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个案,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职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东莞;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具实效的办学模式,也是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主要形式。近两三年东莞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普遍采用“2 1”办学模式,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现象,还存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积极性低、校内课程教学与顶岗实习衔接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找出整改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东莞理工学校08级数控班顶岗实习的学生、所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为研究对象,学生所在企业为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是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司。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能力表现,实习学校的组织和用人单位的安排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经效度和信度检验验证可用后,发放给相应的调查对象进行填写,并对回收的问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统计。(2)访谈法:对参加顶岗实习的部分学生、实习单位人事部门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实习学校带队教师进行访谈。(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法规、调查材料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学生层面。
从相对宽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到相对整齐划一、单调枯燥的企业生产环境,学生在环境的转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经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缺乏吃苦精神。数控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主要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开机床、抛光模具和拆装模具等工作。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对实习学生和正式员工基本一视同仁,按照企业统一的规章制度加以要求和管理。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实习生,应享受比正式员工更为轻松的工作条件,在岗位上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学生对实习工作感觉太累。
2.耐挫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刚走上企业岗位,对企业设备不熟悉,自身技能不过硬,且要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方面担心自己做不好,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企业的认可。但新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频频出现差错。从调查情况看,学生面对挫折时,普遍的耐挫能力不强,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实习质量。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据调查,学生在工厂里一般只与本校或本班同学交往,基本没有形成新的交往圈子。人际交往的狭窄和交往障碍的形成,导致一些人际交往问题的产生。这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工厂管理员关系紧张,比例达78%;学生与工厂正式员工存在交流障碍,比例占65%;学生与外地学生不交流,比例占70%。学生与工厂管理员的矛盾更是严重,相互抱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重劳动轻培养。顶岗实习企业往往偏重使用实习学生的顶岗生产劳动而轻视学生的培养工作。很多实习单位认为顶岗实习只是企业用人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企业对如何提高学生技能和强化素质培养缺乏热情和关注,只是要求学生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要求从事生产性劳动。被调查的多数学生都缺少轮岗的机会,而对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学生则更是难以企及。
2.指导师傅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考核方法,对指导师傅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指导师傅给实习生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完全取决于指导师傅个人。而且有的企业存在随意指定指导师傅的现象,缺乏约束机制,有的指导师傅身上一些不良习惯、观念和思想还对实习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学校层面。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有待加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出现怕苦、怕累,心理难以承受甚至害怕实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学校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就如何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对学生进行指导,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目的、意义比较模糊,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计划,实习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学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指导不到位。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抓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校内的教育教学管理,校外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还比较薄弱,对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仅局限于安全层面,把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出事”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学校没有安排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而仅依赖于企业为学生提供有关专业理论和技能上的指导,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3.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不衔接。调查发现,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的知识与顶岗实习所需知识存在着不衔接的现象,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上,学校缺乏周密的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很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这与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改革进程缓慢,制约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意义的认识,可通过开展关于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强化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好实习前思想教育,学校要从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基础。学校可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二)调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还不配套,没有形成全面的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尽快修订相关政策,以激发企业接收实习生积极性。政府可出台更具激励性的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以优惠,另外,还可在低息贷款、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除此之外,还可运用非物质激励的方法,对于积极接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开展顶岗实习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公开表彰,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三)改进学校的教学方式。
1.修订教学计划。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要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常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目标,调整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加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比例,引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2.课程开发。学校要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依据,积极汲取企业的建议,紧跟数控类企业的发展步伐,对行业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素质等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与时俱进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3.充实师资力量。学校要以顶岗实习为契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即安排专业教师深入顶岗企业一线,实时指导学生现场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使教师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指导与训练学生;“请进来”即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工程师请到学校共同开发课程,借此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和工艺带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上企业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才。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任仕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2]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8,(9).
[3]许建军.对中职生顶岗实习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9,(14).
[4]庞华忠.职校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等职业教育,2008,(2).
