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不断深化,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怎样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强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充分地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帮助学生拓宽发展空间,这是每一个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中学阶段是启发学生思维与意识的关键时期。中学学生处于思想培育“拔节”阶段,思想极为活跃,因而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社会负面现象时常出现,受此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在学生这个关键期,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课堂导入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的第一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以适当地增加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导入环节时,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导入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游戏、小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在教学中拍摄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体育课。当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中的种种表现时,有的学生非常兴奋,有的学生则会羞涩地低头。在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观看视频的感受,学生会总结说从视频中大家上体育课的状态和心里想的上课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就是手机拍摄的视频,上传到平台中,通过网络展现给大家,引出问题,让大家想一想,网络的应用有好处吗?学生纷纷回答“有好处”,教师再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着力引导,培养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一)明白遵守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和守法习惯是人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已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就是要通过道德和法治教育,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要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習惯。”
同时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不守德、不遵法的危害。比如讲“校园霸凌”事件,施暴者失去自由,受害者身心受伤;比如讲“高铁霸座”事件,让学生明白人一旦丧失道德底线,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讲“贪污腐败”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人要遵纪守法,一旦突破红线,就会失去自由,失去尊严,美好的人生之路就会在悔恨和忏悔中度过。只有在中学时期,加强道德修养和法治知识学习,才能在成长中逐渐强化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学会感恩,学会遵纪守法等等,这样才能够在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让学生明白学习道德和法治的意义,就是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二)发掘学生主动性
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道德的法治的学习就是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守住道德底线、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摆脱困境。因此,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时,应该降低身份,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讲述事例、相互交流、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避免自己“受伤”,如何避免伤害别人,实现健康成长。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深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
对于学生来讲,单纯地局限在课堂当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难免有些苍白无力,所以课外的活动也可以作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例如,我们在开展诚信调查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我还会组织学生定期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学习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而在课外时间当中,我还会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法治科普活动,让学生当法治宣传员。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遵法守法、爱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和意识,同时也能把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带给周围的人,让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如果课堂是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那么课外实践的环节,就一定是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的环节了。这样的环节能够让学生磨炼道德意志,坚定自己的法律观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也可以提醒学生随时随地遵守规则,增强自我约束力。
四、精心设计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学起于思,思考是学习的开始,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
总之,提高道德和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很多,作为一名道德和法治教师,要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挥品格示范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把塑造中学学生健康的人生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道德和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饶绍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5):68-69.
[2]李红秀.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6-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中学阶段是启发学生思维与意识的关键时期。中学学生处于思想培育“拔节”阶段,思想极为活跃,因而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社会负面现象时常出现,受此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在学生这个关键期,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课堂导入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的第一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以适当地增加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导入环节时,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导入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游戏、小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在教学中拍摄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体育课。当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中的种种表现时,有的学生非常兴奋,有的学生则会羞涩地低头。在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观看视频的感受,学生会总结说从视频中大家上体育课的状态和心里想的上课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就是手机拍摄的视频,上传到平台中,通过网络展现给大家,引出问题,让大家想一想,网络的应用有好处吗?学生纷纷回答“有好处”,教师再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着力引导,培养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一)明白遵守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和守法习惯是人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已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就是要通过道德和法治教育,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要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習惯。”
同时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不守德、不遵法的危害。比如讲“校园霸凌”事件,施暴者失去自由,受害者身心受伤;比如讲“高铁霸座”事件,让学生明白人一旦丧失道德底线,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讲“贪污腐败”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人要遵纪守法,一旦突破红线,就会失去自由,失去尊严,美好的人生之路就会在悔恨和忏悔中度过。只有在中学时期,加强道德修养和法治知识学习,才能在成长中逐渐强化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学会感恩,学会遵纪守法等等,这样才能够在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让学生明白学习道德和法治的意义,就是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二)发掘学生主动性
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道德的法治的学习就是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守住道德底线、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摆脱困境。因此,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时,应该降低身份,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讲述事例、相互交流、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避免自己“受伤”,如何避免伤害别人,实现健康成长。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深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
对于学生来讲,单纯地局限在课堂当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难免有些苍白无力,所以课外的活动也可以作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例如,我们在开展诚信调查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我还会组织学生定期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学习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而在课外时间当中,我还会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法治科普活动,让学生当法治宣传员。这不仅能增强学生遵法守法、爱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和意识,同时也能把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带给周围的人,让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如果课堂是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那么课外实践的环节,就一定是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的环节了。这样的环节能够让学生磨炼道德意志,坚定自己的法律观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也可以提醒学生随时随地遵守规则,增强自我约束力。
四、精心设计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学起于思,思考是学习的开始,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
总之,提高道德和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很多,作为一名道德和法治教师,要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挥品格示范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把塑造中学学生健康的人生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道德和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饶绍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5):68-69.
[2]李红秀.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