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露和批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制度,目的就是要建立公平、合理、正义的人类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正义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需要角度理解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对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正义问题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正义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的需要
  Abstract: The classic marxist writers exposing and criticizing the old society system of exploitation, oppression is to build a fair, reasonable, justice human society, that is communist society. We are in the socialist state where the people is the masters, which determines that we ne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to study the justice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human requiremen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justice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hold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oday's social justice issues of China.
  Keywords: justice; productivity;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uman requirement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理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正义,自古以来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露和批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制度,目的就是要建立公平、合理、正义的人类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现阶段我国随着社会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不公问题日益突出,正义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思考的课题。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正义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就其本质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旧正义观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不是简单地抛弃和否定,而是积极地扬弃,是对旧正义观进行唯物史观的根本改造,确立一种新的科学的正义观。在所有的旧正义观那里,正义一词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总是表现为对不正义的无比痛恨和对正义的热烈祈望。正义就一直作为情感和理性的形式而存在,人们对正义的认识也总是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因而正义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抽象。而任何问题从历史角度而言,都脱离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从价值角度而言,都离不开人的需要,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需要角度理解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对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正义问题有积极意义。
   一、生产力——考察正义的历史根基
   生产力是人们取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必然要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为前提,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2]马克思认为,特定社会的经济状况往往规定了特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实质上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表述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对物质生产的反映。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选择往往体现为特定的经济制度,而任何经济制度都是在安排一种利益格局。正义观所反映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对特定经济制度的适应,也表现为对特定利益格局的呼唤。离开社会生产力来谈论正义问题,我们就失去了正义追求的价值基础和价值评判标准,就找不到正义追求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互动性,这样就使得关于正义的概念只有思维的必然性而没有现实的必然性,正义也就永远是一个理性问题,而不是一个实践問题。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个体力量的微弱决定了合作的必然性,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种原始的平均主义致使后来出现了一种充满复古色彩的远古正义观,主张回到原始氏族平等,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里实现正义。这种正义观没有太多的历史价值,因为它完全脱离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的初衷虽然是想人类摆脱社会的奴役,重建自由平等的主体地位,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使人类重新陷入自然的奴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产生,利益出现分化,强者欺负弱者,富人剥削穷人,非正义的现象充斥社会,但人们追寻正义的心不变。于是一些理想人士又规划出一个脱离现实的“乌托邦”。这种理想城邦里的正义观无视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虚构出一种比客观生产力水平高得多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发达和物产丰富作为设想的既定的条件成为其正义梦想的基础,因而他们的正义观只能是一种没有任何现实性的“海市蜃楼”。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合理的、必然的,但却并不能反映和代表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正义要求的全部合理性和必然性,都只有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论证。正义的实现,实质上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物质资料占有方式的制度上的体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不是基于某种正义原则的实现,而是基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指出:“你们认为公道和公平的东西,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一定的生产制度所必需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是什么?”[3]而一定的生产制度、社会制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已变得不公正的生产制度、社会制度也会不可避免地被公正的生产制度、社会制度所代替。也就是说,这种制度的变迁和更替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二、生产关系——理解正义的现实前提
   人们一开始从事生产活动,就立即表现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就是人们征服自然的活动能力即生产力,社会关系就是指许多人的合作关系,即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核心是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治观念是客观利益关系的主观反映。因此,正义和不正义的关系实质上是由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关系所决定的,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阶级利益关系本身就是不正义的现实存在形式。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正义问题只有在阶级利益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正义问题的讨论只有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才能予以说明。
   在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归氏族全体成员公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总是处在支配、监督的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则总是处在被支配、被监督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不论是奴隶主还是封建地主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需支配生产,而支配生产是通过支配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以实现的,离开了这些要素,特别是土地,就难以实现。所以古代统治阶级都必须在国家的框架之下拥有生产资料才能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以及伴随而来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资产阶级打着“正义”的旗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资产阶级思想家千方百计地鼓吹“公平”,标榜“正义”,启蒙思想家更是把正义视为一个超越一切利益关系的“最高理性”原则,但实际上是由于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而当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以后,他们便试图把正义原则与他们的阶级统治本身分割开来,掩盖其非正义性。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只要拥有生产资料,就可以实现对劳动力的支配,金钱无疑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世俗君主,谁拥有它,就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正义。所以,资产阶级为了得到生产资料实行“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了获取劳动力贩卖黑奴,尽最大可能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的这些非正义手段,使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原罪”的烙印,用马克思一句经典话语来说,就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从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来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产阶级的正义要求是从资产阶级的正义要求中独立出来并与之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的产生伴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当资产阶级由封建时代的市民等级破茧而出时,要求消灭特权,而无产阶级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求的是消灭阶级本身。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正义观的话柄:正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领域中实行。[5]
   只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各种正义要求的内在本质,才能清楚地认识各种正义与不正义关系中的利益主体,才能彻底地揭露笼罩在正义原则之上的一切虚伪性,体会无产阶级正义观的真实性。
   三、人的需要——把握正义的价值追求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从价值角度而言,我们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因而社会运动的起点和归宿点都是人。要从人的角度去分析正义,首先要对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以来,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学理论,但大都以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为基调。马克思恩格斯则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自己的最终价值取向。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才有可能真正找到正义的现实性根据。在马克思看来,在现实中正义虽然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之中,但其深层根据却在人类生命的内在需求。正义从根本上说,表达着人对自身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承载着生命丰富与完善的根本任务。人通过劳动将自己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人类社会,这就造就了人与动物不同的生命活动方式,同时也使人有了一种与动物根本不同的价值追求。人既要从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物质能量,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又要在认识改造社会过程中得到自我的价值确认,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因此,人从一开始就有了一种正义的价值追求,即不仅要满足个体生命存在的需要,还要维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据此,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理论。异化和剥削一样,都是资本主义非正义性的体现。如果說剥削是指工人丧失他们所创造的部分财富,异化则是指工人在被剥削过程中丧失他们自我。“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产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所得不到的、别人的所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到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仅仅被作为一种手段,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已经被剥夺。这样,工人完全丧失了自主,全面的发展,这显然是非人道和非正义的。因此,马克思把异化视为资本主义文明弊端的化身,并把异化的消失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的一大成就。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旧正义观进行了改造,他们对旧正义观的这三方面改造,我们可以描述如下:人的生物机体需要引起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引起和制约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反过来又促进并制约着物质生产和人的需要。在这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关系逐渐趋于正义,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并不断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价值观(正义)
  
