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小说欣赏》笔者已教了两届,由于教学策略不一样,教学效果也不一样。第一届笔者着力于深入解读,花大量时间备课,可总是感觉“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我感觉很好,已经把小说分析地很透彻,而学生却是“事如春梦了无痕”,没多大感觉。
第二届我就尝试着用预习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预习的具体步骤和细则。我教的两个班都是实验班,语文素养和思辨审美能力尚可。所以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本小说欣赏本,提前几天对一篇小说进行预习。预习主要分三块,一是疑问,针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二是质疑,找出同学们认为矛盾的或是败笔的地方,说明理由;三是欣赏,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部分,说说感受和理解。课堂基本围绕这三点来展开,让学生自己到文本中找答案。学生的疑问与质疑之处是天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个学期实践下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预习的好处:
1.了解学情,准确定位。因为预习本上提的问题还有初读感受代表的是一种学生欣赏的原点,老师通过浏览学生的预习本,就可以知道上课往哪些方面用力,教学定在何种水平。不至于定位太低,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地方大讲特讲;也不至于太高,说来天花乱坠,学生不知所以。
2.学生参与度很高,上课关注点比较集中。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注意力效率。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大脑里没有带着疑问就去听课的学生来说,听课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盲目被动,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听课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3.对学生是一种肯定。老师课件上打出来的问题后面附上学生的名字,这不是一种无声的却是很有效的肯定吗?
4.让老师有新的收获。学生欣赏的眼光和老师的不一样,他们往往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这里以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这是一篇对老师而言很棘手的文章,文章有点“云山雾罩”,很难理解。可是,我们班的同学们当时提了很多问题,我课堂上筛选了11个问题,个个问到点子上。问题如下:
1.文章前些部分着力描写了火车外的情景,更是提及“一模一样的小镇”,这样的描写有何用意?
2.文章花大篇幅对母女俩在火车上的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女人要求小女孩“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后文又写“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
4.母亲固执地要见神父,开门的女人为什么会“第一次露出笑容”?
5.文中描写神父取来公墓的钥匙,为什么要写小女孩、女孩子的妈妈、神父本人曾经设想过的钥匙就是这样的?有什么用呢?
6.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安排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个特定的时间里?
7.在午睡时刻,人们聚焦过来是为了看热闹还是因为什么?
8.那个女人为什么不顾炎热从大门出去,并说“我们这样很好”呢?
9.为什么“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神父开始冒汗了”?
10.小姑娘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为什么这样安排?如果是女人唯一的孩子死去不是更悲惨而有感染力吗?
11.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小女孩脱鞋的细节?
其中第3、4、5、10、11个问题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自己阅读时没考虑过这些,教学参考上好像也没怎么提到过。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跟学生们共享,学生参与度非常之高,而我自己也收获不少。
《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首先,教学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而要提高学生的水平,先得知晓学生的水平;其次,课程定位是“欣赏”,而欣赏要有原点,即学生自己的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的初读感受,这不是其他任何解读所能替代的。所以,对老师而言,其实不必关注“我”教的怎么样,而要先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所以,我们要重拾传统语文课堂中曾经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预习,并想办法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什么这么说要重拾?
表面看来,我们并没有抛弃预习的传统,新课开授之前,也照例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然而,大多数语文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似乎仅限于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同时由于缺少有力的督导措施,使得学生对预习质量也不甚重视,往往敷衍了事,只在课堂正式教学阶段才真正投入自己的注意力。事实上,某些貌似没有新意的学习策略或方法之所以还能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恰恰正是因为它们吻合最本质的学习规律。
我这里谈的是“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其实所有的文本阅读教学都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当然应该重新认识预习,重视预习,让预习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石。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第二届我就尝试着用预习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预习的具体步骤和细则。我教的两个班都是实验班,语文素养和思辨审美能力尚可。所以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本小说欣赏本,提前几天对一篇小说进行预习。预习主要分三块,一是疑问,针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二是质疑,找出同学们认为矛盾的或是败笔的地方,说明理由;三是欣赏,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部分,说说感受和理解。课堂基本围绕这三点来展开,让学生自己到文本中找答案。学生的疑问与质疑之处是天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个学期实践下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预习的好处:
1.了解学情,准确定位。因为预习本上提的问题还有初读感受代表的是一种学生欣赏的原点,老师通过浏览学生的预习本,就可以知道上课往哪些方面用力,教学定在何种水平。不至于定位太低,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地方大讲特讲;也不至于太高,说来天花乱坠,学生不知所以。
2.学生参与度很高,上课关注点比较集中。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注意力效率。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大脑里没有带着疑问就去听课的学生来说,听课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盲目被动,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听课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3.对学生是一种肯定。老师课件上打出来的问题后面附上学生的名字,这不是一种无声的却是很有效的肯定吗?
4.让老师有新的收获。学生欣赏的眼光和老师的不一样,他们往往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这里以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这是一篇对老师而言很棘手的文章,文章有点“云山雾罩”,很难理解。可是,我们班的同学们当时提了很多问题,我课堂上筛选了11个问题,个个问到点子上。问题如下:
1.文章前些部分着力描写了火车外的情景,更是提及“一模一样的小镇”,这样的描写有何用意?
2.文章花大篇幅对母女俩在火车上的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女人要求小女孩“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后文又写“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
4.母亲固执地要见神父,开门的女人为什么会“第一次露出笑容”?
5.文中描写神父取来公墓的钥匙,为什么要写小女孩、女孩子的妈妈、神父本人曾经设想过的钥匙就是这样的?有什么用呢?
6.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安排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个特定的时间里?
7.在午睡时刻,人们聚焦过来是为了看热闹还是因为什么?
8.那个女人为什么不顾炎热从大门出去,并说“我们这样很好”呢?
9.为什么“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神父开始冒汗了”?
10.小姑娘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为什么这样安排?如果是女人唯一的孩子死去不是更悲惨而有感染力吗?
11.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小女孩脱鞋的细节?
其中第3、4、5、10、11个问题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自己阅读时没考虑过这些,教学参考上好像也没怎么提到过。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跟学生们共享,学生参与度非常之高,而我自己也收获不少。
《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首先,教学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而要提高学生的水平,先得知晓学生的水平;其次,课程定位是“欣赏”,而欣赏要有原点,即学生自己的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的初读感受,这不是其他任何解读所能替代的。所以,对老师而言,其实不必关注“我”教的怎么样,而要先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所以,我们要重拾传统语文课堂中曾经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预习,并想办法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什么这么说要重拾?
表面看来,我们并没有抛弃预习的传统,新课开授之前,也照例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然而,大多数语文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似乎仅限于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同时由于缺少有力的督导措施,使得学生对预习质量也不甚重视,往往敷衍了事,只在课堂正式教学阶段才真正投入自己的注意力。事实上,某些貌似没有新意的学习策略或方法之所以还能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恰恰正是因为它们吻合最本质的学习规律。
我这里谈的是“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其实所有的文本阅读教学都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当然应该重新认识预习,重视预习,让预习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石。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