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感 民族音乐 氛围
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音乐能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下面就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音乐与诗歌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李商隐诗歌《别亦难》可谓是抒情优美,意蕴幽隐,情丝缠绵,两情难舍。徐小凤大气醇厚的演唱更是把别离苍凉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会曲词的情感,在学生赏析完诗词,学会唱《别亦难》之后,又给他们播放了刘婷婷的古筝独奏《别亦难》,清雅似水的旋律流淌着淡淡的惆怅,学生沉浸在主人公离别之痛,相聚之难中,课堂上回旋着幽幽哀伤。这时,学生张艳哽咽着说:“老师,我想我奶奶…… ”接着张艳的话,我有感而发:奶奶是什么?是你没发生就盼着,发生后就抱着的人;是给你留好吃好喝,省吃俭用的钱在暗地塞到你手里的人;是在数九寒天为你伸出温暖怀抱的人;你疼了她心流泪,你哭了她开心,对你百般疼爱,百般呵护的人; 是以你点滴进步为炫耀资本的人; 是你长大了,她却离开人世,享受不到你丝毫回报的人……听完我对奶奶的阐释,同学们再一次听唱《别亦难》时,音乐给人的是难以遏制的揪心,是心灵深处的弦拨动的痛楚,音符和泪腺似乎直接相连,同学们流泪了……
是啊,生活中我们可能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与亲人、与朋友、与同学、与老师。在这种音乐表现情感又激发情感的双向作用过程中,情感逐渐从生理性向精神性升华,并使情感化为自己关照享受的对象,从而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珍惜亲情、珍惜友谊的良好素养。
二、在音乐与戏剧的教学中渗透教育
我国戏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韵味浓厚。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生动写照,是我民族灿烂的艺术魂宝。
享誉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刻画入微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震撼人心的戏剧性欲抒情性吸引着有同层次又同口味的广大观众。
在引子抒情的慢板之后,长笛吹出婉转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妩媚的曲调把春天的明媚,温馨和灿烂表现得让人心醉神迷。随着故事的逐一展开,音乐的起伏变化;同学们被醉人的乐音打动了……
“美,我最爱听爱情主题的音乐了,甜美、纯真、迷人。”
“同窗三载,活泼欢快,像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写实。我更喜欢。”
“楼台想会,如泣如诉,凄美动听。”
“最后再观的爱情主题,仿佛能看到梁祝二人化作一对彩蝶自由飞翔,相伴永远。”
……
话中学生各抒己见。
当学生知道这动人心弦的作品许多美好的旋律来自越剧唱腔时,深深为我民族音乐打动了,同时也感受到了外国艺术表现形式“小提琴协奏曲”与中国民间戏曲相结合表现古老传说的艺术魅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体验能使师生的教与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在课后请同学们做课外延伸探究学习,学生在观看越剧《梁祝》中,知道越剧长于抒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对协奏曲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得更真切,各个器乐代表的形象把握得更准确;在查阅有关《梁祝》的创作历程中,感悟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观看《梁祝》50周年纪念盛典中,欣赏了三位大师:俞丽拿、盛中国、日本西崎崇子用精湛的技艺,别样的演奏风格诠释这一传奇音乐巨作。这样从多角度、多渠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趣味性行及审美力。是的,现代的,是时尚的是一种美,传统的,古典的也是一种美。教学中尽停留在狭小的审美范围,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而引入民族音乐,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会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在红歌学唱中进行德育渗透
流行歌曲富有现代气息的节奏,易于传唱的旋律,带有强烈视听冲击的表演形式,与学生仿佛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接受多样式审美倾向,如同我们平时要尝不同的美味佳肴一样。而经典红歌情感真挚,人文底蕴深厚,更能动人,激励人,也更能使学生喜爱。
在教《井冈山上太阳红》这首歌时,先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浅析,对歌词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对歌曲有所了解,把握歌曲的基调。在学唱歌曲时,我注重激情与感染力的表现,歌声唤醒了学生心底深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限眷恋,一种浓浓的激人上进的氛围,在课堂上空回荡……
教《走向复兴》时,通过剪辑建国60周年大庆的片段播放,给学生以情感传达,在短时间里对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有个回忆,使学生了解六十年来祖国奇迹般辉煌与成就,感受到中华民族意气风发的自信和豪迈!学生从情感积累到情感共鸣到情感爆发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歌声振奋人心。在祖国又阔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之际,唱着顿挫有力,激昂向上的歌曲使他们领悟到自己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责任。
总之,教学中如果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双丰收。
