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少年”杀人事件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魔”的自我毁灭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
  此时,复旦大学医学院西苑20号楼421室里没有其他人。寝室靠近潮湿的洗衣房,当天多云,阳光被遮挡;常住的两个人——林和黄洋——都长年在医院实习,少有同学来这里串门。
  林取出试剂瓶,里边是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这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高毒、无味,易溶于水。这瓶致命的毒药,林储藏已久。
  他熟悉这种试剂,过去3年里,林先后将这种试剂注入数百只大鼠体内,制造肝脏纤维化的样本,然后处死它们,以采集数据。
  毒药被注入寝室门边饮水机的水槽,致死的将不再是大鼠。
  直至今日,在与林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黄洋病发入院后,作为实习医师,林还给黄洋做了B超;黄洋的父亲赶到上海后,在寝室留宿,与林共处一晚,他回忆,林神色自若。
  在同学与朋友的回忆中,林曾是本科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科研能力惊人,论文发表数远超一般学生,热心同乡会的活动,爱打篮球,玩三国杀,甚至擅长讲冷笑话。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在公开场合略带羞怯,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擅长沟通合作的瘦高个男生。
  但即便身处林的圈子,绝大部分人也从未留意林的另外一些特质。很少有人知道林一直在用独特的方式处理与异性沟通上长期积累的挫败感;也少有人留意林在网络上习惯使用的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无论是对自己的同学,还是公共人物;至于林的家庭——其实相当普通的平民家庭——以及故乡,则被林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
  更少有人体会过,迥然相异的两面,在林的内心长期煎熬、发酵——尽管林始终在述说和排遣,以难为人察知的方式。
  这些不为人知的特质共同构成了一个隐匿于视线之外的林,杀死室友的,是否正是这个看不见的人?
  林获取毒药的过程,犹如侦探小说的情节。他的目标是早先用剩下的试剂,储藏在一间实验室里。钥匙不在林手里,他甚至不确定剩余试剂是否还在原位,所以他选择先“踩点”。
  动手那天,林恰在大楼里有课。他借口要去存放剩余试剂的房间拿手套之类的杂物,在导师的陪同下进入实验室,确认了目标所在,也确定了储物柜钥匙的位置。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上午,黄洋喝了口水,感觉味道不对,据说还特意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他很快开始呕吐、发烧,第二天去了林所在的中山医院挂急诊。
  同学高科(化名)记得,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化验结果还显示肝损伤,导师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来,安排他住院。4月3日,黄洋依旧呕吐不止,脸也好像又肿了些,验血结果直接把他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血小板只有40×109/升。
  全面检查后,黄洋的状况令人惊讶,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1000,而正常指标应小于75;肝功能指标全线异常。医院认定他的肝出了毛病,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次日中午,有同学在医学院看到被警方带回的林,他是来指认现场的。
  同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4月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死亡。
  林的母亲是潮汕一个小村收废品的贫穷妇女,记者采访时,沮丧的村民和整座村一样沉默。长久以来,“林仔”都是村里的骄傲。他1986年出生于此,排行老二。家境并不优越——父亲早年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母亲则常年拉着一辆木板车,在镇上的工厂里收购废品——10年前,一家人才从狭窄的土屋,搬进了如今的小楼,出售纸巾、饮料等为生。
  林曾多次劝说母亲不要再收废品,识字不多的母亲却让其安心读书,“全家人的希望都在两个儿子身上”。
  潮汕地区本有重商之风,村里的男孩大多初中没读完就跑去做生意,林家的孩子却是异类:两个女儿都在当地做老师,两个儿子也先后考上大学,林是其中佼佼者。
  和平初级中学的蔡老师记得,中学时代的林沉默、害羞,却一直是全校“最优秀的那几个孩子”。在教育并不发达的和平镇,林复旦大学研究生的身份,是这位老师从教二十年最闪亮的荣耀,她每逢过节也总能收到这位得意门生的祝福短信。
  林拥有同龄人中少见的自律。其高中同学对记者回忆,林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老师基本上不用管”;对成绩有些过分执著,常常考试一结束,就在宿舍自责,抱怨状态不佳。
  “基本属于那种书呆子级别人物!”一位男同学这样定义昔日的同窗,“话特别少,只有当谈起篮球和乒乓球时,话才多一些。”
  后来显现出的自卑、羞涩、渴望却又不善于与女性交往的一面,在此时也初露端倪。同学们认为,封闭的成长环境和程式化的生活多少影响了他,塑造了一种异常敏感而害羞的性格。
  大多数人接触的都是其光明的一面:孝顺、和善、恋家。初中好友杨学勇回忆,几年前,林终于说服母亲不再卖废品,自己则从不向家里拿一分钱,而是靠奖学金和家教养活自己。
  2010年,林被免试送入复旦大学,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林无疑是带着期待来到上海的。春天过去,当林在实验室里逐渐习惯了处理大鼠,实验室外,生活也发生了一点变化。研二那年,他搬入了20号楼,成为黄洋、葛林的室友,
  2009年夏天,在一次医院实习中,林与本科室友起了口角。一年后,已经毕业的林申请了一个新的QQ号,并冒用另一同学的名字,在网上大骂这位同学——“尽是些难以启齿的脏话”。
  同学总结说,“他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
