语用功能相近时,翻译者只需将相似的心理图式按照另外一种表意工具进行重构,直接映射至译语空间,用以触发译语空间里的对应物!因而,在科技文献的翻译操作时,大量的语篇和概念性的解释可以直接进行符号的互译。另一方面,科技语言中除了大量描述客观现象的和主客体关系的表述外,英汉两种科技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习语来对于复杂理论和现象进行说明,这些习语的形成大多和隐喻思维和认知规律相关,毕竟人类习惯与用简单的事物来描述较为复杂的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中西科技语言的思维差异:手机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界末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规律,美国人习惯用简单的概念来描述复杂的理论,就把手机称为“cell phone”(蜂窝式移动电话),这样的命名是基于手机基站就像一个一个蜂巢或者细胞。此新事物进入我国后,刚一开始直译为“蜂窝式移动电话”,还根据中国文化特点,起了绰号”大哥大”。但这样的表述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由于蜂窝式移动电话小巧且便于携带,按照中国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规律,它更接近与手的使用范畴,中国人便简化为“手机”,尽管两种语言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同一概念,但原理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由于生活经历和社会认识的相似,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一些共有的意象图式结构,且具备相似的语用功能,这令源语意象图式结构从源语空间直接投射至译文空间的翻译操作成为可能。但是毕竟有民族间迥异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习俗特色导致了人们认知方式的细微差异,这就要求翻译不能做完全的直译,在掌握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要顾忌英汉两种文化心理空间的填补与连接,需对源语进行意象图式或心理图式结构的转换,力图使译文符合目标域的思维习惯,从而传达准确的语用功能。
因此了解中西理想化认知模式的思维差异对于完善中西语言互译时心理空间的补偿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能更准确的理解译文的含义。首先,中式思维从一开始就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最早中国的的甲骨文和壁画上的象形文字开始,思维方式注重整个活动过程和场景的描述。在表意中一直强调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而西方思维一开始就是注重单个事物,从其语言的形成以声音符号表意的特征就可以看出西方的分析思维注重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开来,单个地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因此西方思维非常重视个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是注重形合。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注重人的主体性,强化天人合一,用主体的修养和参悟来改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式理想化模式的核心就是用主体修养代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认识了人自身也就认识了世界。所以中国很多思维的派生是从自我思考开始,这种思维方式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以人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为标准,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而西方思维从一开始便是改造自然的工具,都在着眼分析客观事物的特征和结构上,从理想化认知模式来说,西方思维认为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由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这种哲学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严格区分主客观。最后中式思维更重视形象思维,这种模式可以最早从象形文字来表征。而西方思维由于重视客观事物而表意往往比较抽。就如上文中的例子,移动电话,为何最初在西方被称为“蜂窝式电话”而在中国被称为“手机”。具体和抽象的差异非常明显。总之,理想化认知模式既是人类共有的认知工具,又具有各自文化的独特变化,科技翻译一方面是人类共有知识的符号化,又在表意过程中彰显各自文化认知模式的基本差异,有同性也有差异,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化多维的认知过程,结合认知理论的分析,我们既要在大多数科技文献行文中发现两种语言的共性,从而顺利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翻译,也要看到个别表意的差异是基于特定文化认知心理,把握这些差异可以让我们更能理解原文的精髓,也能用更生动,形象的译文进行阐释。从而实现科技文献的完全动态化翻译。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摘要:语言自诞生以来,其演变过程和人类认知过程同步,深刻受到认知规律的影响。其中理想化认知模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成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从人类历史来看,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革新,许多科学理论和新概念本身都是受这一模式的影响。本文以理想化认知模式入手,以科技语言为研究载体,探寻中英两种语言如何受各自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影响,从而在科学领域表征上的异同,找到其中差异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科技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式;科技语言;差异;规律