[5]林金富.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关键词:中职;东莞;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具实效的办学模式,也是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主要形式。近两三年东莞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普遍采用“2 1”办学模式,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现象,还存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积极性低、校内课程教学与顶岗实习衔接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找出整改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东莞理工学校08级数控班顶岗实习的学生、所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为研究对象,学生所在企业为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是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司。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能力表现,实习学校的组织和用人单位的安排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经效度和信度检验验证可用后,发放给相应的调查对象进行填写,并对回收的问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统计。(2)访谈法:对参加顶岗实习的部分学生、实习单位人事部门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实习学校带队教师进行访谈。(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法规、调查材料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学生层面。
从相对宽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到相对整齐划一、单调枯燥的企业生产环境,学生在环境的转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经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缺乏吃苦精神。数控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主要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开机床、抛光模具和拆装模具等工作。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对实习学生和正式员工基本一视同仁,按照企业统一的规章制度加以要求和管理。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实习生,应享受比正式员工更为轻松的工作条件,在岗位上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学生对实习工作感觉太累。
2.耐挫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刚走上企业岗位,对企业设备不熟悉,自身技能不过硬,且要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方面担心自己做不好,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企业的认可。但新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频频出现差错。从调查情况看,学生面对挫折时,普遍的耐挫能力不强,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实习质量。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据调查,学生在工厂里一般只与本校或本班同学交往,基本没有形成新的交往圈子。人际交往的狭窄和交往障碍的形成,导致一些人际交往问题的产生。这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工厂管理员关系紧张,比例达78%;学生与工厂正式员工存在交流障碍,比例占65%;学生与外地学生不交流,比例占70%。学生与工厂管理员的矛盾更是严重,相互抱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重劳动轻培养。顶岗实习企业往往偏重使用实习学生的顶岗生产劳动而轻视学生的培养工作。很多实习单位认为顶岗实习只是企业用人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企业对如何提高学生技能和强化素质培养缺乏热情和关注,只是要求学生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要求从事生产性劳动。被调查的多数学生都缺少轮岗的机会,而对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学生则更是难以企及。
2.指导师傅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考核方法,对指导师傅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指导师傅给实习生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完全取决于指导师傅个人。而且有的企业存在随意指定指导师傅的现象,缺乏约束机制,有的指导师傅身上一些不良习惯、观念和思想还对实习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学校层面。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有待加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出现怕苦、怕累,心理难以承受甚至害怕实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学校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就如何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对学生进行指导,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目的、意义比较模糊,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计划,实习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学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指导不到位。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抓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校内的教育教学管理,校外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还比较薄弱,对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仅局限于安全层面,把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出事”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学校没有安排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而仅依赖于企业为学生提供有关专业理论和技能上的指导,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3.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不衔接。调查发现,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的知识与顶岗实习所需知识存在着不衔接的现象,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上,学校缺乏周密的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很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这与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改革进程缓慢,制约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意义的认识,可通过开展关于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强化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好实习前思想教育,学校要从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基础。学校可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二)调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还不配套,没有形成全面的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尽快修订相关政策,以激发企业接收实习生积极性。政府可出台更具激励性的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以优惠,另外,还可在低息贷款、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除此之外,还可运用非物质激励的方法,对于积极接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开展顶岗实习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公开表彰,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三)改进学校的教学方式。
1.修订教学计划。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要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常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目标,调整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加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比例,引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2.课程开发。学校要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依据,积极汲取企业的建议,紧跟数控类企业的发展步伐,对行业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素质等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与时俱进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3.充实师资力量。学校要以顶岗实习为契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即安排专业教师深入顶岗企业一线,实时指导学生现场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使教师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指导与训练学生;“请进来”即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工程师请到学校共同开发课程,借此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和工艺带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上企业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才。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任仕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2]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8,(9).
[3]许建军.对中职生顶岗实习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9,(14).
[4]庞华忠.职校实习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等职业教育,2008,(2).
[5]林金富.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