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课题】 人民音乐出版社十五册 第五单元 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演唱水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唱歌,尤其是欢快活泼的歌曲。本教材选用的歌曲《我的祖家是家乡》,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歌谱比较简单。比较适宜于八年级的学生学唱,因此教师应先让学生听作品,熟悉后激发学生学歌的兴趣,从而才能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喜欢高山族音乐,愿意了解高山族的音乐文化,主动探究音乐在高山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能积极的参与民歌的聆听、伴奏等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
采取听唱法、对比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创新式教学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难点】 歌曲长音的时值、歌词“上山”、“我们”的旋律及节奏的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 钢琴。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本课主要围绕台湾高山族民歌展开教学,教学中,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通过观看、演唱、体验、创编等艺术活动, “淡化知识技能”,寓教于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饶有兴趣的节奏实践练习、分组表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信成长的舞台。可设计为:情境创设----感受体验、歌曲表现、创编表现、开阔视野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 播放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学生活动:听着音乐进教室。
设计说明:让学生随着高山族音乐进入状态。
二、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利用多媒体展示高山族风土人情、服饰、音乐等进行情景设置,提问引入并进行“高山族”简介!
2、提问舞蹈画面道具。
学生活动:
1、听赏、思考、观察,新奇、质疑、理解。
2、学生回答。
设计说明:
通过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倍感新奇。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感受体验:
教师活动:
1、杵的介绍:师简述杵乐文化!“杵”是一种乐器,他是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的! 用于歌舞伴奏。
2、杵舞介绍
3、大家想看《杵舞》吗?
4、让学生自己找一下身边是否有类似杵的乐器
5(出示节奏)
x xx | xx x |
x xx | x 0 |
提问:哪位同学来表达一下这条节奏?
6、鼓励学生表现,提出要求。
7、配乐: 不做节拍练习试着随音乐为其伴唱。(注意老师是怎样将这节奏加入这歌曲中的)
8、随着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伴奏一遍。
学生活动:
1-2、理解、识记。
3、学生回答
4、带着兴趣、新奇、羡慕、喜爱之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小“杵”来表达这条节奏。
5-6、全班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击拍,学生认真听进行辨别。
7-8、跟着音乐全班一起击拍。
设计说明:
通过杵舞视频能使学生感知高山族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由民族特色歌舞走进高山族,了解高山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学生自然会产生羡慕和喜爱之情。为学习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
通过节拍练习,学生更有兴趣。体现“以趣促学”的思想理念。
让学生先熟悉《我的祖家是歌乡》的节奏,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对《我的祖家是歌乡》的旋律有所熟悉。发挥学生无意注意的价值。
四、歌唱实践:
教师活动:
1、介绍高山族民歌的种类。“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新的台湾民歌,叫做<<我的祖家是歌乡>>它属于其中的生活歌体裁。大家想学吗?”(播放音乐)
2、欣赏歌曲:提问;“请你说出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3、要求学生看歌词再听一遍歌曲,也可轻轻哼唱。
4、鼓励学生演唱歌曲,找出存在的问题
5、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歌曲难点。
6、提出要求: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回答。
2、聆听、感受,交流、思考回答。(打开书本34页)
3、学生再次深入理解歌曲,听后说一说歌曲展现了怎样的生活画面?
4、学生倾听对比、指出难点
5、学生听唱、观察、对比反复练唱
6、学生合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说明:
听两遍歌曲,使学生熟悉歌词和歌曲,难点一个个解决。
这首歌旋律简单,听唱法就能很快学会。
从对高山族的风俗人情和对歌曲的感受出发,解决歌曲情绪问题。
五、创编实践:
教师活动:
1“还记得我们刚刚敲击的节奏吗?”
