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育是教师借助艺术手段和现实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又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对美育在中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美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以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美育 中学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一
  美育,通俗地说是用美的事物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行为的教育。美育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审美活动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正是在对美的追寻中不断进化的。无论是古中国“六艺”的传授,还是古雅典城邦朗诵、音乐、唱歌的训练,都体现了教育的美育功能。
  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有显著的特点,即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美的因素和内容相当广泛,它存在于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有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精神或心灵美、艺术美等,无论是何种形态的美,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最终引起人的美感。因此,人的美感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美育的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正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热爱生活,富有勇气,勇于追求真理,对美好事物感觉敏感、充满激情。因此,美育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美育可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和谐的发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给学生以思想影响,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总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育与德育结合可形成高尚之美;与智育结合可形成理性之美;与体育结合可形成健壮之美;与劳技结合可形成创造之美。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美育和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一部人类文明史,可以看成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大宝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历史学科的美育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历史的自然美、历史的社会美、历史的艺术美和历史的悲剧美四大类。
  1.历史的自然美。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的阳刚之美;也可以感受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的南国美景的阴柔之美。诚然,历史教学中的自然美,更多的是通过千百年来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的人文景观融入到自然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历史自然美。如岳阳楼这一人文景观与八百里洞庭风光相映增辉,从而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泰山与孔丘、孔庙、孔林交相呼应,创造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氛围。教师通过对历史自然美的介绍,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感知力,并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2.历史的社会美。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角,社会美应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在历史长河中,众多的历史人物以他们的美好行为,塑造出无数的光辉形象。从不辱使命出使西域的张骞、班超,到率领浩荡船队七下西洋的郑和;从一身正气主持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甘愿以鲜血和生命唤醒民众的谭嗣同。他们无一不是以他们异于常人的高尚行为在感动着后人、激励着后人,同时也鞭策着后人。培根说:“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心灵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尚品德,起到了历史的典范作用,能激励学生去追求、效法。如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奋斗终生,临终仍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忧国情怀,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无不体现着人类高尚的品德美。
  3.历史的艺术美。
  它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历史的艺术美包括历史教材讲述的美妙的书法,传神的绘画,巧夺天工的雕刻,雄伟的历史建筑,精美的生活用具,精彩的历史文学作品,优美的音乐舞蹈,等等。历史的艺术美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人类创造的劳动成果的赞美,是对人类幸福生活的赞美。“书圣”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绵延万里、傲立北方的长城的雄姿,让西方侵略者垂涎欲滴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等等,均以其独特的神韵,向学生传播美,并激励学生创造美。
  4.历史的悲剧美。
  人类历史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且不断否定过去的过程,尤其在超越旧时代的时候,历史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但悲剧性的历史都有不可替代的美育价值,它把自己全部的财富奉献给了自己的否定者,它所孕育的新生命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它能使学生在痛惜过去曾经美好的事物遭到毁灭的同时,进一步地把握新时代的气息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三
  由于历史的久远,历史话题的厚重,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以及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中学生往往不善于发现历史美,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历史的美感渗入课堂,渗入每个学生的心灵。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新版历史教材有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的场景,有粟谷机械、电气厂房的发展,也有轻歌曼舞、诗情画意的历史画卷,是历史教师进行美育的重要依据。历史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1.通过教科书中的美术作品插图进行美感教育。
  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手段,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和美学情趣,遵循美的规律创造出的摄人心魄的美术作品是很好的美育教材。历史教材美术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画,如《墨梅图》、《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等;一类是雕塑的艺术品,如《秦兵马俑》、《大卫》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通过形象的介绍描述,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的美,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和美的启发。
  2.通过教科书的文学作品、戏曲题材等进行美感教育。
  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有机组合表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能够表现美的素材,加以渲染,以丰富、纯洁学生的内心世界。如讲到唐诗时,教师可先选出李白不同风格的几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品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李白描绘祖国山河的诗: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有“脚著谢公屐,身登轻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丰富想象。再如讲到民歌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象读《敕勒歌》,学生就仿佛看到塞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景象,也能体会《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表露出的真情实感。
  3.通过杰出建筑进行美感教育。
  古今中外有许多建筑,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气势宏伟,有的技术高超,还有的极富民族特色。蜿蜒于广漠之上,盘旋于丛岭之间,似一条奔腾欲飞的巨龙的万里长城是美的;规模庞大、布局严谨,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游人如织的古城长安也是美的;古代埃及宏大的金字塔建筑群、古希腊雅典神庙与古罗马庞大的竞技场的建筑同样也是美的。
