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南门小学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项活动,实现三个提升”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将德育与学校特色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搭建德育平台,拓宽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坚持“一个中心”,把德育工作摆到突出位置
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我校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一是健全一个网络。我们构建由校长室、政教处等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健全三位一体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打造一支队伍。我校通过实施“教师读书习字123”工程,推进“读书、上网、交流、写作”四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开展“每周一读、每周一写、每周一讲、每周一练”的教师培训活动,锻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是拉长一个链条。我校围绕德育工作,坚持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家庭为结合点,开展家校共读、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将读书的理念向家庭和社会层面拓展延伸,构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读书生态链”。四是营造一个环境。我们从“文化”的层面和德育的视角,努力营造墨韵书香的环境,凸显德育氛围。如校园东墙为“国学经典”读书长廊,西墙为书法长廊。
二、突出“两项活动”,打造德育新轨道
我校以书诵为平台,树立读写养德、读写导行理念,精心设计德育与活动的契合点,努力实现德育“六度”(增加密度、增强力度、提升高度、强化深度、拓展幅度、提高温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突出经典诵读,养育高雅气度。经典诵读对思想品德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自2006年以来,我校的“读书修德”经典诵读活动一以贯之,扎扎实实,成为德育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诵读目标层次化,彰显德育梯度。诵读涵养德育,非一朝一夕之功效,它是个分层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校根据不同学段,以及学习目标和训练目标的层次性,确保德育梯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低年级——绘本人门,激发广泛阅读兴趣;中年级——典型引路,获得正确阅读方法;高年级——经典品味,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推荐阅读书目各有侧重,如低年级重在习惯养成教育,以蒙学经典为内容;中年级必背《长歌行》《明日歌》等,进行励志教育;高年级通过诵读《少年中国说》《诫子书》等,进行道德养成教育。二是诵读活动系列化,拉开德育长度。思品教育需要长期而持久的坚持才能见成效、显效益。为此,我校紧紧抓住“读经典书籍,诵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这一主题教育活动,分系列、按年度持续下去,力求显现长期效益和终极目标。我校每年确定一个大主题,每月确定一个小主题,形成诵读活动系列化、长期化,彰显德育“长度”。2008年,我校开展“倾情献爱心,携手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活动;2009年,开展“沐浴书香,快乐成长”读书节展示活动;2010年,开展“读书明理知礼仪”主题教育活动;2011年,开展“墨韵书香伴成长,健康快乐写人生”读书节系列活动;2012年,开展“寒假作业重实践,墨韵书香收获多”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我们将每学期第一个月确定为“常规养成教育月”,相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月”、“读书习字月”、“感恩教育月”、“才艺展示月”、“实践体验活动自我教育月”等。这些高水平的展示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拓展了学生的潜能,锤炼了学生的品德,使德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深化。三是诵读常规特色化,垫实德育高度。我校将德育当做常规工作,寓于生动形象的诵读活动之中,常抓不懈。我们通过文学、艺术社团,以及主题阅读、自编班级“优秀作文集锦”、创办班报及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晚练”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德育大“合唱”。如今,这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推手,夯实了德育的深度和高度。
突出修习书法,砥砺高雅品质。“字如其人,练字就是炼人”。我们从简单的“习字”中悟出“立品”境界,大力开发书法教学,力争实现平中见奇,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是书法课程校本化,挖掘德育深度。从2009年4月开始,我校编制了一系列的书法课程,提出四个“人人”的规定:人人都有一套书法教材,人人都会一首书写姿势歌,人人都会做书法操,人人都会讲一个书法家的故事。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书法课,普及书法教学,打好“习字”基础;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培养一批小小书法家,以点带面,做好榜样。学校创编的融书法、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书法操——“书舞丹青”,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习练书法。这套书法操,采用“站式研墨”法,以书法教学的“点、横、竖、撇、捺、勾、折、提”八个书写基本笔画为主要内容。我们通过艺术整合,借助音乐的聆听与表演,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天天习练“中华规范汉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中华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这体现了学校永远的人本关怀、文化育人、读书修德、习字立品的办学追求。
二是德育融渗化,加大德育密度。开展思品教育,课堂主阵地不可或缺。如在思品课堂上,以故事育人,教师可给学生讲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以明勤奋精神;从怀素秃笔成冢,以蕉叶代纸练字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颜真卿维护国家统一中熟知高风亮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识字、写字教学,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知晓汉字的历史,感受书法文化。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发现书法是纸上的舞蹈,而舞蹈是流动的书法。这样,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合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道德殿堂的基石。
三是书法基地规模化,拓展德育广度。加强德育工作,仅凭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与县文联、县硬笔书法家协会联手,建立了县级硬笔书法示范基地,由书法家定期授课、培训,进行书法教学。这掀起了师生大练规范汉字的高潮,带出了一大批热爱书法艺术的教师和学生,为德育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源泉,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实现“三个提升”,助推学校工作开创新局面
以德育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书诵活动,不仅推进了德育首位落实和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而且借势推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师生修养明显提升。目前,我校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教师有2人,县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7人,教学能手19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29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7%、54%和83%。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是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学校自1994至今,连年获全县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全方位目标考核评估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教学示范校等。
