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设置要实现教学目标;要有质有量;要面向全体,兼顾各层次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作业既要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意能力的锻炼。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布置课外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作业形式有收集性作业、创造性作业、观察性作业。
关键词:目标;质量;全体;层次;生活;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5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实践,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当学生觉得作业是负担时,这个作业则是低效或无效的,所以给学生如何设置作业是一门艺术。
1.作业设置要有目标
小学阶段,一周五天基本上每天都有语文和数学作业,语文作业一般是抄写字词、读课文、背课文等,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这种模式,老师想,只要学生有“作业”可做就行;学生想,我把“任务”完成就行了。这样的作业缺乏目标,使课堂知识不能及时巩固,学生没有真正动脑筋完成作业,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2.作业设置要有质有量
要使作业有质有量,教师设计作业必须根据当天的教学目标构思,作业既要巩固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拓展。我认为的“质”指教师设计作业时把握好难易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作业:①应用三角形内角和180°来求未知角的度数。②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在风筝店定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要求其中一个底角是55°,问这个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③请学生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把它转化成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这类作业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又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作业量控制在30分钟内,我们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还有其他作业,一张嘴随便布置,老师一句话,学生做到12点还没完成,甚至要家长帮忙完成,试问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不但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睡得迟,休息不好,第二天的课还能好好上吗?所以,教师只有布置有质量的作业,学生才能达成学习目标。
3.作业设置要面向全体,兼顾各层次学生
新课即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置作业,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有趣味的作业,这样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适当提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不仅使这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还解决了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4.作业设置要联系生活实际
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 我认为作业要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意生活、自学、操作、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有联系实际生活的作业才不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枯燥,才能体现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5.作业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
(1)收集性作业。时代在不断前进,信息在不断更新,如果学生还是和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抱着书本死读书,不与外界交流,那以后进入社会,将会无所适从,甚至被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对这一方面进行培养,可布置一些手机信息之类的作业,让学生看电视听新闻,并定期对信息进行反馈、交流。
(2)创造性作业。有想象才会有创新,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观察性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做好生活笔记。
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实现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只有布置高效作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才会拥有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应平.新课改下布置数学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07, (11):46.
[2]马天德,张明生.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甘肃教育,2008,(15):24.
关键词:目标;质量;全体;层次;生活;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5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实践,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当学生觉得作业是负担时,这个作业则是低效或无效的,所以给学生如何设置作业是一门艺术。
1.作业设置要有目标
小学阶段,一周五天基本上每天都有语文和数学作业,语文作业一般是抄写字词、读课文、背课文等,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这种模式,老师想,只要学生有“作业”可做就行;学生想,我把“任务”完成就行了。这样的作业缺乏目标,使课堂知识不能及时巩固,学生没有真正动脑筋完成作业,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2.作业设置要有质有量
要使作业有质有量,教师设计作业必须根据当天的教学目标构思,作业既要巩固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拓展。我认为的“质”指教师设计作业时把握好难易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作业:①应用三角形内角和180°来求未知角的度数。②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在风筝店定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要求其中一个底角是55°,问这个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③请学生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把它转化成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这类作业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又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作业量控制在30分钟内,我们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还有其他作业,一张嘴随便布置,老师一句话,学生做到12点还没完成,甚至要家长帮忙完成,试问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不但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睡得迟,休息不好,第二天的课还能好好上吗?所以,教师只有布置有质量的作业,学生才能达成学习目标。
3.作业设置要面向全体,兼顾各层次学生
新课即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置作业,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有趣味的作业,这样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适当提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不仅使这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还解决了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4.作业设置要联系生活实际
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 我认为作业要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意生活、自学、操作、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有联系实际生活的作业才不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枯燥,才能体现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5.作业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
(1)收集性作业。时代在不断前进,信息在不断更新,如果学生还是和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抱着书本死读书,不与外界交流,那以后进入社会,将会无所适从,甚至被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对这一方面进行培养,可布置一些手机信息之类的作业,让学生看电视听新闻,并定期对信息进行反馈、交流。
(2)创造性作业。有想象才会有创新,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观察性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做好生活笔记。
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实现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只有布置高效作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才会拥有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应平.新课改下布置数学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07, (11):46.
[2]马天德,张明生.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甘肃教育,2008,(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