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意大利杨树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到过苏北平原的睢宁,我对杨树的印象仍停留在茅盾先生对大西北白杨树的礼赞中,“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绝无横斜逸出,在西北的风雪中不屈不挠地挺拔着;如果没有到过苏北平原的睢宁,我以为,只有西北的白杨树才“力求上进”“力争上游”,只有西北人民才需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抗争。
   我带着这一系列“我以为”,在暮春三月,走进了睢宁——意大利杨树的第二故乡。
   第一次“见”意大利杨树,是在睢宁本地作家陈恒礼老师的《逐梦下邳》一书中,陈老师于节日和同事们一起到崔瓦大沟去植树,植的便是新进的无絮意大利杨。听说过去的意杨名字虽洋气、诗意,但在固定了沙土,增加了产值的同时,带絮的意杨可没有给老百姓带来诗意的生活,一到春夏之交,杨树毛毛到处飘,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一居民说,每天早晨起来必须先把院子里都撒上水,就怕杨树毛子飞起来,遇上火,烧起来可快了,救都来不及。
   这让我想起自己前不久也被北京的杨絮差点“谋杀”。早晨上班路上,等红灯的间隙忍不住打了一哈欠,瞬间就被杨絮逮着了机会跑进了我的嗓子,卡得我又痒又干,咳嗽一个接一个,空气里是漫天的杨絮,躲也躲不开,窒息的感觉从家到办公室跟了一路,这要是真窒息了,岂不是跟村里杨絮烧起来一样,救都来不及。而北京的白杨树是40年前为了抵抗严重的沙尘暴而种下的,故至今北京城极少有沙尘暴发生。
   杨树有功但并不百无一害,这便让我好奇,为何大西北、北京、睢宁这些城市却还大面积地种植杨树?我只知杨树生长快速,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它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却忘了杨树喜欢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栽植杨树应选择沙壤、轻沙壤的地栽植。
   沙质土?
   睢宁县的下邳城难道不是曾经繁荣昌盛、兵家必争的历史名城吗?历史名城的形成难道不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吗?没有肥沃的土地哪里来仓廪足,哪里来知礼节、知荣辱?又何谈“名城”?在睢宁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又是怎么形成了沙质土?
   带着疑问,我轻轻翻阅苏北地区的历史,得知黄河南窜夺淮,黄河与流经江苏的淮河合流,黄河来势汹涌,打乱了原有的淮河流域的水系,使得水道紊乱,洪水开始不断泛滥,据《下邳风云》中记载,睢宁县的下邳自南北宋的三百多年中共计遭遇黄河泛滥达六次,在元代九十多年中有文字记载的大型黄泛灾害就有五次,在明朝的二百余年里有文字记载,危害最大的黄河决口和洪水泛滥就达17次之多,“有时是主水和客水同时泛滥,有时是几条河流同时泛滥,更可怕的是泛滥和决口连连发生。因此地势低洼的徐、邳、睢地区成为一片汪洋。”如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黄河从邳州河段决口后,沿途八处决口,洪水瞬间将沿岸的村庄、树木、田禾吞食,人畜死伤失踪无数。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洪灾中,百万亩原本湿润肥沃的土地变得干旱、沙化、贫瘠,难以耕种,严重的寸草不生。
   读罢这段伤痕累累的文字,站在今天安宁祥和的睢宁大地上,穿过姚集镇那一排排深深扎根于沙土、绿意盎然、英姿勃发的意大利杨树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幸黄河改道了,意大利杨在这儿算是大功臣,是睢宁的幸福树!它不像喜光喜湿的娇贵的垂柳,不像秀丽婆娑的大榕树,不像文人雅士倾其才华赞美的树中君子绿竹,对风沙、干旱这种恶劣的环境不但丝毫不畏惧,反而长成高大粗壮、紧密结实的树干回报以人类。那难以耕种的土地靠它们去改善土质,那曾经贫穷的老百姓靠它们去打造家具、创造新生活,那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一层层松散的沙土靠它们去凝聚。
   这样的意杨,这样的坚韧,像极了遭遇一次次洪灾,与黄河水斗智斗勇的睢宁土地上的睢宁人。千百年来与洪水抗争的经历,也铸就了他们如杨树一般坚韧的品格,更使得他们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和尊重。
   在睢宁采风的那几日,睢宁明亮的天空下映照出了一個翠绿莹亮的城市,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罕见地留有两个大型湿地公园,植被保护完整的白塘河湿地公园和有着“草长平湖白鹭飞”景观的房湾湿地公园。而著名的房湾湿地就是凭借着睢宁曾经的“灾难河”古黄河所留下的独特生态和地貌,在睢宁人超前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助推下,形成了林地、湿地、河道、水库、青山以及丰富的生物群落相间分布的生态福地。作为客人的我,有幸到房湾湿地去感受了城市中的湿地公园的气息,当我面朝平湖站在公园的纳凉亭时,看着这片昔日苦难重重的土地,感受着今日湿地和煦的春风和湿润的空气,一种否极泰来的幸运感涌上了我这个客人的心头,我为睢宁人感到幸运,今日“睢水安宁”,何其珍贵!
   当我们路过睢宁的村庄时,四月的油菜花把村庄围成了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村舍整洁有序,昔日破旧衰败的农村早已杳无踪影。看着我们艳羡的表情,工作人员说,他们非常重视乡村的环境问题,为垃圾分类建立了收运体系,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统一处理”的模式,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村中的保洁人员每天7点前,会把村里的道路打扫完毕,外围路道,洒水车早晚各洒水一次。每一小段路都有清扫的保洁员。
   看着这如此整洁干净,如从油画中长出来的村庄,回味着房湾湿地带给我的幸运感,我想紧握大地之手的意杨心中一定满意极了,满意睢宁人对环境的爱惜,对今日安宁生活的珍惜。他们,没有辜负它的努力!
