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调查显示,在农村小学所进行的校本研修收效甚微。基于此,从“校本研修的主体缺乏内在驱动力、校本研修的内容缺乏主体性引领和校本研修的成果缺乏课程性构建”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校本研修收效甚微的原因,并从中阐述了对应的方法与措施,以期对提高农村小学学校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思考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还需要教师本人这一主体去推动教学的发展。而调动教师、推动教学发展积极性的方式之一就是校本研修。目前,由于农村小学学校的管理相对散漫,所以,基本上每所农村小学都提出了用“规定”这个词汇进行教学管理,如“规定教学人员、规定教学时间、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越来越把这种“规定”当成一种累赘和形式,而不是一种责任。因此,为了改变农村小学这种校本研修的状态,笔者就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一、校本研修的主体缺乏内在驱动力
听到“苦口婆心、呕心沥血、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话,大家应该知道它形容的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吧。不错,是教师。将这些话用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一个一点都不为过,也是毋庸置疑的。操心、劳心、费心,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和工作态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学校要参与乡、镇、市的成绩考评,教师就要教出班级学生的成绩;家长期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成绩,教师就要拼命地、无偿地为个别学生辅导功课;学生自己也希望能够提高成绩,教师就要满足学生的渴求,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帮助学生学习;所以,除掉教师需要面对的个人私事,他首先就要承担这三个主体的需求,要想将这三位主体的需求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有效付出。可想而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承受着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农村孩子不比城市孩子有教育条件。农村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相对于城市家庭的父母而言,农村家庭的父母不够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最后也就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在课堂上就不怎么遵守纪律,也没有什么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这就大大加重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逐渐地教师的耐心就被消磨殆尽,形成了“我尽力就好”的消极心态,缺失了通过校本研修提升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我认为,通过校本研修提升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光依靠一些表面的规定行不通。即使行得通,这种成绩也是一种暂时的,短期的。因此,要想让校本研修给学校和教师带来长远的效益,那么,教师要学会内化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吸收知识与提升能力。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将校本研修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出来。
二、校本研修的内容缺乏主体性引领
校本研修的主题是经过多次教学尝试和实践而被确定下来的一个具有引领性和长期应用性的方向指导。但是,一些农村小学学校却不惜一次次地“丢弃”教师的主题研修成果,并频繁地更换研修主题。我认为,正是这种研修主题的频繁更换使教师产生了“不要深入地执行研修主题,以免实施到中途又要更换……”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教师对校本研修失去了信心和热情。
校本研修,说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其实,最终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校本研修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校为基点,凸显校本研修特色。同时,明晰教育局的教育方针和指示,找到与时俱进的支撑点和方向。只有将这两点都纳入到校本研修的讨论之中,才能准确地根据时势判断出研修主题。研修主题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并不断地使其内涵丰富,让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校本研修的成果缺乏课程性构建
上文提及“校本研修,说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其实,最终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又是由一个个的小课堂组成,教师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是依靠这一个个的小课堂。因此,校本研修的成果应该更加注重课堂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更加注重高效课堂和知识丰富的课堂构建。
但是,很多农村小学学校恰恰忽略了校本研修成果的课程性构建。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将校本研修成果的课程性构建进行二次学习甚至多次学习,以此实现教学课程在建设性成果中的二次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问题化”的二次反思。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切莫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致力于将课堂变成一个“多向互动”的场所,进而形成农村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与课程性的研修成果。
总之,农村小学学校要认识到当前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从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和成果上寻找突破点,巧妙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校本研修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优。
参考文献:
[1]朱梦娜.深化“三自”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华夏教师,2017(24):10.
[2]张范辉.校本研修走向务实有效的五个视角[J].中小学管理,2018(4):27-28.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制度与问题的研究”GS[2018]GHB2826。
作者简介:李晓龙,生于1982年3月13日,男,汉族,籍贯:甘肃省庄浪县,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校本课程。
编辑 杜元元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研修;思考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还需要教师本人这一主体去推动教学的发展。而调动教师、推动教学发展积极性的方式之一就是校本研修。目前,由于农村小学学校的管理相对散漫,所以,基本上每所农村小学都提出了用“规定”这个词汇进行教学管理,如“规定教学人员、规定教学时间、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越来越把这种“规定”当成一种累赘和形式,而不是一种责任。因此,为了改变农村小学这种校本研修的状态,笔者就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一、校本研修的主体缺乏内在驱动力
听到“苦口婆心、呕心沥血、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话,大家应该知道它形容的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吧。不错,是教师。将这些话用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一个一点都不为过,也是毋庸置疑的。操心、劳心、费心,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和工作态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学校要参与乡、镇、市的成绩考评,教师就要教出班级学生的成绩;家长期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成绩,教师就要拼命地、无偿地为个别学生辅导功课;学生自己也希望能够提高成绩,教师就要满足学生的渴求,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帮助学生学习;所以,除掉教师需要面对的个人私事,他首先就要承担这三个主体的需求,要想将这三位主体的需求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有效付出。可想而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承受着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农村孩子不比城市孩子有教育条件。农村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相对于城市家庭的父母而言,农村家庭的父母不够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最后也就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在课堂上就不怎么遵守纪律,也没有什么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这就大大加重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逐渐地教师的耐心就被消磨殆尽,形成了“我尽力就好”的消极心态,缺失了通过校本研修提升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我认为,通过校本研修提升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光依靠一些表面的规定行不通。即使行得通,这种成绩也是一种暂时的,短期的。因此,要想让校本研修给学校和教师带来长远的效益,那么,教师要学会内化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吸收知识与提升能力。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将校本研修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出来。
二、校本研修的内容缺乏主体性引领
校本研修的主题是经过多次教学尝试和实践而被确定下来的一个具有引领性和长期应用性的方向指导。但是,一些农村小学学校却不惜一次次地“丢弃”教师的主题研修成果,并频繁地更换研修主题。我认为,正是这种研修主题的频繁更换使教师产生了“不要深入地执行研修主题,以免实施到中途又要更换……”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教师对校本研修失去了信心和热情。
校本研修,说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其实,最终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校本研修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校为基点,凸显校本研修特色。同时,明晰教育局的教育方针和指示,找到与时俱进的支撑点和方向。只有将这两点都纳入到校本研修的讨论之中,才能准确地根据时势判断出研修主题。研修主题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并不断地使其内涵丰富,让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校本研修的成果缺乏课程性构建
上文提及“校本研修,说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其实,最终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又是由一个个的小课堂组成,教师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是依靠这一个个的小课堂。因此,校本研修的成果应该更加注重课堂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更加注重高效课堂和知识丰富的课堂构建。
但是,很多农村小学学校恰恰忽略了校本研修成果的课程性构建。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将校本研修成果的课程性构建进行二次学习甚至多次学习,以此实现教学课程在建设性成果中的二次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问题化”的二次反思。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切莫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致力于将课堂变成一个“多向互动”的场所,进而形成农村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与课程性的研修成果。
总之,农村小学学校要认识到当前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从校本研修的主体、内容和成果上寻找突破点,巧妙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校本研修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优。
参考文献:
[1]朱梦娜.深化“三自”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华夏教师,2017(24):10.
[2]张范辉.校本研修走向务实有效的五个视角[J].中小学管理,2018(4):27-28.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制度与问题的研究”GS[2018]GHB2826。
作者简介:李晓龙,生于1982年3月13日,男,汉族,籍贯:甘肃省庄浪县,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校本课程。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