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一半作业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开学,我班转来一名男生,名叫孙国铜,这个男孩个头不高,长相很漂亮,初见他时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可是没料到,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孙国铜就让我另眼相看了。他的每一科作业都有不完成的现象。在接连几天的语文作业中,我发现孙国铜每次只做前三四道题,而后面几道题总是空着一字没写。如是几次,虽经我提醒警告,但没起到一点效果,他依然如故。于是我请来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经过沟通,我才知道,这个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加上家长很少关注他的作业,所以他不完成作业成了家常便饭。
  听了这些话,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我们在指责孩子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家长们是否就做得合格了呢?从孙国铜的行为中我看到了因为手懒,他不想多写一道题,因为脑子懒,他不愿思考四道题后相对有难度的阅读题。面对这么个“惯犯”,我该拿他怎么办呢?我又怎么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呢?
  我找来孙国铜,让他当着他父亲和老师的面,坦白自己到底想不想完成作业?
  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嗫嚅地说:“我只想做一半作业。”
  听了他的心里话,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孩子,那后一半作业怎么办呢,你想过没有?”他偷瞄了父亲一眼,咬着嘴唇摇摇头。
  眼角的余光瞥见孙的父亲脸色铁青,马上要火山喷发的样子。我冲他摆摆手,又加重语气对孙国铜说:“孩子,既然你只想做一半作业,老师答应你!”
  一听这话,孙国铜一下子瞪大了惊愕的眼睛看着我,一副完全不相信的模样。我拉起他的手,温和地商量着:“这样好不好,前一半作业你要保质保量一字不错地写好,后一半你可以不写,但必须口头做题过关,让爸爸每天签上字,你看这个办法行不行?”孩子毕竟是孩子,孙国铜一听他可以不写完作业,脸色马上由阴转晴,咧开嘴大声地说:“老师,我保证能做到。”
  我转头问孙的父亲能不能做到,他显得有些犹疑:“老师,这样合适吗?”
  我拍拍孙国铜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咱们一言为定,不许变哟!”说完我伸出手在孙国铜的手掌上一拍,孙国铜也信心满满地和我击掌:“不许变!”
  让孙国铜先回教室去了,我转回头来对孙的父亲说:“以前正因你们做家长的没负起责任,所以让孩子钻了空子,现在坏习惯已经形成,着急打骂都没多大用了。我今天这样做,实际也是希望您对孩子的学习切实监督起来,基础知识他能做得很好,后面的阅读题口头做可以鼓励他开动脑筋,虽然没写但效果比一点都没看可要好得多。等他口头都会做了,您只要告诉他用不了三五分钟就能写完,他准乐意写了,因为难度降低了。”
  孙国铜的爸爸听后。刚才还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他激动地说:“感谢王老师,以前是我们做家长的没尽到责任,以后我一定配合学校的工作。在您的帮助下,孙国铜一定会进步的。”
  在学校里,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因为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还因为思想中存在懒惰的想法,所以对学习的体验是“痛苦”与“黑暗”的。俗话说;“强摁牛头不喝水”。对这样的孩子首先在心理上要给他减压,我同意孙国铜同学“只做一半作业”就是表明我对他的态度是“我不会勉强你!”只有消除他对老师、家长一贯的对立情绪,才能开展转化工作。换言之,就是先让学生从心里不排斥你,接受你,才是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后,再采取手写与口头并用的方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学习中加入了“游戏”的因素,这种别具一格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有趣的做法”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很轻松,这种做作业的方式他很容易接受,成为孩子学习的“促进剂”。
  最后,家长的帮助与监督有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孙国铜最大的缺点是懒惰,以前是家长没对他的学习进行把关,他总是想着法子逃避,可是一旦家长和老师不给他任何懒惰和钻空子的机会,没有了任何“可乘之机”,他也就自觉起来,好的学习习惯也会逐渐培养起来。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认为:德育也要探索愉快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愉快德育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被教育者通过具体的方式肯定后引起他们心理愉悦而实现对真善美自我追求的教育。    一、习惯储蓄,自信自律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活动、训练、体验,力求在德育教育中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教育效果。  学生是养成习惯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热情和主动性,
假期里,阅读了一些学校社团文化方面的资料,学生社团鲜明的自主性,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显著特征深深吸引了我。我开始思考:能不能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社团模式——施行“团长”负责制,按照学生志趣的不同来组建班级社团呢?  新学期,我开始了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社团活动渐渐走上正轨,但渐渐地,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呈衰减状态,为加强管理,同时进一步调动各社团参与活动的热情,我又生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