   意杨,意杨,睢宁人的意杨啊……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金 路
其他文献
一  走进同里,就走进了旧时江南,生活的疲惫、尘世的喧嚣、都市的浮躁,都将被千年的流水涤荡得干干净净,难怪余秋雨先生一踩进同里就会感叹:“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心愿。”(见《文化苦旅·江南小镇》)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古时同里称“富土”,唐朝时因其名太奢侈,改称“铜里”,宋朝建镇时,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历史越千年。同里从来就有“
一  冬天。离旧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月。天上落着零星小雪。在一个小型火车站,唐朝阳和宋金明正物色他们的下一个点子。点子是他们的行话,指的是合适的活人。他们一旦把点子物色好了,就把点子带到地处偏远的小煤窑办掉,然后以点子亲人的名义,拿人命和窑主换钱。这项生意他们已经做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可以说做一项成功一项。他们两个是一对好搭档,互相配合默契,从未出过什么纰漏。按他们的计划,年前再办一个点子就算了。一
杀牛柴是大集体时赚取工分的一样农活。  那时候,村里养了几十头牛。牛是农家的半边家屋。村子不仅为牛建了栋生活起居的牛屋,而且还安排了一名牛饲养员。农忙季节,牛们要吃过早餐才去忙农活,而一旦进入寒冬,地面没了牧草,同样要为牛喂食暖身子。所有的牛食,都是由柴火煮成的熟食,故此就派生出了杀牛柴的活计。  大人们是不杀牛柴的,大人是干田地里重活大活的。自然,杀牛柴这些轻巧活儿便落到我们小伙伴稚嫩的肩膀上。
政府院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上访的人,刚从市上调任古城的县长秦怀德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  办公室主任简单地给他汇报了些上访的情况后,秦怀德出乎意料地决定自己下楼去接见这些上访者。  办公室主任有些吃惊,他懂得按常规来说,领导们十分讨厌或者惧怕直接与上访者见面,更何况这是一起集体上访事件。整整一个村子,几百号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七嘴八舌的又没人出面主事,反映的问题一下子理不清。信访局、陈家镇、公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捡了一只小奶猫。当时,它躲在路边的灌木丛里,圆溜溜的眼睛怯怯地望着我,轻轻地“喵”了一声。我从背包里掏出牛奶喂它(后来知道,小猫不能喝牛奶),小家伙儿也不怕人,钻出灌木丛舔食起来。之后,我把它抱回家,打算给它喂点儿东西再放了它,没成想,小家伙儿吃完两条小鱼后,安安稳稳地待住不走了。  小猫到家不久,就找到了一个小伙伴,也是一只橘色的小野猫,因為比小猫大上些许,我就管它叫猫哥。小猫
袁世凯,一代枭雄。  河南项城人,通过小站练兵,成为掌管实际兵权的晚清重臣。海外学者齐锡生著有《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你看了就明白民国时期为何军阀混战,原因很简单,唯一能约束和让各路军阀臣服的头领——袁世凯不在了。这些军阀,都是当年其手下小站练兵起家的。  为什么孙中山只当了临时大总统,然后让权于袁世凯。因为中山先生没有本钱——兵权,来下这么大一盘棋,袁世凯可以。  大雾天气,我从湖
托利娅是个“外国妞儿”。  那天,老同学友子来家里做客,酒过三巡,不善言谈的友子便打开了话匣子。你上山打猎还真就不如我下江打鱼。為啥?他夹了口菜,神秘地笑了笑,现在中俄边境松快多了,晚上,划船到主航道上,老毛子大船早在那里等着换东西。一个化妆盒能换一块手表;一台三五百块的录音机能换一台价值一两千块的雁牌摩托,就我骑的这种;十瓶“北大荒”酒能换一大桶柴油呀!见狠青在桌下啃食地上的骨头,又说,还有换猎
1951年1月,父母婚后不久,首尔再次遭到袭击,民众又开始南逃避难。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但母亲为了见父亲一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访。父亲通过通信兵,在前一天已经得知母亲要来的消息。他努力压抑兴奋的心情,以淡定的神情迎接母亲。  那天晚上一进父亲的宿舍,母亲看到房里折好的干净被套和枕头套,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当时父亲住在居民避难而搬迁空出的一间小民宅里,她以为寝具会不齐全,没想到竟有一套干净的被子。
同行邀约来东海。  在百度做功课,有关东海最为突显的解释:朱自清故乡,水晶之都。  朱自清经典名篇中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的清华园,极尽月夜下清华园荷塘,并非东海荷花,读来依然觉得作家在抒写江南,却怎么都看到作家故乡影像。  有时不免怀着好奇到作家故乡去,看作家笔下荷塘,观作家笔下背影,还有桨声灯影。  正是夏季荷花盛开季节,那就来东海看荷花吧。  巧合的是,朱自清的故居坐落在他出生的小镇平
去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晚上八点四十五分,三叔走完了他69年的人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叔本姓吴,名叫长财。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大邹庄,就是现在的兴化市大邹镇。我爷爷五十多岁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可怜的小脚奶奶和还没有长大成人的五个儿女,当时三叔才一周岁。  為了能把日子过下去,两个姑姑早早就嫁了人。奶奶带着我大爷、我父亲和三叔一路向东,一路要饭,走到了盐城市大丰境内,到了离步凤镇有四五十里路的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