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在科学思维指导下的探究,只有将科学实践和科学思維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在放手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动脑状况,注意学生思维的参与。
一、情境创设,思维积极性的激发
儿童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先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活动的
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表象的丰富,他们逐渐向抽象的理性思维方向发展,但直观形象思维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片段一:设置情境,体验思考
师:2010年有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触目惊心的片段。
(播放影片中地震片段的视频,接着出示文字资料)
师:看完这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1:地震太可怕了!
生2:地震是一种可怕的灾难!
生3:地震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师: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我们没办法阻止,那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关于地震学生知道但没有经历过,本节课的导人,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谈起,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影片中地震发生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认识,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震力量和危害。随后,教师及时出示一组关于地震的数据,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地震的可怕,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想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强烈愿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图形建模,思维可视性的加强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就要了解他们对研究问题认知基础和通过学习以后思维的发展变化。利用图示深入浅出地将学生整个思维的过程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
片段二:利用图示,让思维可视化
1.第一次图形建模
当学生猜测到地震产生的原因应该与地壳有关,教师顺势引入第一次图形
建模,根据学生原有认知,让思维可视化。
师:很多同学都提到了地壳,那我们来看看地壳的构成。在地幔上,是由许多块厚度大约三十多公里的岩块所组成的,这些岩块被称为“板块”。平时这些板块因为摩擦力的影响,会互相嵌住不动,就好像一大块排好的拼图板。
1.第二次图形建模
通过第一次图形建模,学生知道了地壳,紧接着老师问道,
师:原来地壳的板块嵌在一起,像一块大拼图,那是什么力使这块拼图不再稳定,它最有可能来自哪里呢?
生:可能来自地下。
师:回忆一下,地球内部有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生1: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
生2:地核温度非常高,地幔处有岩浆。
当学生说明地球内部的结构后,老师根据学生所描述,图示呈现地球内部结构及特点。图片的展示将学生学习对象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转化为自身识见的有效载体。学生随着图示的展现,思维跟着扩散,头脑里的模型建立逐渐清晰,真实地建立起了地球内部结构的立体感,思维在不自觉的深刻卷入。因此,两次图片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构建或修改初始的认知模型,形象、直观,真正地展现学习进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跟上课堂节奏。
三、提供材料,思维灵活性的锤炼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于:1.思维起点的灵活。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2.思维过程的灵活。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地从一种解决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3.思维迁移的灵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是学生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或材料的变化,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
片段三:材料出示,实践建模
刚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我们能不能亲自去看一看地核、地幔?当我们遇到这种无法直接观察的时候,科学家通常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收集证据。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根据这些材料也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吗?
(出示材料:海绵、不锈钢盆、酒精灯、火柴、三脚架)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后汇报。
生:我觉得可以把酒精灯模拟地核,把盆里装水模拟地幔,海绵模拟地壳。
师:你能来把你的装置摆一摆?
学生上台摆一摆。
师:那海绵是要分开还是靠在一起?为什么?
生:靠在一起,因为它们模拟板块。
师: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海绵会分开。
师:如果出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什么?
生:因为海绵模拟板块,如果加热后,海绵分开,那么说明板块运动跟地核和地幔有关。
师:水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到里面的运动情况,怎么办?老师给大家提供了高锰酸钾,在加热之前,你可以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通过它来观察水中的运动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
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交流讨论,思维严密性的提升
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内在思维过程。对学生交流与
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片段四: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对照地球内部的结构,说说地球的形成。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生1:我们发现加热一会后海绵开始动了
生2:我们小组的海绵相互碰撞了。
生3:我观察到高锰酸钾,先向上然后向四周扩散了。
师:联系实验现象,试着解释一下地壳板块为什么会运动?
