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一、新课程标准
对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期待
1.“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的数学教学,这改变了完全由教师控制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对教学的传统认识,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加强调师生双边的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教师的职能因此需要作相应的转变。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三个模块式的内容
增设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其次,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
3.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程;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4.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形成期和塑造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教师映射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功效。这就要求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新课程标准下
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类型
教师在“标准”的引领下,要迅速熟悉新课程、新教材,进一步研究“标准”,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1.教师要实现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训练,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从长远看,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主体,要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这种设计与组织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和组织,要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思维空间,有发挥才能、挖掘潜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有困难、有疑问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从而实现教师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实质性转变。
2.教师要实现从“传授型”向“合作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训练,课堂成为教师单一传授数学知识的场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模仿和记忆。“标准”强调师生互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含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只是讲授者,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评判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对话者。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思维;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师生之间交往,融洽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
在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数学教师更多的是单一课程的执行者。通俗一点,教师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书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仅仅是教书匠还不行,更应成为课程研究、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求数学教师应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三、高中数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
能力要求
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删减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及新要求要努力吃透。教学时要把握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的周期变化规律等。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学生数学知识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一、新课程标准
对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期待
1.“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的数学教学,这改变了完全由教师控制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对教学的传统认识,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加强调师生双边的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教师的职能因此需要作相应的转变。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三个模块式的内容
增设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其次,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
3.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程;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4.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形成期和塑造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教师映射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功效。这就要求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新课程标准下
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类型
教师在“标准”的引领下,要迅速熟悉新课程、新教材,进一步研究“标准”,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1.教师要实现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训练,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从长远看,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主体,要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这种设计与组织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和组织,要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思维空间,有发挥才能、挖掘潜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有困难、有疑问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从而实现教师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实质性转变。
2.教师要实现从“传授型”向“合作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训练,课堂成为教师单一传授数学知识的场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模仿和记忆。“标准”强调师生互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含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只是讲授者,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评判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对话者。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思维;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师生之间交往,融洽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
在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数学教师更多的是单一课程的执行者。通俗一点,教师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书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仅仅是教书匠还不行,更应成为课程研究、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求数学教师应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三、高中数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
能力要求
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删减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及新要求要努力吃透。教学时要把握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的周期变化规律等。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学生数学知识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