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目前在阅读教学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学生阅读活动本质的认识,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都有值得研究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表明,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尊重、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和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尊重“兴趣爱好”,引导自主选择
  
  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开国大典》时,在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之后,教师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设想自己就是当时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抓拍哪些难忘的镜头,谈谈理由并给自己的照片起个名,配上一段文字解说。由于选的是自己印象深刻的,并符合自己感悟能力的,因此,课堂上学习热情高涨。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可以让学生潜心品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并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种富有个性的交流,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张扬。
  
  二、应用“抛砖引玉”激发兴趣
  
  作为语文教育谋略,“抛砖引玉”的含义则是:有意抢先发表貌似粗浅甚至错误的意见,以引发教育对象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得出正确、深刻甚至富有创意的见解或结论,因而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如教师在教屠格涅夫的《麻雀》(《小学语文》人教大纲版第八册第三单元)时,就很能体现“抛砖引玉”运作的全过程。在过程中,教师可有如川剧中的“变脸”频频变换角色:一会儿是“未能远谟”的“肉食者”,一会儿是“持错误意见者”;一会儿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一会儿又和学生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一会儿“顽固不化”,一会儿又“从善如流”……这也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不少喜剧气氛和幽默色彩。
  
  三、追求阅读教学的综合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小话题”、“小练笔”,用大量与阅读密切结合的“小”的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弥补单项练习的不足,于是,“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就在语文课堂上融为一体,而阅读教学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了。
  如在学习法布尔的《蜜蜂》一文时,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蜜蜂”这个课文题目猜想:这篇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多数学生猜想的结果是“文章要介绍蜜蜂这种昆虫”。在读懂课文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总结这篇文章到底写什么,学生总结的结果是:文章写了法布尔用做实验的方法证明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老师又让学生将两个结果进行对比,让他们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蜜蜂”,你觉得合适吗?如果不合适应该如何改?
  从阅读的角度讲,猜想课文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是达成“把握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从习作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练习能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确定文章的题目。
  从口语交际的角度来讲,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推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另外,从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角度,除了让学生感受教参中规定的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专家是听”的精神。
  (作者单位:562402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四个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资助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只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只有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课型设计,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多元智力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多元智力理论 故都的秋     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
期刊
所谓调控艺术,就是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调节控制,即通过整体的控制、信息的筛滤、情感的合度以及节奏的调节,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弛有度、协调和谐、意趣昂然的生动格局。    一、整体控制    整体控制,是指对课堂教学整体上的构思与设计。整体控制是否全面、合理,虽然难以划定绝对界限与尺寸,但是,仍有标准可循,我们可用以下三项指标进行评估:  1、结构合理度  这是指课堂结构形式对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的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好计算机教学是我们广大计算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计算机文化、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其学科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呢?我谈点初浅的看法:    一、认
期刊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不知道预习;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知道复习;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主动阅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更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始学语文,到初、高中乃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总有为数不少的人语文素质不高,写不出一手好字,讲不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语
期刊
【摘要】当前,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常常遇到学生的冷淡和抵触等不合作反应,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为“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所导致;客观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体制所导致。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不仅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顺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逆反心理 逆反行为 心理健康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认识到,对事物感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是一种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
期刊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理解很肤浅,这就需要教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把读和想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学习要求。  怎样有效地把读和想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学习方式、加强阅读、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进行把握。    
期刊
有人把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操劳型、操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验: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下面,是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师的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开学三步曲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自我介绍。就是给每个同学一分钟
期刊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