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自身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班级管理应怀揣着一个热爱学生的心,在行动中以身作则,并主动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本人理论以及实践知识的有限,本文所提的一些意见仅仅是个人经验之谈,有不足之处还期待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
一、爱的乐章
我将我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而我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交谈、游戏,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看到他们一天天健康茁壮的成长,都让我感到充实而快乐。
1.组建班委,做好“家务”
在“家”形成的初期,也就是班级刚刚组建初期,对学生的情况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我倾向于让他们自己来争取为这个大家庭服务的机会。通过召开班会我会将服务的精神传达给大家,让孩子们认识到,也需要将自己的爱灌输到这个家庭之中,除了担任班干部的光荣,更多的是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感。班会之后,我会让孩子们通过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的方式来争取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同学们的集体投票最终决定班委组成。
2.用心付出,关爱孩子
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优点,正所谓 “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们的长处相比,而是应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孩子多作肯定性评价,让孩子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上,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当他的某一优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的缺点改正。对于缺点也不能视而不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并指出改正的方向,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
3.一视同仁,做好朋友
除了家长的角色,我更喜欢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要做好这一点很不容易。首先,老师这个角色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他们怕对老师说出真心话会被批评、会遭到否定;其次,老师自身也容易陷入到高于学生之上的心理误区之中。在这一点上,我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引导者、贴心朋友,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虚心、认真地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
4.以心换心,书信交流
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就需要用你的真诚去打动他们,以心换心的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以便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步伐和教育方式。和学生以心换心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觉得高段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后,通过书信、短信交流是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书信、短信,很多孩子会主动打开自己的心扉,诉说自己心中不想让外人知道的秘密。
二、以身作责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1.夯实基本知识,做好知识和经验的传播者
小学班主任大都是科任教师,而且多是主科教师。我在担任班主任一职的同时,还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这就要求我必须要夯实自己的语文基本知识,才能在课堂上为孩子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如果一个班主任连自己所教的课程都不能把握得很好,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尊重,甚至是轻视你,孩子们也不会在日常学习中自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2.有品有德,做好思想和品质的引路者
除了要传授给孩子们知识,还应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这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其实每个老师都知道,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成100分,但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这就要求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有品有德的老师。这些孩子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苗,如果此时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小苗才会长得笔直挺拔。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他的品质美好, 那他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3. 注重细节,做好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者
秦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到“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清华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 》 中也写到“ 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 繁杂的、 细小的事务的重复。 ”其实班主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一些琐碎、细小的事组成,如果你漫不经心认为这些小事不重要,那孩子们会因为这些小的习惯而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在小事上也必须严于律己,认真对待。
三、活动有你
只凭爱与责任、威信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在工作中还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然美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源泉。一年四季,季节轮转,风景各异,我喜欢让孩子去体味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去发现、感受自然之美,这不仅能促进提高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尽管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但常常由于缺乏审美素养或是粗心等情况而难于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唤醒孩子对自然真切感受,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去感受自然界中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这些美好的自然事物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从小树立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意识。
2.參与社会实践,体味人情美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孩子们良好品质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还应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应当面向社会、面向民族、面向国际,由此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育人空间,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了解社会。再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再活动过程中他们还能学会相互交流、相互信任、共同协作、协调彼此关系来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
3.开展班级互助,激发心灵美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鲜明、美好的形象和优美、深沉的情感来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不竭的情感动力。因此,只有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才能激起表现美的内驱力。黑格尔曾经说过:“感动就是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敲开学生的心扉,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点燃学生爱心的烈焰。我注意开展的一些爱心活动,例如,这样一来,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基础上,达到育人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
一、爱的乐章
我将我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而我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交谈、游戏,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看到他们一天天健康茁壮的成长,都让我感到充实而快乐。
1.组建班委,做好“家务”
在“家”形成的初期,也就是班级刚刚组建初期,对学生的情况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我倾向于让他们自己来争取为这个大家庭服务的机会。通过召开班会我会将服务的精神传达给大家,让孩子们认识到,也需要将自己的爱灌输到这个家庭之中,除了担任班干部的光荣,更多的是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感。班会之后,我会让孩子们通过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的方式来争取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同学们的集体投票最终决定班委组成。
2.用心付出,关爱孩子
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优点,正所谓 “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们的长处相比,而是应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孩子多作肯定性评价,让孩子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上,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当他的某一优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的缺点改正。对于缺点也不能视而不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并指出改正的方向,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
3.一视同仁,做好朋友
除了家长的角色,我更喜欢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要做好这一点很不容易。首先,老师这个角色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他们怕对老师说出真心话会被批评、会遭到否定;其次,老师自身也容易陷入到高于学生之上的心理误区之中。在这一点上,我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引导者、贴心朋友,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虚心、认真地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
4.以心换心,书信交流
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就需要用你的真诚去打动他们,以心换心的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以便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步伐和教育方式。和学生以心换心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觉得高段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后,通过书信、短信交流是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书信、短信,很多孩子会主动打开自己的心扉,诉说自己心中不想让外人知道的秘密。
二、以身作责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1.夯实基本知识,做好知识和经验的传播者
小学班主任大都是科任教师,而且多是主科教师。我在担任班主任一职的同时,还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这就要求我必须要夯实自己的语文基本知识,才能在课堂上为孩子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如果一个班主任连自己所教的课程都不能把握得很好,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尊重,甚至是轻视你,孩子们也不会在日常学习中自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2.有品有德,做好思想和品质的引路者
除了要传授给孩子们知识,还应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这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其实每个老师都知道,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成100分,但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这就要求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有品有德的老师。这些孩子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苗,如果此时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小苗才会长得笔直挺拔。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他的品质美好, 那他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3. 注重细节,做好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者
秦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到“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清华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 》 中也写到“ 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 繁杂的、 细小的事务的重复。 ”其实班主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一些琐碎、细小的事组成,如果你漫不经心认为这些小事不重要,那孩子们会因为这些小的习惯而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在小事上也必须严于律己,认真对待。
三、活动有你
只凭爱与责任、威信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在工作中还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然美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源泉。一年四季,季节轮转,风景各异,我喜欢让孩子去体味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去发现、感受自然之美,这不仅能促进提高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尽管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但常常由于缺乏审美素养或是粗心等情况而难于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唤醒孩子对自然真切感受,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去感受自然界中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这些美好的自然事物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从小树立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意识。
2.參与社会实践,体味人情美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孩子们良好品质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还应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应当面向社会、面向民族、面向国际,由此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育人空间,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了解社会。再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再活动过程中他们还能学会相互交流、相互信任、共同协作、协调彼此关系来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
3.开展班级互助,激发心灵美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鲜明、美好的形象和优美、深沉的情感来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不竭的情感动力。因此,只有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才能激起表现美的内驱力。黑格尔曾经说过:“感动就是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敲开学生的心扉,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点燃学生爱心的烈焰。我注意开展的一些爱心活动,例如,这样一来,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基础上,达到育人的高效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