   人——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
  
   历史观(人类社会)
  
  注释
  [1][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1页
  [5]周仲秋.《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9页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影响和犷灼经济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面对日益增长的路桥需求和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满足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呢?分析和探讨路桥建设的商品化趋势,尽快明晰路桥的产业化特征,加速路桥的商品化进程,是解决供需矛盾,加快路桥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路桥 建设 商品化  Ab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单靠“管、卡、压”是不可能的,要靠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是以民主管理为前提的,民主管理就是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它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工会法》中也明確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它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因此,工会组织
期刊
摘 要:生态城市园林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就成了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 建设; 研究  Abstract: The garden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ity is o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全面分析,论述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调查 ; 识别;评价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oa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期刊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思想,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 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the report of 16th NCCPC, Jiang Zemi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
期刊
摘要:禹城市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县市之一,现就基本情况,主要做法进行探讨。以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价改革做法  Abstract: Yucheng city, one of the first pilot counties for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water prices, the basic situation, t
期刊
摘 要:以我国及国际现行的各有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为依据,根据电厂项目所在地的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以及系统和主机情况,设计了CEMS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CEMS 系统是由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尘监测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监测子系统、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数据传输子系统组成, 通过采样测定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排放量,并按标准要求记录,同时,提供对外接口功能。分析比较中国市场CEMS系统设备情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当前的社会现实,分析了道德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道德;构成;要素。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ocial reality,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moral.  Key words: ethics; composition;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D648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路面平整度的合格率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又反映了施工队伍的水平。本人就出现的某些现象借些分析、浅谈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grade highways, pavement roughness increasingly high dema
期刊
摘要;从有氧健身操特点、锻炼身体的效果及保健作用,试述了有氧健身操在全明健身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功效,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社会中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有氧健身操;应用价值;全民健身.   Abstract: From has the oxygen body-building exercises characteristic, exercis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