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征是我党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途径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总历程25000多里,以三大主力分别在陕北和甘肃会宁会师而胜利告终,本文将按行军地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分别加以浅述,而饮食供应作为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当时的饮食供应状况的探究,可以对整个长征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一.湖南篇
1934年11月5日至8日,红军突破了国民党部队在广东仁化至湖南汝城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湖南境内,在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湘江战役”,这场战役后,红军虽突破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中央红军数量从八万人锐减至三万人。
红军在湖南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是短缺与贫乏的,曾经担任过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的李一氓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队伍管理比较严格,每一个伙食单位必须在一个名为‘供给部’的领导下活动,我记得当时途径湖南的时候,在一个小村子里,我们第一次分得了很多塘鱼,那个味道真是鲜美极了”[1]。此外,王东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红六军团进入湘中盆地后,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他们的财产也被没收,除去大量的银元、金子和军被服等,还缴获了大量的备粮和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办盐仓,在部队得到补充之后,红六军团将没收来的盐庄廉价出售给群众,这样不但解决了红军的供给问题,而且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使得红军长征的继续得到了有力的保证”[2],这说明,红军在湖南境内行军时,不但缺乏必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在国民党对于苏区的封锁之下,盐—这一身体必需品也严重缺乏。
二.云贵篇
在通道会议后,红军于1934年12月13日占领了贵州黎平,次年1月7日武装占领遵义县城,并于接下来的15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大会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对于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四渡赤水”之后,红军于4月8日继续南进,并于4月23日越过平彝黄泥河,分两路进入云南,在云南地区行进时,发生了著名的“金沙江战斗”,在渡过金沙江后,红军顺利进入四川境内。
在云贵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时期供应还是相对较充足的,肖锋将军在他的《长征日记》中提到,“1934年12月30日,我们占领了遵义余庆县,我团和师部进驻城内,由师部和民运科统一打土豪,该县城有商户四十五家,其中地主经营的有二十五家,另有官僚地主八户,打土豪共分得二十五头猪、三百多只鸡、鸭,准备好好吃一顿”[3]。此外,郭淼在《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一文中也提到,“4月,当中央红军行至昆明马龙县时,截获了大批龙云送给薛岳的物资,除满载的地图外,还有云南白药、宣威火腿和普洱名茶等地方特产,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大批军粮,在部队经过云南省宾川地区时,经过牛井街时,街上的小贩都会卖食品给红军,红军购买的物资中除了甘蔗、黄果,还有糖水、腌菜等”[4],说明当时宾川地区物资供应相对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而红军也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食品,但是,红军部队在贵州行军时,仍然遭遇了饮食补给方面的困难,赵镕在他的《长征日记》中写道,“1935年1月初,部队进入遵义湄潭县境内,虽然这里的物价比较便宜,部队补充了大量的白米和猪肉,但是蔬菜短缺,部队不得不自己组织生豆芽、磨豆腐、找野菜,才解决了蔬菜不足的问题”[5]。
三.四川篇
1935年5月,在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召开会理会议,5月29日,红军占领泸定桥,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攻占泸定县城后,陈云被派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接下来的6月,红军分别翻越了夹金山和梦笔山两座大雪山,进入松潘草地,在经历艰苦卓绝的行军之后,红军终于于8月底走出了松潘地区,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对于在四川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肖锋将军《长征日记》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当红军进入草地后,“中午到达前湖时遇到大雨,把干粮打湿了,抓来就吃,8月24号早晨起来时,肚子很饿,原本青稞炒粉被雨淋成了疙瘩,只能用水泡开,加上几片肉干充饥,随着行程的深入,粮食吃完了,野菜甚至也啃光了,大家只能把皮带和旧牛皮鞋用水泡后煮了吃,草地上的水大多有毒,有的战士喝了几口便立即肚子发胀,甚至死去”[3],同时,王东也提到,“当干粮吃完后,战士们不得不寻找野菜来充饥,像水芹菜、马齿菜、茴菜、树叶和树皮等,很多战士因误食毒草而死去”[2]。另外,在中央档案馆编著的《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中,也提到了朱德总司令对筹粮问题的指示,这份电报对一、三、五、九军团及四方面军的筹粮地区分别进行了安排,并交代“各部队应尽一切可能,派遣部队在规定地区征收麦子、包谷、杂粮、油、盐、牛羊等食物”,并且对每位战士的食量进行了分配,“每日改成两餐,一稀一干,严禁浪费粮食,违者重罚”[6],说明这一阶段的饮食后勤供应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短缺和严峻的程度。