  大约正是在这段网络上的冲动期之后,2012年末,林与黄洋如前文所述,互删了QQ好友。
其他文献
美国“老兵”阿龙·亚历克西斯9月16日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总部大楼开枪射击,截至当晚确认包括枪手在内13人死亡。这起案件迅速引起美国人争论,包括枪手作案动机、军方设施安保情况以及控枪话题。  动机如何?  美国媒体确认,34岁的亚历克西斯有多重身份,包括前得克萨斯州一支后勤支援部队服役人员、国防部合同工、航空学网络课程学生、佛教皈依者。  一些熟人觉得亚历克西斯“人不错”,但他的父
接连两天两次访问刘德华,时间虽短,韵味悠长。  第一天见面,摄影记者架机器时,跟华仔大致阐明了采访方向,他坐在两米外的沙发上,悠闲地翘着腿——“问,随便问,没关系的。”  第二天再见,刻意没换衣服,他一进门就做一个夸张的表情——“哇,又是你,你肯定烦死我了吧?”满室工作人员哄堂大笑。  两句话轻松搞定所有人,这让我相信,刘德华确实配得起坊间传说的“完美”一词。不过,外人眼中完美的刘德华,一定有着他
在广南县人迹罕至的山谷里,居住着56户180口人,1957年建村以来,人们都叫它“那个”村。村庄几乎与外界隔绝,连一面镜子都没有,全村280多人都生活在一个洞里,200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1986年,20岁的农加贵成了这个小村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老师,在村里一干就是27年。  他上课前喜欢喝点小酒,学生们都称呼他“大爹”,班里的孩子岁数相差六七岁,使用的都是淘汰的课本。学校老师只有一个,所以采用的是
5月10日晚,超过35000人聚集在杭州黄龙体育场,他们并不是在等待一场演唱会,而是等待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先生的卸任演说。这一天,淘宝十岁了。  而中国电子商务界的大佬、48岁的马云正式宣布:“从明天开始,生活将是我的工作。”  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是在座的35000人之一,他专程飞到杭州为朋友马云送行。坐在人群中,冯仑十分感慨:“在我刚创业的时候,人们对民营企业是带着怀疑和歧视的。但现在,这个行业越
在深港关口,有一座小桥,这座小桥长不过千米,却连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座桥就是罗湖桥,百年的桥史蕴含了这个国家太多的岁月沧桑。  詹天佑曾站在罗湖桥头。他主持修建的广九铁路接轨联通,脚下的那段铁路桥,正是深港两段铁路对接合龙的交汇处——因背靠罗湖山而得名的罗湖桥。  钱学森曾站在罗湖桥头。他穿着黑色的西服,一手领着6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把吉他。那是1955年的春天,美国一家报纸用了特大字号的通栏标
有多久没有听到真话了?从什么时候起,每每有真话出来,就好像在我们的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炸出了一声惊雷,媒体大肆报道,当事人扬名立万,民众肆意围观……然后,如同一场不知道为何开始的狂欢,它了无声息的,又在不知为何中偃旗息鼓。  这一期,我们选择了钟南山,在各种假话空话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言论已经将我们这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让我们注入一些真话的力量吧!  从全国“两会”上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
戏说古代王室正室对付小三的事  果搞一个史上最残暴女人的票选,吕后不会入选三甲,她会得最高大赏:终身成就奖。刘邦想杀韩信下不了手,因为约好“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她够狠,用袋子蒙住韩信全身,以竹签刺死他;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说好好好我帮你,回去就让刘邦诛杀彭越三族。她最有名的事件,是发明了史上对待小三的最惨烈的方式: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戚夫人,集万千残疾症状于一身,斩断四
一架韩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当地时间7月6日11点半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失事,机尾折断,引发大火。导致2人死亡,61人受伤。飞机失事的概率也许非常小,但是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这篇文章也许能救你一命。  飞机失事如何自救?这是一个相当难以回答的问题。一次飞行可以划分为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高度、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8个阶段。以1.5飞行小时的航段来说,每个阶段在整个飞行过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自相残杀可能是大自然制造的最为怪异同时也最为恐怖的现象之一。在野生动物世界,杀死并吃掉自己的同类这种惨剧所发出的频率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些动物几乎已经进化成所谓的“同类残食者”。在上演这一惨剧时,它们中的一些代表似乎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另有一些甚至在一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制造这种悲剧。  1.雄性红背蛛:为交配献身  图片中那个“大块头”是一只澳大利亚
又要过年了,回家,期待又想逃。每年过年,更像是过劫,带着和圣诞老人一样的礼物袋子,掏空了再回来。不知道圣诞老人的礼物要不要买,我的是用工资、年终奖交换而来的。  回家前的必备工具是计算器,噼里啪啦,你家我家,三姑奶奶四姨夫,表外甥小侄子,孝敬长辈打发小辈,装满口袋回家,两袖清风回程。自打上了班,这事就成了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据说高速公路春节期间继续免费,想想后备箱装满给七大姑八大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