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的态势,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但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探索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是一项值得思考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是清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彝族;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一、彝区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1、“打工为生”热潮的形成
彝族人民主要居住的山区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供不应求,所以彝区居民开始重新寻找新的生计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增长,这最后也成了一種常态化的现象。从“不正常”到“正常”的变迁,这也正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
2、系统教育断层
(1)知识碎片化
很多孩子私下跟自己的小伙伴约好,辍学外出务工。这些孩子都是中途辍学,因此缺少系统知识框架,难以判断知识、文化、行为的真假、好坏,碎片知识无法融入自我的知识体系中。
(2)文盲区域化
在一种大的文化环境背景下,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都会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与人格理论流派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正是由其“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1]如在一个所有人都崇尚学习、教育的社会,整个氛围都会有所不同;在一个所有人都崇尚外出务工的社会,尤其是正值青少年的人外出务工的多,这或多或少就会影响同龄人,使他们念书兴趣的减少,而倾向于打工挣钱等方面。在整个社会文盲数量屡见不鲜的社会,那么大家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里就没有念书、教育等的概念,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共识即不念书无所谓,文盲几乎是扎堆居住的.相继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文盲,形成文盲区域化。
3、进城入学和辍学学生母语能力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
在校的彝族学生百分之90%是不认识本民族的文字,相反语文、汉语用得更溜,都去学习其他文化,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尔比”(谚语)等岌岌可危,无法继续传承下去。辍学的学生更是没有机会接触彝文,他们只会离彝文越来越远,他们接触的更多的是一些世俗化的东西,追逐一些所谓潮流的东西,而忘却自己民族的文化。最后会发展成一种态势就是首先忘却文字,再进一步就是语言,最后就是一整个民族都被吞噬了。
二、促使彝族青少年犯罪原因既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1、恶劣、封闭的生存环境
凉山州处于东经102°25′、北纬27°32′,凉山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多且山高谷深,地型封闭,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了地理条件的制约。
2、社会文化背景
居住在凉山州山区的人口主要是彝族人民,作为彝族社会生产主力军的70后、80后的家长或者准家长其实都是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加上后期没有进一步加强学习,知识涵养严重缺乏。究其原因首先是自身对知识不重视;其次也是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处于慌乱时期,条件不允许;教学设备设施分配不平衡、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师资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
3、家庭教育环境的缺陷
(1)非双亲式家庭教育
父母外出务工,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姨叔等非直系亲属家在农村家中或是在城市里租一套房子,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让他们代行照料。
(2)双亲式家庭教育
另一种为举家迁入城镇照看孩子。但是,即使是有条件而举家迁入城里对孩子进行全面照顾的家庭,因为其原本就不够充裕的经济条件和原本只适合在农村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钱养家,随之而来的 就是对孩子管理的时间和精力的减少。
三、减少彝族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1、促进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彝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让其他对其感兴趣的人能够零距离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婚丧习俗到毕摩文化,让当地村民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减少人口外出务工的比例,减少留守儿童,使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家庭,父母能时时刻刻陪着孩子成长,给予孩子第一时间的关怀与教育,而不是爷爷奶奶的溺爱或是任其疯长;国家组织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彝族的生活生产活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从而提高村民使用科技的水平以及在进行农事时的各种技巧,增加农民收入。
2、完善山区上学条件,提高山区学校教学
加快山村地区教育设施建设、公共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地域知识教育,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互相尊重;着力提高从事边远山村地区教育工作的教师待遇,提高 教师的社会地位。
3、发挥彝族的“玛木特依”和“尔比”德育教化作用、彝族家支的权威作用
“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和彝族的“尔比”(格言、警句)是彝族先民在几千年来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几乎规定了彝族人民对道德判断的所有标准。应主要在彝族聚居区附近的学校和一些彝族和其他民族混合的学校可以设置专门针对彝族同学的教育教化人的彝族的“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和彝族的“尔比”(格言、警句)来进行德育的培养,坚持德智体美并重的方针。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是彝族从始至终辨识度最高的一个特征之一。家支,是内部严禁通婚并以父子连名制谱系作为链条贯穿起来的一个父系血亲集团,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支制度。而家支制度中还需要选几个家支头人,这些头人是由每个家支中办事公正、善于言辞、威信较高的人担任,不能世袭,在调节纠纷、对外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中起着政治组织的作用。家支(宗族)内部有彼此支援的义务,尤其是在发生什么重大事情时,以“尔普”(份子钱)的形式给予同一个家支(宗族)的人帮助。彝族的“尔普”是用于丧事,命金、赔偿纠纷等方面。[2]因此笔者也是基于彝族的文化特征提出要发挥家支的权威,利用家支的教化作用来减少彝族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率。可以定期召开家支会议,务必确保每一家的代表要出席,尤其是青少年要参加此会议,让孩子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濡化。一方面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传递下去,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彝族青少年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巫达,族群互动与生存性智慧:以凉山彝族为例 [M] 西北民族出版社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关键词:彝族;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一、彝区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1、“打工为生”热潮的形成