四.甘肃篇
在红军打开进军甘南的门户之后,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来到了陕北吴起县,这期间,红军途径哈达铺镇,而对于在甘肃境内的饮食保障方面,杨成武在他的笔下提到“我们这些战士很久没见到大米白面了,一闻到饭香,顿时胃口大开”[7],同时,全军上下每人还发了一块大洋用于改善伙食[8],此外,岳仲连还回忆道“当地群众对我们很友好,还给我们送来了豆面还有其他杂粮盐巴等,这是断粮很多天后第一次吃到五谷”,肖锋将军在《长征日记》中也提到,“毛主席的指示,使我们信心骤增,晚上我们吃了一顿红烧肉,次日打土豪,获得四头猪,七千多斤麦子,还分给农民两千斤,另一同志打了两家土豪,得来的五只鸡、四只猪,全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邓小平部长的公务员是四川人,还专门为我们做了辣子鸡”[3]。由此可见,哈达铺作为行军过程中为数不多较为繁荣的市镇,给红军的饮食后勤供应提供了难得的补充。
五.結语
本篇通过对长征途中四个不同的地域分别加以叙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虽然在大多数行军时间段,例如在一些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如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四川境内的雪山和草地之时,红军的饮食后勤保障较为紧缺,有时甚至需要强行征粮和自发蔬菜来满足部队的供给需要,但是在红军所行之处,仍然经过了一些较为富裕的城镇,例如在贵州的遵义和甘肃的哈达铺,在这些地区物资供应比较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红军们都可以充分的补充体力。因此,通过对这一时期红军饮食后勤供应状况的窥探,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整个的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整体贫乏,且时间、空间上严重分配不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M].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王东.红军长征中物资供给保障工作探析[J].历史教学,2006(10).
[3]肖锋.长征日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郭淼.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J].党史论坛,1996(05).
[5]赵镕.长征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6]中央档案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7]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铁流汇陇原[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李荣珍宛志亮.论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J].档案,2021(04).
作者简介
赵力潇(1995-),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一.湖南篇
1934年11月5日至8日,红军突破了国民党部队在广东仁化至湖南汝城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湖南境内,在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湘江战役”,这场战役后,红军虽突破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中央红军数量从八万人锐减至三万人。
红军在湖南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是短缺与贫乏的,曾经担任过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的李一氓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队伍管理比较严格,每一个伙食单位必须在一个名为‘供给部’的领导下活动,我记得当时途径湖南的时候,在一个小村子里,我们第一次分得了很多塘鱼,那个味道真是鲜美极了”[1]。此外,王东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红六军团进入湘中盆地后,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他们的财产也被没收,除去大量的银元、金子和军被服等,还缴获了大量的备粮和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办盐仓,在部队得到补充之后,红六军团将没收来的盐庄廉价出售给群众,这样不但解决了红军的供给问题,而且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使得红军长征的继续得到了有力的保证”[2],这说明,红军在湖南境内行军时,不但缺乏必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在国民党对于苏区的封锁之下,盐—这一身体必需品也严重缺乏。
二.云贵篇
在通道会议后,红军于1934年12月13日占领了贵州黎平,次年1月7日武装占领遵义县城,并于接下来的15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大会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对于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四渡赤水”之后,红军于4月8日继续南进,并于4月23日越过平彝黄泥河,分两路进入云南,在云南地区行进时,发生了著名的“金沙江战斗”,在渡过金沙江后,红军顺利进入四川境内。
