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仪式教育活动策略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指出仪式教育活动的三大作用:仪式具有氛围效应,使学生能获得多方面的感受;仪式具有直观效应,使学生感受深、记得牢;仪式具有群体效应,使学生相互感染,产生认同、服从等从众行为,并共同强化。并直面仪式教育活动的困境:一是对仪式教育活动的认识出了问题;二是缺少新意,仪式教育活动的形式化、模式化程度过重;三是仪式教育活动受知识传授方式的影响,重说教轻体验,缺乏互动,没有让心灵震颤的力量;四是仪式教育活动少课程意识。然后以笔者所在学校上海市宝山中学“18岁成人仪式”为例浅谈优化学校仪式教育活动设计策略:依托课程,对仪式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准确定位,让仪式教育活动解决现实问题;合理整合,创新和充实仪式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仪式教育活动;优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引入了一项新的官方仪式: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这种仪式,强化官员对人民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赋予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崭新的时代形式,毫无疑问,这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仪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举行典礼的秩序、形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典礼的秩序、形式,重视仪式的教化功能,“礼仪之邦”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儀式教育活动则是以仪式为载体进行知识、情感等传播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人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仪式活动实现增长知识、增强才干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小学中的仪式很多,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升旗仪式、颁奖仪式、入学仪式、入团仪式和校庆仪式等。国家高度重视仪式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在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2018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分别对仪式教育活动作了说明并提出要求。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一.仪式教育活动的作用
  这里首先要谈到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的理论依据是: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认识的直观原理,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等。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学生情绪高涨之时往往是最好的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其次,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学生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反映论认为世界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也即认识的直观原理,所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
  同时,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体验等等。但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能对客体产生不知不觉的认知及内部体验。两者相加,人们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仪式的本质之一是通过场域聚集情感。场域是仪式的载体,是在特定时间、地点,以特定方式呈现某个特定主题的仪式场景。精心布置的场域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参与者的情感,是仪式教育活动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如此看来,仪式教育与情境教学法有诸多共通之处!仪式也是充满情感的、直观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其作为教育方式具有一些别的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特殊效应,仪式教育正是通过这些效应发挥其独到的作用的:
  1.仪式具有氛围效应,使学生能获得多方面的感受。仪式是一定空间内的典礼形式,常常利用道具、语言符号、行为方式、表演方法等元素营造出或欢快热烈或激动紧张或庄严肃穆等气氛。仪式通过场域营造氛围,让氛围对人产生影响。与其他相对理性的教育形式相比,氛围对人的感染是五觉并举、情理交融的,它能多渠道地通达人的内心世界,因而仪式教育活动使人们能获得多方面的感受。
  2.仪式具有直观效应,使学生感受深、记得牢。仪式灵活生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且不仅有当前的触发,更有过往经验的参与,学生无须进行反复持久的逻辑思考即可在精神上、情感上获取感性认识,理解内容,形成概念,故仪式使学生对感知的东西感受深、记得牢。
  3.仪式具有群体效应,使学生相互感染,产生认同、服从等从众行为,并共同强化。“从众”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的参与人数较多,群体性的仪式场域利于参与者紧密围绕同一主题学习、比照、借鉴,高度的同一会形成强大的群体压力,使人相互感染,产生认同、服从等从众行为,并共同强化。
  人的个体生命往往呈现为阶段性成长,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节点成为仪式出现的最好时机,因而在过渡节点出现的特定的仪式就象征着人生旧的阶段的结束和新的阶段的开始,成为个体生命阶段划分的标志。通过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的洗礼,学生将脱离旧的身份或地位,获得新的身份或地位,并进入新的角色或身份带来的新的生命状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成人仪式标志着学生获得了公民的身份,这种角色与身份的转换要求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宪法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从内心深处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好的仪式教育活动与学生生命成长相匹配,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充分认可仪式背后所象征的意义,充分认识到新阶段对自己的要求,激发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仪式教育活动的困境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我们遗憾地看到,有些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是“说起来主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自然,在仪式教育活动方面做得也很草率,两种现象比较严重:
  一是缺少新意,仪式教育活动的形式化、模式化程度过重。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按照“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颁发流动红旗”这一程序进行;讲话者都是班级代表;讲话的内容多是时政内容;讲话的方式都是念稿子,这样的仪式,时间一长,学生难免心生厌倦。
  二是仪式教育活动少课程意识。有些学校只是被动地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不能在挖掘、解读学校自身文化与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仪式教育活动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内,创造性地设计富有个性的学校仪式活动。此外,有些学校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时,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随意、生硬地安插仪式教育活动,使仪式活动呈现出零碎化和无序感。
  因为仪式教育活动有着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记忆。
  三.以上海市宝山中学“18岁成人仪式”为例浅谈优化学校仪式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一)宝山中学2015级高三学生18岁成人仪式活动方案
  十八而志,预见未来
  ——上海市宝山中学2015级高三学生18岁成人仪式
  1.活动时间:2018年4月21日。
  2.活动地点:学校利用高校资源,把活动安排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内举行。
  3.活动口号:十八而志,预见未来。
  4.活动目的:
  (1)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仪式、走进高校,预见未来。仪式助力育人,借庄重严肃的成人仪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宪法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从内心深处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高中生对大学印象多流于概念,活动也帮助学生与大学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大学课程,加深对大学专业的了解,提高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
  5.活动流程:
  (1)仪式
  a.奏国歌,唱国歌
  b.青春的足迹——高中生活回顾视频
  c.成人的心声——学生代表发言
  d.父母的期望——家长代表发言
  e.师长的祝福——教师代表发言
  f. 校领导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生佩戴成人帽
  g. 成人宣誓——校团委书记带领学生宣誓
  h.领导祝福——校长寄语
  i.亮出口号——各班亮出班级口号
  j.齐唱校歌《宝山之光》
  (2)走进高校,预见未来
  以班级为单位参观校园,学习、体验7个专业方向的课程。
