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到过苏北平原的睢宁,我对杨树的印象仍停留在茅盾先生对大西北白杨树的礼赞中,“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绝无横斜逸出,在西北的风雪中不屈不挠地挺拔着;如果没有到过苏北平原的睢宁,我以为,只有西北的白杨树才“力求上进”“力争上游”,只有西北人民才需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抗争。
我带着这一系列“我以为”,在暮春三月,走进了睢宁——意大利杨树的第二故乡。
第一次“见”意大利杨树,是在睢宁本地作家陈恒礼老师的《逐梦下邳》一书中,陈老师于节日和同事们一起到崔瓦大沟去植树,植的便是新进的无絮意大利杨。听说过去的意杨名字虽洋气、诗意,但在固定了沙土,增加了产值的同时,带絮的意杨可没有给老百姓带来诗意的生活,一到春夏之交,杨树毛毛到处飘,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一居民说,每天早晨起来必须先把院子里都撒上水,就怕杨树毛子飞起来,遇上火,烧起来可快了,救都来不及。
这让我想起自己前不久也被北京的杨絮差点“谋杀”。早晨上班路上,等红灯的间隙忍不住打了一哈欠,瞬间就被杨絮逮着了机会跑进了我的嗓子,卡得我又痒又干,咳嗽一个接一个,空气里是漫天的杨絮,躲也躲不开,窒息的感觉从家到办公室跟了一路,这要是真窒息了,岂不是跟村里杨絮烧起来一样,救都来不及。而北京的白杨树是40年前为了抵抗严重的沙尘暴而种下的,故至今北京城极少有沙尘暴发生。
杨树有功但并不百无一害,这便让我好奇,为何大西北、北京、睢宁这些城市却还大面积地种植杨树?我只知杨树生长快速,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它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却忘了杨树喜欢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栽植杨树应选择沙壤、轻沙壤的地栽植。
沙质土?
睢宁县的下邳城难道不是曾经繁荣昌盛、兵家必争的历史名城吗?历史名城的形成难道不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吗?没有肥沃的土地哪里来仓廪足,哪里来知礼节、知荣辱?又何谈“名城”?在睢宁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又是怎么形成了沙质土?
带着疑问,我轻轻翻阅苏北地区的历史,得知黄河南窜夺淮,黄河与流经江苏的淮河合流,黄河来势汹涌,打乱了原有的淮河流域的水系,使得水道紊乱,洪水开始不断泛滥,据《下邳风云》中记载,睢宁县的下邳自南北宋的三百多年中共计遭遇黄河泛滥达六次,在元代九十多年中有文字记载的大型黄泛灾害就有五次,在明朝的二百余年里有文字记载,危害最大的黄河决口和洪水泛滥就达17次之多,“有时是主水和客水同时泛滥,有时是几条河流同时泛滥,更可怕的是泛滥和决口连连发生。因此地势低洼的徐、邳、睢地区成为一片汪洋。”如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黄河从邳州河段决口后,沿途八处决口,洪水瞬间将沿岸的村庄、树木、田禾吞食,人畜死伤失踪无数。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洪灾中,百万亩原本湿润肥沃的土地变得干旱、沙化、贫瘠,难以耕种,严重的寸草不生。
读罢这段伤痕累累的文字,站在今天安宁祥和的睢宁大地上,穿过姚集镇那一排排深深扎根于沙土、绿意盎然、英姿勃发的意大利杨树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幸黄河改道了,意大利杨在这儿算是大功臣,是睢宁的幸福树!它不像喜光喜湿的娇贵的垂柳,不像秀丽婆娑的大榕树,不像文人雅士倾其才华赞美的树中君子绿竹,对风沙、干旱这种恶劣的环境不但丝毫不畏惧,反而长成高大粗壮、紧密结实的树干回报以人类。那难以耕种的土地靠它们去改善土质,那曾经贫穷的老百姓靠它们去打造家具、创造新生活,那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一层层松散的沙土靠它们去凝聚。
这样的意杨,这样的坚韧,像极了遭遇一次次洪灾,与黄河水斗智斗勇的睢宁土地上的睢宁人。千百年来与洪水抗争的经历,也铸就了他们如杨树一般坚韧的品格,更使得他们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和尊重。
在睢宁采风的那几日,睢宁明亮的天空下映照出了一個翠绿莹亮的城市,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罕见地留有两个大型湿地公园,植被保护完整的白塘河湿地公园和有着“草长平湖白鹭飞”景观的房湾湿地公园。而著名的房湾湿地就是凭借着睢宁曾经的“灾难河”古黄河所留下的独特生态和地貌,在睢宁人超前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助推下,形成了林地、湿地、河道、水库、青山以及丰富的生物群落相间分布的生态福地。作为客人的我,有幸到房湾湿地去感受了城市中的湿地公园的气息,当我面朝平湖站在公园的纳凉亭时,看着这片昔日苦难重重的土地,感受着今日湿地和煦的春风和湿润的空气,一种否极泰来的幸运感涌上了我这个客人的心头,我为睢宁人感到幸运,今日“睢水安宁”,何其珍贵!
当我们路过睢宁的村庄时,四月的油菜花把村庄围成了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村舍整洁有序,昔日破旧衰败的农村早已杳无踪影。看着我们艳羡的表情,工作人员说,他们非常重视乡村的环境问题,为垃圾分类建立了收运体系,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统一处理”的模式,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村中的保洁人员每天7点前,会把村里的道路打扫完毕,外围路道,洒水车早晚各洒水一次。每一小段路都有清扫的保洁员。
看着这如此整洁干净,如从油画中长出来的村庄,回味着房湾湿地带给我的幸运感,我想紧握大地之手的意杨心中一定满意极了,满意睢宁人对环境的爱惜,对今日安宁生活的珍惜。他们,没有辜负它的努力!
