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语文是交际、交流的工具,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它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彰显职教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组成中,除了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等专业性能力外,还包括非技术性的综合职业素质。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成功就业、创业,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所在。语文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语文可以同时兼顾品德修养和文化认知,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主要依靠语文等课程学习来获得,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各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学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最终使学生形成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社会需求的不协调,教学实际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高职语文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组成部分,也必然要从以往的应试教学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语文教学理应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反观高职语文教学,在其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与专业的联系不够密切。专业不同,但是语文教学内容一样,不能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其次,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多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考核方式传统,基本上仍旧以期中、期末两张试卷定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过程学习的关注。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师自身还没有形成“与专业结合”的意识,没能树立利用教材培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树立职业道德的意识。高职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让高职语文教学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对高职语文教学新的要求,这是高职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思想,笔者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使语文教师能够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力推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职业化,更好的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适应社会发展。
首先,教师要树立“职教意识”,“职业意识”,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从而自觉地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教育教学目标,这样高职语文教学也会逐渐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内涵。
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没有很好的针对性,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特点不够突出,不能反应出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而且教材内容大多与高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甚相符,因此教师在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情况下,如果教材内容或者教学时间等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教师就可以自行调整,甚至可以自行选编讲授的内容,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融入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加大职业语文能力训练的力度,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改良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语文是基础,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修养,语文修养是构成高职学生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语文活动,比如讨论、朗诵、演讲、辩论、表演等等,加大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落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一张试卷决定,这种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无法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计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中。学生平时成绩是全面的、动态的,涵盖了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的表现,基本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考查到他们的能力,力求客观公正。这种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更是职业教育,因此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长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人民出版社 2010-06。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刘伟.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职教论坛 2010,(20)。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它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彰显职教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组成中,除了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等专业性能力外,还包括非技术性的综合职业素质。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成功就业、创业,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所在。语文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语文可以同时兼顾品德修养和文化认知,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主要依靠语文等课程学习来获得,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各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学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最终使学生形成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社会需求的不协调,教学实际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高职语文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组成部分,也必然要从以往的应试教学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语文教学理应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反观高职语文教学,在其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与专业的联系不够密切。专业不同,但是语文教学内容一样,不能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其次,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多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考核方式传统,基本上仍旧以期中、期末两张试卷定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过程学习的关注。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师自身还没有形成“与专业结合”的意识,没能树立利用教材培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树立职业道德的意识。高职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让高职语文教学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对高职语文教学新的要求,这是高职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思想,笔者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使语文教师能够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力推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职业化,更好的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适应社会发展。
首先,教师要树立“职教意识”,“职业意识”,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从而自觉地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教育教学目标,这样高职语文教学也会逐渐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内涵。
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没有很好的针对性,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特点不够突出,不能反应出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而且教材内容大多与高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甚相符,因此教师在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情况下,如果教材内容或者教学时间等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教师就可以自行调整,甚至可以自行选编讲授的内容,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融入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加大职业语文能力训练的力度,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改良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语文是基础,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修养,语文修养是构成高职学生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语文活动,比如讨论、朗诵、演讲、辩论、表演等等,加大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落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一张试卷决定,这种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无法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计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中。学生平时成绩是全面的、动态的,涵盖了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的表现,基本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考查到他们的能力,力求客观公正。这种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更是职业教育,因此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长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人民出版社 2010-06。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刘伟.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职教论坛 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