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小学阶段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中学与大学阶段。与其他科目相比,美术科目往往没有特别明确与具体的知识点,这就使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时候显得相当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时运用“同课异构”,通過这种思想来打造出一堂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同时降低教学内容理解难度的美术教学课。
关键词:同课异构;小学美术;差异;提升
在各阶段教师积极寻求课堂教学形式改革方式的当下,有非常多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美术课程往往因为不涉及考试而很少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
一、什么是小学美术课中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其中的“同”与“异”两个字,“同”是“同课”,这就说明这种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时的指导思想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内容要相同;“异”是“异构”,即使是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同的学生在听同一节课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对知识的接受度也自然不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对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相对充分的认识,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
二、如何利用同课异构提升不同能力学生的美术水平
1.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
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强调导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创设一个比较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例如,在进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课的教学时,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国画以及西方传统的油画进行欣赏,比较其异同,对这两种绘画形式有基本的了解。对于那些有基础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绘画形式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同课异构的模式中同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导学阶段而言,以“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为例,这里列举了两种导学方式:(1)教师将手头上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扩大课堂鉴赏作品的范围,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对两种绘画作品进行欣赏;(2)将中外绘画产生的大背景编成一个故事,以具体的故事性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中。这两种方法对比下来,教师很容易就能够选出对学生更有利的方法进行导学。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设备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每个阶段教育单位的基础教学设施,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内容以比较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小学美术课本中经常会有一些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想更好地领略这些文化,最好的方法是带领学生前往实地进行实物的观察与欣赏,这种方法有时是可行的,比如博物馆中的陶瓷器、青铜器等,有时则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行,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就成了最好的方案。
例如,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学中,由于古建筑的实地考察受到条件限制,教材上的图片资源数量有限且角度单一,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利用起来,利用网络寻找一些我国不同风格古建筑的图片与视频,通过这些内容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学生无法亲临的遗憾,让学生在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相对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些古建筑。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小组活动
课堂活动是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活动的设计同样需要遵循“同课异构”。例如,在进行《我设计的服装》的课堂活动设计时,不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两套备选方案:(1)在一节课中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于如果自己要设计衣服会怎样进行构思以及所遵循的理念是什么进行思考与阐述;(2)将班上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与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组,选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组与设计,最后提交服装设计图纸。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种方法在时间上比较仓促,它不足以让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也不是很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第二种方法则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同时通过小组作业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由于教师在分组时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组作业的作品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效果而受到了各阶段各科目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同课异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扬学生的天赋优势,培养其独特思维与创造力,同时尊重学生的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对这种模式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小组活动三个方面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梦影.高效课堂:小学美术《我是汽车设计师》同课异构教学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4):144.
[2]马田.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小学美术“字的联想”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11):50-51.
[3]陈小红.观同课异构 谈课堂效益:对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4):62-63,72.
关键词:同课异构;小学美术;差异;提升
在各阶段教师积极寻求课堂教学形式改革方式的当下,有非常多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美术课程往往因为不涉及考试而很少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
一、什么是小学美术课中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其中的“同”与“异”两个字,“同”是“同课”,这就说明这种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时的指导思想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内容要相同;“异”是“异构”,即使是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同的学生在听同一节课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对知识的接受度也自然不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对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相对充分的认识,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
二、如何利用同课异构提升不同能力学生的美术水平
1.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
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强调导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创设一个比较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例如,在进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课的教学时,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国画以及西方传统的油画进行欣赏,比较其异同,对这两种绘画形式有基本的了解。对于那些有基础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绘画形式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同课异构的模式中同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导学阶段而言,以“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为例,这里列举了两种导学方式:(1)教师将手头上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扩大课堂鉴赏作品的范围,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对两种绘画作品进行欣赏;(2)将中外绘画产生的大背景编成一个故事,以具体的故事性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中。这两种方法对比下来,教师很容易就能够选出对学生更有利的方法进行导学。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设备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每个阶段教育单位的基础教学设施,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内容以比较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小学美术课本中经常会有一些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想更好地领略这些文化,最好的方法是带领学生前往实地进行实物的观察与欣赏,这种方法有时是可行的,比如博物馆中的陶瓷器、青铜器等,有时则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行,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就成了最好的方案。
例如,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学中,由于古建筑的实地考察受到条件限制,教材上的图片资源数量有限且角度单一,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利用起来,利用网络寻找一些我国不同风格古建筑的图片与视频,通过这些内容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学生无法亲临的遗憾,让学生在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相对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些古建筑。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小组活动
课堂活动是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活动的设计同样需要遵循“同课异构”。例如,在进行《我设计的服装》的课堂活动设计时,不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两套备选方案:(1)在一节课中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于如果自己要设计衣服会怎样进行构思以及所遵循的理念是什么进行思考与阐述;(2)将班上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与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组,选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组与设计,最后提交服装设计图纸。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种方法在时间上比较仓促,它不足以让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也不是很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第二种方法则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同时通过小组作业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由于教师在分组时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组作业的作品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效果而受到了各阶段各科目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同课异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扬学生的天赋优势,培养其独特思维与创造力,同时尊重学生的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对这种模式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导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小组活动三个方面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梦影.高效课堂:小学美术《我是汽车设计师》同课异构教学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4):144.
[2]马田.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小学美术“字的联想”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11):50-51.
[3]陈小红.观同课异构 谈课堂效益:对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4):62-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