生1:我想可能是地核的高温,把力量传到地壳了。
生2:我是这样认为的,地核内部温度很高,把高温传到了水然后水推动海绵也就是板块运动。
师:关于地震的成因,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的观点。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成因。
在辩论和交流中,学生摆事实、讲证据,在研讨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增强识别能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一、情境创设,思维积极性的激发
儿童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先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活动的
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表象的丰富,他们逐渐向抽象的理性思维方向发展,但直观形象思维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片段一:设置情境,体验思考
师:2010年有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触目惊心的片段。
(播放影片中地震片段的视频,接着出示文字资料)
师:看完这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1:地震太可怕了!
生2:地震是一种可怕的灾难!
生3:地震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师: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我们没办法阻止,那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关于地震学生知道但没有经历过,本节课的导人,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谈起,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影片中地震发生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认识,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震力量和危害。随后,教师及时出示一组关于地震的数据,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地震的可怕,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想弄清楚地震成因的强烈愿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图形建模,思维可视性的加强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就要了解他们对研究问题认知基础和通过学习以后思维的发展变化。利用图示深入浅出地将学生整个思维的过程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
片段二:利用图示,让思维可视化
1.第一次图形建模
当学生猜测到地震产生的原因应该与地壳有关,教师顺势引入第一次图形
建模,根据学生原有认知,让思维可视化。
师:很多同学都提到了地壳,那我们来看看地壳的构成。在地幔上,是由许多块厚度大约三十多公里的岩块所组成的,这些岩块被称为“板块”。平时这些板块因为摩擦力的影响,会互相嵌住不动,就好像一大块排好的拼图板。
1.第二次图形建模
通过第一次图形建模,学生知道了地壳,紧接着老师问道,
师:原来地壳的板块嵌在一起,像一块大拼图,那是什么力使这块拼图不再稳定,它最有可能来自哪里呢?
生:可能来自地下。
师:回忆一下,地球内部有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生1: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
生2:地核温度非常高,地幔处有岩浆。
当学生说明地球内部的结构后,老师根据学生所描述,图示呈现地球内部结构及特点。图片的展示将学生学习对象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转化为自身识见的有效载体。学生随着图示的展现,思维跟着扩散,头脑里的模型建立逐渐清晰,真实地建立起了地球内部结构的立体感,思维在不自觉的深刻卷入。因此,两次图片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构建或修改初始的认知模型,形象、直观,真正地展现学习进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跟上课堂节奏。
三、提供材料,思维灵活性的锤炼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于:1.思维起点的灵活。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2.思维过程的灵活。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地从一种解决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3.思维迁移的灵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是学生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或材料的变化,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
片段三:材料出示,实践建模
刚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我们能不能亲自去看一看地核、地幔?当我们遇到这种无法直接观察的时候,科学家通常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收集证据。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根据这些材料也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吗?
(出示材料:海绵、不锈钢盆、酒精灯、火柴、三脚架)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后汇报。
生:我觉得可以把酒精灯模拟地核,把盆里装水模拟地幔,海绵模拟地壳。
师:你能来把你的装置摆一摆?
学生上台摆一摆。
师:那海绵是要分开还是靠在一起?为什么?
生:靠在一起,因为它们模拟板块。
师: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海绵会分开。
师:如果出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什么?
生:因为海绵模拟板块,如果加热后,海绵分开,那么说明板块运动跟地核和地幔有关。
师:水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到里面的运动情况,怎么办?老师给大家提供了高锰酸钾,在加热之前,你可以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通过它来观察水中的运动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
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交流讨论,思维严密性的提升
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内在思维过程。对学生交流与
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片段四: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对照地球内部的结构,说说地球的形成。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生1:我们发现加热一会后海绵开始动了
生2:我们小组的海绵相互碰撞了。
生3:我观察到高锰酸钾,先向上然后向四周扩散了。
师:联系实验现象,试着解释一下地壳板块为什么会运动?
生1:我想可能是地核的高温,把力量传到地壳了。
生2:我是这样认为的,地核内部温度很高,把高温传到了水然后水推动海绵也就是板块运动。
师:关于地震的成因,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的观点。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成因。
在辩论和交流中,学生摆事实、讲证据,在研讨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增强识别能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