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纷繁复杂,一般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交流过程中随机产生的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对该节课的开展有利,有的对该节课的开展不能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利用生成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把握生成信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历史课堂的动态生成呢?我个人认为,合理设计和解决问题是生成历史动态课堂的基础。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能力等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环节都与“问题”有关。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求异设问。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所体现的侧重点就不同,产生的效果往往也不一样。例如,在讲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后,我在回顾该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农民,生活在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当听到商鞅之死的消息时,你会有怎样的想法?”这个问题设置了具体的情境,从小切口来考查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开放程度高,能有效总结该节课的内容。我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立刻积极思考起来,并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在随后的举手回答问题环节,学生表现得很踊跃,不仅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条理地讲解自己产生这一看法的理由,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这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探究意识觉醒了,他们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认识到了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复杂性,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增强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层层深入才能破解。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围绕难点进行提问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的原则。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节时,教师可首先抛出问题:“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形成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短暂讨论,最终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教师可继续提问:“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中国的落后体现为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清朝的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的先进体现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接下来,教师可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讨论、发言,学生可围绕问题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点明的结论: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教师这样针对学生实际,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精心备课,解答疑惑
教师并不排斥生成性课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课堂放开了,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和准备,以至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利用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因此,课堂教学的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只有充分准备,才会有精彩的生成。例如,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刘备“三顾茅庐”这部分知识时,都会从刘备求贤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但是,我在讲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诸葛亮为什么要等刘备三次请他后才出山呢?是不是他太清高了?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否有深层次的原因呢?如果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就要一辈子高卧隆中?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提供了一个训练、发挥、展示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因此,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发表意见,我适时从中引导,控制探究节奏,既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索新知的愉悦。偶然性生成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难以预料的,但也正是这些偶然才使得课堂有意料之外的精彩。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生成中前进,使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挑战与创新。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生成资源,为课堂的动态生成铺路架桥,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能力等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环节都与“问题”有关。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求异设问。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所体现的侧重点就不同,产生的效果往往也不一样。例如,在讲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后,我在回顾该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农民,生活在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当听到商鞅之死的消息时,你会有怎样的想法?”这个问题设置了具体的情境,从小切口来考查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开放程度高,能有效总结该节课的内容。我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立刻积极思考起来,并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在随后的举手回答问题环节,学生表现得很踊跃,不仅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条理地讲解自己产生这一看法的理由,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这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探究意识觉醒了,他们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认识到了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复杂性,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增强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层层深入才能破解。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围绕难点进行提问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的原则。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节时,教师可首先抛出问题:“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形成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短暂讨论,最终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教师可继续提问:“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中国的落后体现为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清朝的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的先进体现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接下来,教师可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讨论、发言,学生可围绕问题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点明的结论: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教师这样针对学生实际,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精心备课,解答疑惑
教师并不排斥生成性课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课堂放开了,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和准备,以至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利用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因此,课堂教学的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只有充分准备,才会有精彩的生成。例如,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刘备“三顾茅庐”这部分知识时,都会从刘备求贤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但是,我在讲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诸葛亮为什么要等刘备三次请他后才出山呢?是不是他太清高了?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否有深层次的原因呢?如果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就要一辈子高卧隆中?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提供了一个训练、发挥、展示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因此,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发表意见,我适时从中引导,控制探究节奏,既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索新知的愉悦。偶然性生成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难以预料的,但也正是这些偶然才使得课堂有意料之外的精彩。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生成中前进,使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挑战与创新。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生成资源,为课堂的动态生成铺路架桥,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