彝族人民主要居住的山区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供不应求,所以彝区居民开始重新寻找新的生计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增长,这最后也成了一種常态化的现象。从“不正常”到“正常”的变迁,这也正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
2、系统教育断层
(1)知识碎片化
很多孩子私下跟自己的小伙伴约好,辍学外出务工。这些孩子都是中途辍学,因此缺少系统知识框架,难以判断知识、文化、行为的真假、好坏,碎片知识无法融入自我的知识体系中。
(2)文盲区域化
在一种大的文化环境背景下,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都会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与人格理论流派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正是由其“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1]如在一个所有人都崇尚学习、教育的社会,整个氛围都会有所不同;在一个所有人都崇尚外出务工的社会,尤其是正值青少年的人外出务工的多,这或多或少就会影响同龄人,使他们念书兴趣的减少,而倾向于打工挣钱等方面。在整个社会文盲数量屡见不鲜的社会,那么大家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里就没有念书、教育等的概念,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共识即不念书无所谓,文盲几乎是扎堆居住的.相继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文盲,形成文盲区域化。
3、进城入学和辍学学生母语能力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
在校的彝族学生百分之90%是不认识本民族的文字,相反语文、汉语用得更溜,都去学习其他文化,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尔比”(谚语)等岌岌可危,无法继续传承下去。辍学的学生更是没有机会接触彝文,他们只会离彝文越来越远,他们接触的更多的是一些世俗化的东西,追逐一些所谓潮流的东西,而忘却自己民族的文化。最后会发展成一种态势就是首先忘却文字,再进一步就是语言,最后就是一整个民族都被吞噬了。
二、促使彝族青少年犯罪原因既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1、恶劣、封闭的生存环境
凉山州处于东经102°25′、北纬27°32′,凉山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多且山高谷深,地型封闭,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了地理条件的制约。
2、社会文化背景
居住在凉山州山区的人口主要是彝族人民,作为彝族社会生产主力军的70后、80后的家长或者准家长其实都是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加上后期没有进一步加强学习,知识涵养严重缺乏。究其原因首先是自身对知识不重视;其次也是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处于慌乱时期,条件不允许;教学设备设施分配不平衡、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师资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
3、家庭教育环境的缺陷
(1)非双亲式家庭教育
父母外出务工,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姨叔等非直系亲属家在农村家中或是在城市里租一套房子,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让他们代行照料。
(2)双亲式家庭教育
另一种为举家迁入城镇照看孩子。但是,即使是有条件而举家迁入城里对孩子进行全面照顾的家庭,因为其原本就不够充裕的经济条件和原本只适合在农村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钱养家,随之而来的 就是对孩子管理的时间和精力的减少。
三、减少彝族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1、促进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彝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让其他对其感兴趣的人能够零距离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婚丧习俗到毕摩文化,让当地村民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减少人口外出务工的比例,减少留守儿童,使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家庭,父母能时时刻刻陪着孩子成长,给予孩子第一时间的关怀与教育,而不是爷爷奶奶的溺爱或是任其疯长;国家组织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彝族的生活生产活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从而提高村民使用科技的水平以及在进行农事时的各种技巧,增加农民收入。
2、完善山区上学条件,提高山区学校教学
加快山村地区教育设施建设、公共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地域知识教育,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互相尊重;着力提高从事边远山村地区教育工作的教师待遇,提高 教师的社会地位。
3、发挥彝族的“玛木特依”和“尔比”德育教化作用、彝族家支的权威作用
“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和彝族的“尔比”(格言、警句)是彝族先民在几千年来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几乎规定了彝族人民对道德判断的所有标准。应主要在彝族聚居区附近的学校和一些彝族和其他民族混合的学校可以设置专门针对彝族同学的教育教化人的彝族的“玛木特依”(教育经典书)和彝族的“尔比”(格言、警句)来进行德育的培养,坚持德智体美并重的方针。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是彝族从始至终辨识度最高的一个特征之一。家支,是内部严禁通婚并以父子连名制谱系作为链条贯穿起来的一个父系血亲集团,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支制度。而家支制度中还需要选几个家支头人,这些头人是由每个家支中办事公正、善于言辞、威信较高的人担任,不能世袭,在调节纠纷、对外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中起着政治组织的作用。家支(宗族)内部有彼此支援的义务,尤其是在发生什么重大事情时,以“尔普”(份子钱)的形式给予同一个家支(宗族)的人帮助。彝族的“尔普”是用于丧事,命金、赔偿纠纷等方面。[2]因此笔者也是基于彝族的文化特征提出要发挥家支的权威,利用家支的教化作用来减少彝族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率。可以定期召开家支会议,务必确保每一家的代表要出席,尤其是青少年要参加此会议,让孩子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濡化。一方面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传递下去,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彝族青少年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巫达,族群互动与生存性智慧:以凉山彝族为例 [M] 西北民族出版社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