  4.通过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进行美感教育。
  历史的主角是人,历史教育在人的教育上有独特的优势,让历史人物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学生面前,和学生对话,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前人的思想和命运中去反思、追问,丰富思想,感染灵魂。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学中要正确、具体、生动、实事求是地叙述和评价。如讲魏源,若重复教材,魏源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可敬而不可亲,学生很难与魏源在情感、思想上碰撞。如果能让魏源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效果也许就会好得多。比如魏源不为仕途而学,更不沽名钓誉,与同时代读书人相比,卓尔不群,这就能拉近学生和魏源的心理距离。魏源不但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风骨,而且不迂腐,当国人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时,魏源已经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理智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种深邃的思想已超越了他的时代。至此,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有内涵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就丰满了。
  5.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美感教育。
  历史是凝固了的过去,叙述的是人类的昨天。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还原历史,再现历史的真实和曾经有过的美丽。都说文物是再现的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文物图片,进行归类交流。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出土文物、历史古迹等,当先辈们的智慧真真切切地,没有任何粉饰地摆在学生面前时,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吗?
  6.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感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有效媒介,有些历史内容,用讲述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用研究法又无法操作,而用多媒体却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的情境,从而使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显示出新的活力。如讲《蒙娜丽莎》的微笑,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还原达·芬奇的画作,配上柔和的音乐,在一片温馨宁静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画中人那发自内心的永恒的微笑。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美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塑造美好个性,形成美的心灵,育成优美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理想,进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准备良好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罗明东,高翔主编.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3]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袁廷虎主编.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问题与问题解决(历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
从事体育教学几年来,我从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一些学生很喜欢体育课,但是在体育课上总是害怕做一些相应的体育锻炼。我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一些老教师才知道,学生的锻炼习惯、爱好没有正确地养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呢?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
摘 要: 本文从对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的特征分析入手,重点针对研究性学习的几个基本阶段:选择课题、定制计划、实施研究、分享成果、科学评价,分别来探讨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运用    近几年来,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从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学校的教学实践,从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阶段分析在研究
摘 要: 信息技术课在广大农村初中还存在众多问题。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及教师的培训,是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 原因 改革措施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使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的改变是否同样改变了实际中的课程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网络实验仿真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建立网络实验仿真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网络教育中实验教学的难题。本系统将当前两大热点问题,即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和ASP.NET动态网络编程技术应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当前高职教学中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 ASP.NET技术 高职网络实验仿真系统 设计方案    一、概述  我们在对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的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是对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是主观测试题中的重要题型。通过了解评分细则,反思日常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可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在平时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探索优秀英语书面表达的诀窍。下面,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指导学生提高书面表达题的得分。我的方法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抓、二定、三连、四审、五查。  一、四审  书面表达提供情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图画
摘 要: 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有趣。Flash是一款专门的动画编辑制作软件,它制作出的动画占用很小的空间,很容易嵌入到PowerPoint 课件中,方便携带复制和移动。教师利用Flash制作双曲柄机构的动画并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Flash技术 机械原理课件 双曲柄滑块机构    1.前言  任何一门学科,讲授的难点往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然而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思品课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宽松环境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80%的学生学习有困难与压力过重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由此可见
一、任务提出  在我院数控系的《数控原理》教学内容中,有一段关于数控机床的位置伺服系统的内容。位置控制是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位置控制精度的重要环节。位置控制按其结构可分为开环与闭环控制两大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闭环数字伺服系统,我在学校组织的职校教师下工厂实习的活动中,结合工厂的发动机试验研究,选择汽油机恒速的控制课题,采用单闭环PID控制系统,将教学内容与工厂实践相结合。  二、汽
一  案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贪图省事,学生还没有探究,就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讲给了学生,这样就削弱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新课改就会变味,就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情况。  案例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我在听有些老师的公开课时常发现合作探究的热闹表面掩盖不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缺失:学生在回答老师发问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