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对于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7-0042-03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2015年,李克强在总理政府报告中正式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引擎,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2012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于2016年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2]。上述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不可撼动的主导产业[3]。目前畜牧业到了新的转型升级的节点,从散养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再到智能化、信息化(智能畜牧业)。然而,国内智能畜牧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智能畜牧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智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人才等5个方面的支撑,其中人才支撑至关重要[4]。
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畜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智能化创新发展速度与未来。但是,我国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创新实践的现象,导致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与我国畜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1 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层面重视不足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一整套任务措施[5]。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部等部门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方面的改革举措,例如举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动物科学技能大赛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参加比赛、参与科研上,对于创新思维的课堂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高校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校将专业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课程设置为一般性课程,学分低、学时短,考核要求简单。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出现偏差,课堂学习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因此,高校提高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势在必行。
1.2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任课教师对于专业创新思维教育认识不足。目前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多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兼任,虽然专业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专业创新能力,但是对于专业创新思维教育这一新事物较为陌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好课程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其次,任课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多数教师为紧急上岗,政府和高校缺乏完善的创新思维教师培训机制,没有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工作[6]。
1.3 缺乏专业对口教材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教材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7]。因此,编写一套专业对口的教材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相关教材较为缺乏,动物科学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材仍处于空白,这严重制约了本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教育教学工作。
1.4 缺乏统一可行的培养方法
目前,各相关高校均在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科学方法,探索出了诸多成效显著的方法,包括导师制、创新创业训练等。然而,目前各个高校均是“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交流合作,方法五花八门,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适用于大部分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的方法。
2 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探索
2.1 提高专业创新思维教育在大学生课程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应加深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增加学分权重和学时。在国家层面,应遴选一批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进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一批国家一流示范精品课程,并将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重视专业创新思维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出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组建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创新思维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理论功底。一方面,聘请畜牧行业优秀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进校开展讲座,以其自身经验指导教师,使教师明确教学中的侧重点与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如慕课、尔雅网络课程、优客联盟等)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训[8]。
再次,各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教材编写工作。从农业农村部和高校各级立项建设一批规划教材,组织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编写团队,给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力争编写一套适合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材。 2.2 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科学方法
目前,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本研究认为,就动物科学专业而言,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的探索可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 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制是指从大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随机为每位学生分配导师,在随后的4年中,导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并顺利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为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课程和学术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已经发展并形成了成熟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9, 10],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2.2.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要调研和研究的项目进行立项申请,由本科生导师指导,学校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最终学生针对调研和实验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及论文[11]。大学生创新训练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延伸,应与其有机协调、衔接,促使导师在学生创新训练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顺利、完整、科学地完成创新训练计划。导师制与大学生创新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物科学专业知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竞赛,逐步发掘有科研创新潜力的学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支持和帮助。
2.2.3 参加创新竞赛 伴随着创新教育日益被重视,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应运而生,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大赛为锻炼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也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12]。创新大赛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改变为主动参与,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创新竞赛还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解决产业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2.2.4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产学研是指将学习、生产、科研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一直以来,动物科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存在着时间上的脱节问题,理论知识的学习集中在大学前3年完成,实践训练要等到大学最后1年才开始,由于大四阶段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同时又面临择业和考研,在这有限的1年时间里很难将前3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运用,因而使得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了较长的时间隔离[13, 14]。产学研结合可引导学生以解决产业问题为落脚点,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培养、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科学地运用以解决产业问题,推进产业的创新发展。
2.2.5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立,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的初衷是激发学生对现实产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解决产业问题为目的,这与培育创新思维不谋而合。因此,培育创新思维应成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15]。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而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案例教学在培养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比于普通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教学目标丰富,有利于调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第二, 教学案例具有复杂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第四,教学方式的启发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16]。虽然案例教学优点明显,但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并制定完备的案例教学方法和方案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3 结语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转型势在必行,创新驱动发展是主要途径之一。动物科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畜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 宁, 娄 雯, 虞冬青, 等.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 天津经济, 2015(5): 28-35.
[2] 李志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基[N]. 科技日报,2021-07-08(006).
[3] 王明利.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经验及未来趋势[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8): 60-70.
[4] 张 鹏. 智能物联背景下畜牧业的转型升级[J]. 中国高新科技,2019(19): 125-127.
[5]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0): 57-58.
[6] 冯 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 (27): 125-126.
[7] 胡廷柱. 教材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7): 203-204.
[8] 邱向英.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 10(12): 102-103,106.
[9] 高 靜, 张佐忠, 张 玉, 等. 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20, 41(10): 92-96.
[10] 徐良梅, 冯佳炜, 李仲玉, 等. 动物生产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9): 183-185.
[11] 陈 伟, 陈彦希, 肖超能. 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以动物科学专业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9): 165,167.
[12] 刘宏权, 柴春岭, 陈任强. 依托学科创新大赛提升大学生专业创新能力[J].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9(2): 74-77.
[13] 余道伦,左瑞华. 动物生产类课程产学研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3): 190-192.
[14] 张 扬, 包 强, 金志明. 校企合作推动遗传育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扬州大学畜牧学专业为例[J]. 当代畜牧, 2019(14): 36-38.
[15] 王荣芳. 案例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人才, 2012(8): 68-69.
[16] 陈福松. 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 13(5): 81-83.