三是学校文化建设明显提升。我们通过“读书修德,习字立品”的实践,培养了学生严谨做事、踏实做人的习惯,学生在“墨韵飘香”中汲取了道德与智慧的精华,打好了成长、成功、成才的人生底色。如今,墨韵书香正在逐渐成为我校最靓丽的“名片”和“招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南门小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
一、坚持“一个中心”,把德育工作摆到突出位置
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我校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一是健全一个网络。我们构建由校长室、政教处等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健全三位一体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打造一支队伍。我校通过实施“教师读书习字123”工程,推进“读书、上网、交流、写作”四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开展“每周一读、每周一写、每周一讲、每周一练”的教师培训活动,锻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是拉长一个链条。我校围绕德育工作,坚持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家庭为结合点,开展家校共读、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将读书的理念向家庭和社会层面拓展延伸,构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读书生态链”。四是营造一个环境。我们从“文化”的层面和德育的视角,努力营造墨韵书香的环境,凸显德育氛围。如校园东墙为“国学经典”读书长廊,西墙为书法长廊。
二、突出“两项活动”,打造德育新轨道
我校以书诵为平台,树立读写养德、读写导行理念,精心设计德育与活动的契合点,努力实现德育“六度”(增加密度、增强力度、提升高度、强化深度、拓展幅度、提高温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突出经典诵读,养育高雅气度。经典诵读对思想品德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自2006年以来,我校的“读书修德”经典诵读活动一以贯之,扎扎实实,成为德育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诵读目标层次化,彰显德育梯度。诵读涵养德育,非一朝一夕之功效,它是个分层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校根据不同学段,以及学习目标和训练目标的层次性,确保德育梯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低年级——绘本人门,激发广泛阅读兴趣;中年级——典型引路,获得正确阅读方法;高年级——经典品味,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推荐阅读书目各有侧重,如低年级重在习惯养成教育,以蒙学经典为内容;中年级必背《长歌行》《明日歌》等,进行励志教育;高年级通过诵读《少年中国说》《诫子书》等,进行道德养成教育。二是诵读活动系列化,拉开德育长度。思品教育需要长期而持久的坚持才能见成效、显效益。为此,我校紧紧抓住“读经典书籍,诵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这一主题教育活动,分系列、按年度持续下去,力求显现长期效益和终极目标。我校每年确定一个大主题,每月确定一个小主题,形成诵读活动系列化、长期化,彰显德育“长度”。2008年,我校开展“倾情献爱心,携手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活动;2009年,开展“沐浴书香,快乐成长”读书节展示活动;2010年,开展“读书明理知礼仪”主题教育活动;2011年,开展“墨韵书香伴成长,健康快乐写人生”读书节系列活动;2012年,开展“寒假作业重实践,墨韵书香收获多”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我们将每学期第一个月确定为“常规养成教育月”,相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月”、“读书习字月”、“感恩教育月”、“才艺展示月”、“实践体验活动自我教育月”等。这些高水平的展示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拓展了学生的潜能,锤炼了学生的品德,使德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深化。三是诵读常规特色化,垫实德育高度。我校将德育当做常规工作,寓于生动形象的诵读活动之中,常抓不懈。我们通过文学、艺术社团,以及主题阅读、自编班级“优秀作文集锦”、创办班报及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晚练”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德育大“合唱”。如今,这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推手,夯实了德育的深度和高度。
突出修习书法,砥砺高雅品质。“字如其人,练字就是炼人”。我们从简单的“习字”中悟出“立品”境界,大力开发书法教学,力争实现平中见奇,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是书法课程校本化,挖掘德育深度。从2009年4月开始,我校编制了一系列的书法课程,提出四个“人人”的规定:人人都有一套书法教材,人人都会一首书写姿势歌,人人都会做书法操,人人都会讲一个书法家的故事。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书法课,普及书法教学,打好“习字”基础;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培养一批小小书法家,以点带面,做好榜样。学校创编的融书法、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书法操——“书舞丹青”,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习练书法。这套书法操,采用“站式研墨”法,以书法教学的“点、横、竖、撇、捺、勾、折、提”八个书写基本笔画为主要内容。我们通过艺术整合,借助音乐的聆听与表演,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天天习练“中华规范汉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中华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这体现了学校永远的人本关怀、文化育人、读书修德、习字立品的办学追求。
二是德育融渗化,加大德育密度。开展思品教育,课堂主阵地不可或缺。如在思品课堂上,以故事育人,教师可给学生讲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以明勤奋精神;从怀素秃笔成冢,以蕉叶代纸练字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颜真卿维护国家统一中熟知高风亮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识字、写字教学,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知晓汉字的历史,感受书法文化。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发现书法是纸上的舞蹈,而舞蹈是流动的书法。这样,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合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道德殿堂的基石。
三是书法基地规模化,拓展德育广度。加强德育工作,仅凭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与县文联、县硬笔书法家协会联手,建立了县级硬笔书法示范基地,由书法家定期授课、培训,进行书法教学。这掀起了师生大练规范汉字的高潮,带出了一大批热爱书法艺术的教师和学生,为德育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源泉,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实现“三个提升”,助推学校工作开创新局面
以德育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书诵活动,不仅推进了德育首位落实和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而且借势推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师生修养明显提升。目前,我校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教师有2人,县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7人,教学能手19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29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7%、54%和83%。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是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学校自1994至今,连年获全县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全方位目标考核评估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教学示范校等。
三是学校文化建设明显提升。我们通过“读书修德,习字立品”的实践,培养了学生严谨做事、踏实做人的习惯,学生在“墨韵飘香”中汲取了道德与智慧的精华,打好了成长、成功、成才的人生底色。如今,墨韵书香正在逐渐成为我校最靓丽的“名片”和“招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南门小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