【关键词】情感 民族音乐 氛围
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音乐能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下面就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音乐与诗歌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李商隐诗歌《别亦难》可谓是抒情优美,意蕴幽隐,情丝缠绵,两情难舍。徐小凤大气醇厚的演唱更是把别离苍凉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会曲词的情感,在学生赏析完诗词,学会唱《别亦难》之后,又给他们播放了刘婷婷的古筝独奏《别亦难》,清雅似水的旋律流淌着淡淡的惆怅,学生沉浸在主人公离别之痛,相聚之难中,课堂上回旋着幽幽哀伤。这时,学生张艳哽咽着说:“老师,我想我奶奶…… ”接着张艳的话,我有感而发:奶奶是什么?是你没发生就盼着,发生后就抱着的人;是给你留好吃好喝,省吃俭用的钱在暗地塞到你手里的人;是在数九寒天为你伸出温暖怀抱的人;你疼了她心流泪,你哭了她开心,对你百般疼爱,百般呵护的人; 是以你点滴进步为炫耀资本的人; 是你长大了,她却离开人世,享受不到你丝毫回报的人……听完我对奶奶的阐释,同学们再一次听唱《别亦难》时,音乐给人的是难以遏制的揪心,是心灵深处的弦拨动的痛楚,音符和泪腺似乎直接相连,同学们流泪了……
是啊,生活中我们可能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与亲人、与朋友、与同学、与老师。在这种音乐表现情感又激发情感的双向作用过程中,情感逐渐从生理性向精神性升华,并使情感化为自己关照享受的对象,从而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珍惜亲情、珍惜友谊的良好素养。
二、在音乐与戏剧的教学中渗透教育
我国戏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韵味浓厚。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生动写照,是我民族灿烂的艺术魂宝。
享誉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刻画入微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震撼人心的戏剧性欲抒情性吸引着有同层次又同口味的广大观众。
在引子抒情的慢板之后,长笛吹出婉转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妩媚的曲调把春天的明媚,温馨和灿烂表现得让人心醉神迷。随着故事的逐一展开,音乐的起伏变化;同学们被醉人的乐音打动了……
“美,我最爱听爱情主题的音乐了,甜美、纯真、迷人。”
“同窗三载,活泼欢快,像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写实。我更喜欢。”
“楼台想会,如泣如诉,凄美动听。”
“最后再观的爱情主题,仿佛能看到梁祝二人化作一对彩蝶自由飞翔,相伴永远。”
……
话中学生各抒己见。
当学生知道这动人心弦的作品许多美好的旋律来自越剧唱腔时,深深为我民族音乐打动了,同时也感受到了外国艺术表现形式“小提琴协奏曲”与中国民间戏曲相结合表现古老传说的艺术魅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体验能使师生的教与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在课后请同学们做课外延伸探究学习,学生在观看越剧《梁祝》中,知道越剧长于抒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对协奏曲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得更真切,各个器乐代表的形象把握得更准确;在查阅有关《梁祝》的创作历程中,感悟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观看《梁祝》50周年纪念盛典中,欣赏了三位大师:俞丽拿、盛中国、日本西崎崇子用精湛的技艺,别样的演奏风格诠释这一传奇音乐巨作。这样从多角度、多渠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趣味性行及审美力。是的,现代的,是时尚的是一种美,传统的,古典的也是一种美。教学中尽停留在狭小的审美范围,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而引入民族音乐,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吸收本民族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会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在红歌学唱中进行德育渗透
流行歌曲富有现代气息的节奏,易于传唱的旋律,带有强烈视听冲击的表演形式,与学生仿佛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接受多样式审美倾向,如同我们平时要尝不同的美味佳肴一样。而经典红歌情感真挚,人文底蕴深厚,更能动人,激励人,也更能使学生喜爱。
在教《井冈山上太阳红》这首歌时,先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浅析,对歌词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对歌曲有所了解,把握歌曲的基调。在学唱歌曲时,我注重激情与感染力的表现,歌声唤醒了学生心底深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限眷恋,一种浓浓的激人上进的氛围,在课堂上空回荡……
教《走向复兴》时,通过剪辑建国60周年大庆的片段播放,给学生以情感传达,在短时间里对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有个回忆,使学生了解六十年来祖国奇迹般辉煌与成就,感受到中华民族意气风发的自信和豪迈!学生从情感积累到情感共鸣到情感爆发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歌声振奋人心。在祖国又阔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之际,唱着顿挫有力,激昂向上的歌曲使他们领悟到自己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责任。
总之,教学中如果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