一般来说,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由已知来推测未知,以熟悉来涵盖陌生,这种方式就是隐喻。隐喻思维对于人类认知过程非常重要,更极大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在隐喻思维的过程中,人类已知经验会对新事情的概念形成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要经过人类已知经验的层层验证,然后对新生事物进行归类。这个规律的过程成为范畴化,什么样的范畴涵盖什么样的新事物是有已知经验来决定的。最终会以某种模式的形式呈现出来。也被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式”,简称ICM。该术语最早是由George P.Lakoff在《女人、火、危险事物》一书中提出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学发展日新月异,语言学家纷纷把认知科学里的新成果用于语言分析,这对于解释语言内在规律,发现人类语言形成的共有机制非常有价值。这些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极大了提高了语言的互译性。对于英汉互译的理论和方法以往都是从“异化”和“归化”角度来对比两种符号本身的差异性来分析,很少有理论注意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类共同认知过程的产品,必然带有人类共有的认知规律。因此本研究将以英汉科技语言为研究对象,来论证英汉语言的在符号差异背后的认知共性问题。尤其是理想化认知模式这一共有的人类认知经验在科技领域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共有的意象图式结构是在同一个世界发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的物质世界是一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程是一致的。人类思维的形成和感情的培养是共同的,比如对于“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对自由的向我,对陌生的好奇等等。这些必然导致不同的文化却共有相同的意象图式。比如汉语的语言结构有“主+谓+宾”表现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英语对应有”S+V”结构。英语为了表达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BE”动词形成的“主系表”结构,而汉语对应的有“是”字句。这些基本规律在科技文献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科技文献为了能说明科学现象和进行理论阐释,大量要使用表示动作和关系的句子。尽管表意符号不一样,但由于英汉文化中共有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图式结构,且语用功能相近时,翻译者只需将相似的心理图式按照另外一种表意工具进行重构,直接映射至译语空间,用以触发译语空间里的对应物!因而,在科技文献的翻译操作时,大量的语篇和概念性的解释可以直接进行符号的互译。另一方面,科技语言中除了大量描述客观现象的和主客体关系的表述外,英汉两种科技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习语来对于复杂理论和现象进行说明,这些习语的形成大多和隐喻思维和认知规律相关,毕竟人类习惯与用简单的事物来描述较为复杂的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中西科技语言的思维差异:手机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界末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规律,美国人习惯用简单的概念来描述复杂的理论,就把手机称为“cell phone”(蜂窝式移动电话),这样的命名是基于手机基站就像一个一个蜂巢或者细胞。此新事物进入我国后,刚一开始直译为“蜂窝式移动电话”,还根据中国文化特点,起了绰号”大哥大”。但这样的表述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由于蜂窝式移动电话小巧且便于携带,按照中国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规律,它更接近与手的使用范畴,中国人便简化为“手机”,尽管两种语言用不同的符号来表达同一概念,但原理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由于生活经历和社会认识的相似,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一些共有的意象图式结构,且具备相似的语用功能,这令源语意象图式结构从源语空间直接投射至译文空间的翻译操作成为可能。但是毕竟有民族间迥异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习俗特色导致了人们认知方式的细微差异,这就要求翻译不能做完全的直译,在掌握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要顾忌英汉两种文化心理空间的填补与连接,需对源语进行意象图式或心理图式结构的转换,力图使译文符合目标域的思维习惯,从而传达准确的语用功能。
因此了解中西理想化认知模式的思维差异对于完善中西语言互译时心理空间的补偿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能更准确的理解译文的含义。首先,中式思维从一开始就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最早中国的的甲骨文和壁画上的象形文字开始,思维方式注重整个活动过程和场景的描述。在表意中一直强调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而西方思维一开始就是注重单个事物,从其语言的形成以声音符号表意的特征就可以看出西方的分析思维注重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开来,单个地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因此西方思维非常重视个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是注重形合。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注重人的主体性,强化天人合一,用主体的修养和参悟来改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式理想化模式的核心就是用主体修养代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认识了人自身也就认识了世界。所以中国很多思维的派生是从自我思考开始,这种思维方式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以人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为标准,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而西方思维从一开始便是改造自然的工具,都在着眼分析客观事物的特征和结构上,从理想化认知模式来说,西方思维认为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由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这种哲学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严格区分主客观。最后中式思维更重视形象思维,这种模式可以最早从象形文字来表征。而西方思维由于重视客观事物而表意往往比较抽。就如上文中的例子,移动电话,为何最初在西方被称为“蜂窝式电话”而在中国被称为“手机”。具体和抽象的差异非常明显。总之,理想化认知模式既是人类共有的认知工具,又具有各自文化的独特变化,科技翻译一方面是人类共有知识的符号化,又在表意过程中彰显各自文化认知模式的基本差异,有同性也有差异,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化多维的认知过程,结合认知理论的分析,我们既要在大多数科技文献行文中发现两种语言的共性,从而顺利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翻译,也要看到个别表意的差异是基于特定文化认知心理,把握这些差异可以让我们更能理解原文的精髓,也能用更生动,形象的译文进行阐释。从而实现科技文献的完全动态化翻译。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