2、与学生共同边唱边用这个节奏为歌曲伴奏.(播放《我》的音乐。)
3、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听赏、组织评价。
4、要求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肩等肢体语言为歌曲设计伴奏型。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
2、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演唱一边伴奏。
3、听赏、对比、理解、拍手节奏实践。
4、学生即兴创编节奏。
设计说明:
把课堂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表现音乐,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与创造欲望。
六、开阔视野:
教师活动:
舞蹈探讨:
1、 播放高山族“甩发舞” “拉手舞”片段,要求学生根据其中动作的特点给舞蹈起个合适的名字。
2、 介绍“甩发舞”和 “拉手舞”。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回答
2、了解高山族另一种风情文化。
设计说明: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七、评价反思: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谈谈收获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演唱水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唱歌,尤其是欢快活泼的歌曲。本教材选用的歌曲《我的祖家是家乡》,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歌谱比较简单。比较适宜于八年级的学生学唱,因此教师应先让学生听作品,熟悉后激发学生学歌的兴趣,从而才能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喜欢高山族音乐,愿意了解高山族的音乐文化,主动探究音乐在高山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能积极的参与民歌的聆听、伴奏等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
采取听唱法、对比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创新式教学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难点】 歌曲长音的时值、歌词“上山”、“我们”的旋律及节奏的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 钢琴。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本课主要围绕台湾高山族民歌展开教学,教学中,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通过观看、演唱、体验、创编等艺术活动, “淡化知识技能”,寓教于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饶有兴趣的节奏实践练习、分组表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信成长的舞台。可设计为:情境创设----感受体验、歌曲表现、创编表现、开阔视野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 播放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学生活动:听着音乐进教室。
设计说明:让学生随着高山族音乐进入状态。
二、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利用多媒体展示高山族风土人情、服饰、音乐等进行情景设置,提问引入并进行“高山族”简介!
2、提问舞蹈画面道具。
学生活动:
1、听赏、思考、观察,新奇、质疑、理解。
2、学生回答。
设计说明:
通过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倍感新奇。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感受体验:
教师活动:
1、杵的介绍:师简述杵乐文化!“杵”是一种乐器,他是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的! 用于歌舞伴奏。
2、杵舞介绍
3、大家想看《杵舞》吗?
4、让学生自己找一下身边是否有类似杵的乐器
5(出示节奏)
x xx | xx x |
x xx | x 0 |
提问:哪位同学来表达一下这条节奏?
6、鼓励学生表现,提出要求。
7、配乐: 不做节拍练习试着随音乐为其伴唱。(注意老师是怎样将这节奏加入这歌曲中的)
8、随着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伴奏一遍。
学生活动:
1-2、理解、识记。
3、学生回答
4、带着兴趣、新奇、羡慕、喜爱之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小“杵”来表达这条节奏。
5-6、全班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击拍,学生认真听进行辨别。
7-8、跟着音乐全班一起击拍。
设计说明:
通过杵舞视频能使学生感知高山族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由民族特色歌舞走进高山族,了解高山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学生自然会产生羡慕和喜爱之情。为学习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
通过节拍练习,学生更有兴趣。体现“以趣促学”的思想理念。
让学生先熟悉《我的祖家是歌乡》的节奏,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对《我的祖家是歌乡》的旋律有所熟悉。发挥学生无意注意的价值。
四、歌唱实践:
教师活动:
1、介绍高山族民歌的种类。“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新的台湾民歌,叫做<<我的祖家是歌乡>>它属于其中的生活歌体裁。大家想学吗?”(播放音乐)
2、欣赏歌曲:提问;“请你说出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3、要求学生看歌词再听一遍歌曲,也可轻轻哼唱。
4、鼓励学生演唱歌曲,找出存在的问题
5、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歌曲难点。
6、提出要求: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回答。
2、聆听、感受,交流、思考回答。(打开书本34页)
3、学生再次深入理解歌曲,听后说一说歌曲展现了怎样的生活画面?
4、学生倾听对比、指出难点
5、学生听唱、观察、对比反复练唱
6、学生合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说明:
听两遍歌曲,使学生熟悉歌词和歌曲,难点一个个解决。
这首歌旋律简单,听唱法就能很快学会。
从对高山族的风俗人情和对歌曲的感受出发,解决歌曲情绪问题。
五、创编实践:
教师活动:
1“还记得我们刚刚敲击的节奏吗?”
2、与学生共同边唱边用这个节奏为歌曲伴奏.(播放《我》的音乐。)
3、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听赏、组织评价。
4、要求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肩等肢体语言为歌曲设计伴奏型。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
2、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演唱一边伴奏。
3、听赏、对比、理解、拍手节奏实践。
4、学生即兴创编节奏。
设计说明:
把课堂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表现音乐,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与创造欲望。
六、开阔视野:
教师活动:
舞蹈探讨:
1、 播放高山族“甩发舞” “拉手舞”片段,要求学生根据其中动作的特点给舞蹈起个合适的名字。
2、 介绍“甩发舞”和 “拉手舞”。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回答
2、了解高山族另一种风情文化。
设计说明: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七、评价反思: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谈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