  机械学院:3D打印
  香精香料学院:闻香辨香
  材料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
  生态学院:认识植物
  工创学院:机器人演示、巧克力制作
  机械学院:无人机展示
  轨交学院:实验室参观
  (二)学校仪式教育活动优化设计策略
  1.依托课程,对仪式教育活动进行顶层设计
  零敲碎打的仪式教育活动并不能给孩子多大的震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只有依托课程,对仪式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安排,有序推进,才能把德育的最终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并分散到各个年段、时段当中的小目标,最终达到落实德育工作目标的目的。我校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责任”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高一年级为“对自己负责”课程;高二年级为“对他人负责”课程;高三年级为“对社会负责”课程。我校的“18岁成人仪式”并非孤单存在,它是高三年级“对社会负责”课程的有机内容之一,它和规则教育、生涯教育等内容共同构成“对社会负责”课程。
  2、合理整合,创新和充实仪式教育活动
  学校仪式都会有一些相似的、固定的程序,但每一所学校的某些仪式更应该有自己学校文化的深刻烙印。学校仪式的组织者要有创新精神,依托学校强大的背景,整合各方资源,为师生量身定做,给校园仪式加料,创新和充实校园仪式教育活动。
  我校此次活动有两大整合,整合之一:拓展空间,利用高校资源,把成人仪式安排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内举行。整合之二:把“18岁成人仪式”与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高三学生即将面对高考,迈入高校,然而很多高三学生对大学印象却多流于概念,此次活动帮助高三学生与大学零距离接触。通过亲身体验大学课程,学生们可以对高校与专业有真切的感受、清晰的认识,为自己即将选择高校、专业作更好的准备,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这样的整合,创新和充实了“平凡”的18岁成人仪式,使之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结语
  现在流行一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仪式之于人的感染和教化作用主要基于仪式所产生的仪式感。教育更需要仪式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仪式感的营造和渲染,能有效地放大教育影响力,有力地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仪式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影响巨大,值得每一名教育者尤其是决策者来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从而让仪式教育直达人心,增强仪式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宏伟《仪式教育要彰显仪式特征》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fce6ee2681df96404dd1f40c3f070b5c)&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E4%BB%AA%E5%BC%8F%E6%95%99%E8%82%B2%E8%A6%81%E5%BD%B0%E6%98%BE%E4%BB%AA%E5%BC%8F%E7%89%B9%E6%80%A7&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us=7198520925752321857
  [2]刘翠、郭立锦、蒋涛勇、唐國跃《仪式教育及现代功能——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施仪式教育为例》https://wenku.baidu.com/view/919b8f277375a417866f8fb2.html
  作者简介:沈雅琴(1975-),女,民族:汉,籍贯:上海宝山,单位:上海市宝山中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中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要:家园共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沟通;艺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
期刊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我国课改以来,我国小学的英语教育方面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很多地区也积极实行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课改和课堂研究,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是由于小学英语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成果还不尽人意,因此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英语;存在问题;对策  一、当前小学英语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识字教学,要想让小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参与到识字学习中去,教师应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运用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开发学习识字的资源,巧妙运用猜谜语、编儿歌、表演记忆等方法,将汉字与历史生活相结合,还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促进识字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 
期刊
摘要:作文,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可多少年了,一代代学子被“作文”这门功课压得愁眉苦脸。一到上作文课,他们不是翻箱倒柜找例文看,就是抓耳挠腮,咬着笔头,老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即使写出来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针对以上情况,我利用破解小学生写作困难的三剂良方,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兴趣;鼓励;信心;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园课程建设及实施,全文在分析幼儿园课程改革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方向,重点分析了幼儿园课程建设及实施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儿童发展  随着国人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幼儿课程作为保障幼儿教学成果的关键,幼儿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幼儿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基于此,需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依靠幼儿园理论课程指导实践。 
期刊
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可是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写字教学的淡化,有时甚至连生字的教学都变成了多媒体直接演示,已经成为过去式。崔峦老师曾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写字教学做起,让学生工工整整的写好字,踏踏实实做真人。  一、兴趣为基础,激发书写愿望  托爾斯泰说
期刊
摘要:小学是培养优秀人才重要的基础时期,小学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个人品质及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科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例,表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科教学实用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品德与社会科;实效性;提升策略  品德与社会科,主要是为小学生开设的。社会科是实践,思想品德则是这门课程的灵魂所在,通过理论性知识总结,从而促进
期刊
摘要:通过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引路人;教师要依据课标,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整合、拓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下,小学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度日渐提高,逐渐成为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个人体验,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切实有效的进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工作,通过现代科技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学习情况,并在教育改革发展下提升自我素质,为班级学生做榜样。这既是现代班主任的职责,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下对班主任工作要求的体现。  关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质较强的科目,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而小班化教学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小班化的教学之中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进,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下面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改进方法进行了探究,促进小班化教学的开展和物理实验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物理实验;教学改进  一、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