关键词: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7-0042-03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2015年,李克强在总理政府报告中正式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引擎,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2012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于2016年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2]。上述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不可撼动的主导产业[3]。目前畜牧业到了新的转型升级的节点,从散养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再到智能化、信息化(智能畜牧业)。然而,国内智能畜牧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智能畜牧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智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人才等5个方面的支撑,其中人才支撑至关重要[4]。
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畜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智能化创新发展速度与未来。但是,我国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创新实践的现象,导致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与我国畜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1 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层面重视不足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一整套任务措施[5]。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部等部门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方面的改革举措,例如举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动物科学技能大赛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参加比赛、参与科研上,对于创新思维的课堂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高校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校将专业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课程设置为一般性课程,学分低、学时短,考核要求简单。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出现偏差,课堂学习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因此,高校提高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势在必行。
1.2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任课教师对于专业创新思维教育认识不足。目前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多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兼任,虽然专业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专业创新能力,但是对于专业创新思维教育这一新事物较为陌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好课程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其次,任课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多数教师为紧急上岗,政府和高校缺乏完善的创新思维教师培训机制,没有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工作[6]。
1.3 缺乏专业对口教材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教材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7]。因此,编写一套专业对口的教材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相关教材较为缺乏,动物科学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材仍处于空白,这严重制约了本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教育教学工作。
1.4 缺乏统一可行的培养方法
目前,各相关高校均在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科学方法,探索出了诸多成效显著的方法,包括导师制、创新创业训练等。然而,目前各个高校均是“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交流合作,方法五花八门,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适用于大部分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的方法。
2 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探索
2.1 提高专业创新思维教育在大学生课程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应加深对于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增加学分权重和学时。在国家层面,应遴选一批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相关课程进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一批国家一流示范精品课程,并将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重视专业创新思维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出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组建专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创新思维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理论功底。一方面,聘请畜牧行业优秀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进校开展讲座,以其自身经验指导教师,使教师明确教学中的侧重点与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如慕课、尔雅网络课程、优客联盟等)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训[8]。
再次,各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教材编写工作。从农业农村部和高校各级立项建设一批规划教材,组织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教材编写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编写团队,给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力争编写一套适合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教材。 2.2 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科学方法
目前,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本研究认为,就动物科学专业而言,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的探索可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 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制是指从大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随机为每位学生分配导师,在随后的4年中,导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并顺利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为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课程和学术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已经发展并形成了成熟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9, 10],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2.2.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要调研和研究的项目进行立项申请,由本科生导师指导,学校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最终学生针对调研和实验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及论文[11]。大学生创新训练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延伸,应与其有机协调、衔接,促使导师在学生创新训练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顺利、完整、科学地完成创新训练计划。导师制与大学生创新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物科学专业知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竞赛,逐步发掘有科研创新潜力的学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支持和帮助。
2.2.3 参加创新竞赛 伴随着创新教育日益被重视,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应运而生,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大赛为锻炼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也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12]。创新大赛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改变为主动参与,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创新竞赛还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解决产业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2.2.4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产学研是指将学习、生产、科研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一直以来,动物科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存在着时间上的脱节问题,理论知识的学习集中在大学前3年完成,实践训练要等到大学最后1年才开始,由于大四阶段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同时又面临择业和考研,在这有限的1年时间里很难将前3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运用,因而使得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了较长的时间隔离[13, 14]。产学研结合可引导学生以解决产业问题为落脚点,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培养、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科学地运用以解决产业问题,推进产业的创新发展。
2.2.5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立,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的初衷是激发学生对现实产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解决产业问题为目的,这与培育创新思维不谋而合。因此,培育创新思维应成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15]。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而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案例教学在培养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比于普通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教学目标丰富,有利于调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第二, 教学案例具有复杂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第四,教学方式的启发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16]。虽然案例教学优点明显,但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并制定完备的案例教学方法和方案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3 结语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转型势在必行,创新驱动发展是主要途径之一。动物科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畜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 宁, 娄 雯, 虞冬青, 等.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 天津经济, 2015(5): 28-35.
[2] 李志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基[N]. 科技日报,2021-07-08(006).
[3] 王明利.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经验及未来趋势[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8): 60-70.
[4] 张 鹏. 智能物联背景下畜牧业的转型升级[J]. 中国高新科技,2019(19): 125-127.
[5]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0): 57-58.
[6] 冯 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 (27): 125-126.
[7] 胡廷柱. 教材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7): 203-204.
[8] 邱向英.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 10(12): 102-103,106.
[9] 高 靜, 张佐忠, 张 玉, 等. 民族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差异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20, 41(10): 92-96.
[10] 徐良梅, 冯佳炜, 李仲玉, 等. 动物生产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9): 183-185.
[11] 陈 伟, 陈彦希, 肖超能. 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以动物科学专业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9): 165,167.
[12] 刘宏权, 柴春岭, 陈任强. 依托学科创新大赛提升大学生专业创新能力[J].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9(2): 74-77.
[13] 余道伦,左瑞华. 动物生产类课程产学研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3): 190-192.
[14] 张 扬, 包 强, 金志明. 校企合作推动遗传育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扬州大学畜牧学专业为例[J]. 当代畜牧, 2019(14): 36-38.
[15] 王荣芳. 案例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人才, 2012(8): 68-69.
[16] 陈福松. 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 13(5):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