意杨,意杨,睢宁人的意杨啊……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金 路
我带着这一系列“我以为”,在暮春三月,走进了睢宁——意大利杨树的第二故乡。
第一次“见”意大利杨树,是在睢宁本地作家陈恒礼老师的《逐梦下邳》一书中,陈老师于节日和同事们一起到崔瓦大沟去植树,植的便是新进的无絮意大利杨。听说过去的意杨名字虽洋气、诗意,但在固定了沙土,增加了产值的同时,带絮的意杨可没有给老百姓带来诗意的生活,一到春夏之交,杨树毛毛到处飘,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一居民说,每天早晨起来必须先把院子里都撒上水,就怕杨树毛子飞起来,遇上火,烧起来可快了,救都来不及。
这让我想起自己前不久也被北京的杨絮差点“谋杀”。早晨上班路上,等红灯的间隙忍不住打了一哈欠,瞬间就被杨絮逮着了机会跑进了我的嗓子,卡得我又痒又干,咳嗽一个接一个,空气里是漫天的杨絮,躲也躲不开,窒息的感觉从家到办公室跟了一路,这要是真窒息了,岂不是跟村里杨絮烧起来一样,救都来不及。而北京的白杨树是40年前为了抵抗严重的沙尘暴而种下的,故至今北京城极少有沙尘暴发生。
杨树有功但并不百无一害,这便让我好奇,为何大西北、北京、睢宁这些城市却还大面积地种植杨树?我只知杨树生长快速,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它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却忘了杨树喜欢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栽植杨树应选择沙壤、轻沙壤的地栽植。
沙质土?
睢宁县的下邳城难道不是曾经繁荣昌盛、兵家必争的历史名城吗?历史名城的形成难道不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吗?没有肥沃的土地哪里来仓廪足,哪里来知礼节、知荣辱?又何谈“名城”?在睢宁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又是怎么形成了沙质土?
带着疑问,我轻轻翻阅苏北地区的历史,得知黄河南窜夺淮,黄河与流经江苏的淮河合流,黄河来势汹涌,打乱了原有的淮河流域的水系,使得水道紊乱,洪水开始不断泛滥,据《下邳风云》中记载,睢宁县的下邳自南北宋的三百多年中共计遭遇黄河泛滥达六次,在元代九十多年中有文字记载的大型黄泛灾害就有五次,在明朝的二百余年里有文字记载,危害最大的黄河决口和洪水泛滥就达17次之多,“有时是主水和客水同时泛滥,有时是几条河流同时泛滥,更可怕的是泛滥和决口连连发生。因此地势低洼的徐、邳、睢地区成为一片汪洋。”如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黄河从邳州河段决口后,沿途八处决口,洪水瞬间将沿岸的村庄、树木、田禾吞食,人畜死伤失踪无数。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洪灾中,百万亩原本湿润肥沃的土地变得干旱、沙化、贫瘠,难以耕种,严重的寸草不生。
读罢这段伤痕累累的文字,站在今天安宁祥和的睢宁大地上,穿过姚集镇那一排排深深扎根于沙土、绿意盎然、英姿勃发的意大利杨树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幸黄河改道了,意大利杨在这儿算是大功臣,是睢宁的幸福树!它不像喜光喜湿的娇贵的垂柳,不像秀丽婆娑的大榕树,不像文人雅士倾其才华赞美的树中君子绿竹,对风沙、干旱这种恶劣的环境不但丝毫不畏惧,反而长成高大粗壮、紧密结实的树干回报以人类。那难以耕种的土地靠它们去改善土质,那曾经贫穷的老百姓靠它们去打造家具、创造新生活,那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一层层松散的沙土靠它们去凝聚。
这样的意杨,这样的坚韧,像极了遭遇一次次洪灾,与黄河水斗智斗勇的睢宁土地上的睢宁人。千百年来与洪水抗争的经历,也铸就了他们如杨树一般坚韧的品格,更使得他们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和尊重。
在睢宁采风的那几日,睢宁明亮的天空下映照出了一個翠绿莹亮的城市,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罕见地留有两个大型湿地公园,植被保护完整的白塘河湿地公园和有着“草长平湖白鹭飞”景观的房湾湿地公园。而著名的房湾湿地就是凭借着睢宁曾经的“灾难河”古黄河所留下的独特生态和地貌,在睢宁人超前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助推下,形成了林地、湿地、河道、水库、青山以及丰富的生物群落相间分布的生态福地。作为客人的我,有幸到房湾湿地去感受了城市中的湿地公园的气息,当我面朝平湖站在公园的纳凉亭时,看着这片昔日苦难重重的土地,感受着今日湿地和煦的春风和湿润的空气,一种否极泰来的幸运感涌上了我这个客人的心头,我为睢宁人感到幸运,今日“睢水安宁”,何其珍贵!
当我们路过睢宁的村庄时,四月的油菜花把村庄围成了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村舍整洁有序,昔日破旧衰败的农村早已杳无踪影。看着我们艳羡的表情,工作人员说,他们非常重视乡村的环境问题,为垃圾分类建立了收运体系,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统一处理”的模式,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村中的保洁人员每天7点前,会把村里的道路打扫完毕,外围路道,洒水车早晚各洒水一次。每一小段路都有清扫的保洁员。
看着这如此整洁干净,如从油画中长出来的村庄,回味着房湾湿地带给我的幸运感,我想紧握大地之手的意杨心中一定满意极了,满意睢宁人对环境的爱惜,对今日安宁生活的珍惜。他们,没有辜负它的努力!
意杨,意杨,睢宁人的意杨啊……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金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