在云贵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大多数时期供应还是相对较充足的,肖锋将军在他的《长征日记》中提到,“1934年12月30日,我们占领了遵义余庆县,我团和师部进驻城内,由师部和民运科统一打土豪,该县城有商户四十五家,其中地主经营的有二十五家,另有官僚地主八户,打土豪共分得二十五头猪、三百多只鸡、鸭,准备好好吃一顿”[3]。此外,郭淼在《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一文中也提到,“4月,当中央红军行至昆明马龙县时,截获了大批龙云送给薛岳的物资,除满载的地图外,还有云南白药、宣威火腿和普洱名茶等地方特产,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大批军粮,在部队经过云南省宾川地区时,经过牛井街时,街上的小贩都会卖食品给红军,红军购买的物资中除了甘蔗、黄果,还有糖水、腌菜等”[4],说明当时宾川地区物资供应相对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而红军也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食品,但是,红军部队在贵州行军时,仍然遭遇了饮食补给方面的困难,赵镕在他的《长征日记》中写道,“1935年1月初,部队进入遵义湄潭县境内,虽然这里的物价比较便宜,部队补充了大量的白米和猪肉,但是蔬菜短缺,部队不得不自己组织生豆芽、磨豆腐、找野菜,才解决了蔬菜不足的问题”[5]。
三.四川篇
1935年5月,在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召开会理会议,5月29日,红军占领泸定桥,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攻占泸定县城后,陈云被派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接下来的6月,红军分别翻越了夹金山和梦笔山两座大雪山,进入松潘草地,在经历艰苦卓绝的行军之后,红军终于于8月底走出了松潘地区,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对于在四川地区的饮食保障方面,肖锋将军《长征日记》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当红军进入草地后,“中午到达前湖时遇到大雨,把干粮打湿了,抓来就吃,8月24号早晨起来时,肚子很饿,原本青稞炒粉被雨淋成了疙瘩,只能用水泡开,加上几片肉干充饥,随着行程的深入,粮食吃完了,野菜甚至也啃光了,大家只能把皮带和旧牛皮鞋用水泡后煮了吃,草地上的水大多有毒,有的战士喝了几口便立即肚子发胀,甚至死去”[3],同时,王东也提到,“当干粮吃完后,战士们不得不寻找野菜来充饥,像水芹菜、马齿菜、茴菜、树叶和树皮等,很多战士因误食毒草而死去”[2]。另外,在中央档案馆编著的《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中,也提到了朱德总司令对筹粮问题的指示,这份电报对一、三、五、九军团及四方面军的筹粮地区分别进行了安排,并交代“各部队应尽一切可能,派遣部队在规定地区征收麦子、包谷、杂粮、油、盐、牛羊等食物”,并且对每位战士的食量进行了分配,“每日改成两餐,一稀一干,严禁浪费粮食,违者重罚”[6],说明这一阶段的饮食后勤供应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短缺和严峻的程度。
四.甘肃篇
在红军打开进军甘南的门户之后,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来到了陕北吴起县,这期间,红军途径哈达铺镇,而对于在甘肃境内的饮食保障方面,杨成武在他的笔下提到“我们这些战士很久没见到大米白面了,一闻到饭香,顿时胃口大开”[7],同时,全军上下每人还发了一块大洋用于改善伙食[8],此外,岳仲连还回忆道“当地群众对我们很友好,还给我们送来了豆面还有其他杂粮盐巴等,这是断粮很多天后第一次吃到五谷”,肖锋将军在《长征日记》中也提到,“毛主席的指示,使我们信心骤增,晚上我们吃了一顿红烧肉,次日打土豪,获得四头猪,七千多斤麦子,还分给农民两千斤,另一同志打了两家土豪,得来的五只鸡、四只猪,全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邓小平部长的公务员是四川人,还专门为我们做了辣子鸡”[3]。由此可见,哈达铺作为行军过程中为数不多较为繁荣的市镇,给红军的饮食后勤供应提供了难得的补充。
五.結语
本篇通过对长征途中四个不同的地域分别加以叙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虽然在大多数行军时间段,例如在一些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如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四川境内的雪山和草地之时,红军的饮食后勤保障较为紧缺,有时甚至需要强行征粮和自发蔬菜来满足部队的供给需要,但是在红军所行之处,仍然经过了一些较为富裕的城镇,例如在贵州的遵义和甘肃的哈达铺,在这些地区物资供应比较充足,并且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红军们都可以充分的补充体力。因此,通过对这一时期红军饮食后勤供应状况的窥探,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整个的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整体贫乏,且时间、空间上严重分配不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M].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王东.红军长征中物资供给保障工作探析[J].历史教学,2006(10).
[3]肖锋.长征日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郭淼.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J].党史论坛,1996(05).
[5]赵镕.长征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6]中央档案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7]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铁流汇陇原[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李荣珍宛志亮.论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J].档案,2021(04).
作者简介
赵力潇(1995-),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世界地区与国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