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之爱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用他的话说:“我爱您,犹如诗可能而且应当被爱,犹如活的文化颂扬其顶峰、欣喜其顶峰并依赖其顶峰而存活。”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还在信中介绍了此前已与自己通信多年,也同样崇拜着里尔克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至此,茨维塔耶娃与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的书信频繁来往。而隐藏在书信之中的爱的心曲也越奏越响。
  里尔克是三位诗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们相互联系时,里尔克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晚年疾病缠身,离群索居,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生平最重要的作品——《杜伊诺哀歌》和组诗《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这年是1926年,里尔克似乎已经“写完了”他的诗。一生浪迹天涯的诗人,终于隐居在瑞士一个幽静的古堡中。严重的白血病,使他感到死亡的迫近,他甚至哀怨自己是折断的树枝。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茨维塔耶娃的信犹如里尔克晚年生活的一束阳光,给诗人带去了激动,也唤起了里尔克身上尚存的激情。里尔克一生爱过许多女人,也更为许多女人所爱。但对于茨维塔耶娃在信中大胆直露的表白却始料未及。作为一个行将枯槁的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爱,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他最终还是安静的、有节制地接受了女诗人热情的爱。里尔克用书信应和了女诗人的爱:“我接受了你。玛丽娜,以全部的心灵,以那因你、因你的出现而震撼的全部意识。”里尔克还向女诗人寄去了诗集和相片,更为她写了一首长长的《哀歌》。这首后来被女诗人称为“玛丽娜哀歌”的佳作,是里尔克写给茨维塔耶娃的情书。
  与里尔克不同的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与茨维塔耶娃是几乎同龄的,他俩同是莫斯科人,同样出身书香门第,同样曾留学德国,甚至连他们的母亲也都曾是鲁宾斯坦的学生。他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同时登上俄国诗坛。但一开始他们交往并不深,直到茨维塔耶娃流亡国外之后,帕斯捷尔纳克才通过书信向茨维塔耶娃表达了爱情:“这是初恋的初恋,比世上的一切都更质朴。我如此爱你,似乎在生活中只想着爱,想了很久很久,久得不可思议。你绝对的美。”“如今我再也无法不爱你了,你是我唯一合法的天空,非常非常合法的妻子。”帕斯捷尔纳克几乎每天都会给女诗人写信,诉说爱意。在他看来,对茨维塔耶娃的爱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茨维塔耶娃是这段三角恋史的主角,他接受了帕斯捷尔纳克的爱,同时也爱上了里尔克,她同时为两个男人所爱,也同时爱着两个男人。她与帕斯捷尔纳克的交往持续了很久,而与从未谋面的里尔克的爱则是一个短暂的爆发。她对里尔克的诗顶礼膜拜:“在您之后,诗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可以超越一个大师(比如歌德),但要超越您,则意味着(也许意味着)去超越诗”。她同时也爱着自己的丈夫。这种爱绝对不是一种轻浮,这是女诗人丰富内心世界的爱的释放。茨维塔耶娃本人就是一片激情的海洋,她需要多样的“被爱”,也需要多样的“去爱”别人。贵族出身的她,面对丈夫是一位“贤妻良母”,在他乡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儿女。她爱帕斯捷尔纳克,用她的爱抚慰着一个“半大孩童”。她也爱里尔克,爱得热烈任性,甚至像个在父亲面前撒娇的女儿。这是一种爱的分裂,但更是一种爱的结合,不同的爱在女诗人的心中融合为一体。
  孤独使三位诗人走到了一起。乱世中,分别面对现实的三位诗人,蓦然转身对视,惊喜、激动之后,吐露心曲,交流出一份慰藉。当他们单独存在时各自像星星一样熠熠闪光。当他们接触到一起时,便会爆发出强烈的电光。那是感情的电光,是爱的电光。他们相互依偎、惺惺相惜,在孤独中彼此敞开心扉,用诗人敏感的心去感受对方的温暖,理解人世间仅存的依恋。暮年的里尔克,回想当年,世纪末的情绪、一战的凄惨、社会的动荡、新旧观念的撞击、文艺思想的格斗、爱情婚姻的挫折,俱往矣。如今里尔克已经走近了他生命旅途的终点,他感到“体内的生命奇异的沉重了起来”。他一再回避现实,晚年离群索居,终不能排遣心中的抑郁。孤独中他接受了与他心灵相通的年轻女诗人和对他无限崇拜的帕斯捷尔纳克的爱。帕斯捷尔纳克在作品遭受冷遇,其“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主题不被理解,家人全都出国,自己留守莫斯科,孑然一身的他显得更孤注一掷,大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寥和落寞。他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绝望地感到:一切已经写尽。然而,里尔克与茨维塔耶娃的支持与欣赏,成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继续存在的理由。帕斯捷尔纳克哭了,在他的泪水中有走出孤独的欣喜。十月革命后苦闷的茨维塔耶娃,流亡国外,侨居巴黎,眷恋祖国,却有家回不得。在异乡,捷克政府终止了给她的“救济金”,法国的俄国侨民又因她的大胆的个性而对她展开了“围攻”。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的她时时感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她因孤独而写诗,并把这种在孤独中积蓄的感情以不同方式分给了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在这三角恋情中,茨维塔耶娃表现出了她一贯的坦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当时的孤苦,她似有太多的话、太多的情要与她所信赖的人分享。
  这不是一场争风吃醋的情场角逐,也不是一种消遣解闷的两性游戏,这是一种在相互敬慕的基础上升华出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或者说,是一阵骤然在爱情上找到喷发口的澎湃诗情。三人对爱情表现出的超脱是诗人才有的超脱。里尔克听说帕斯捷尔纳克因他与茨维塔耶娃的关系而沉默了,他曾致信女诗人,因自己成了某种“障碍”而不安,并认为茨维塔耶娃对帕斯捷尔纳克“过于残酷”。诗人的爱是广博的爱,绝不会让妒火燃烧。
  这段三角恋情的另一男主角帕斯捷尔纳克则从一开始就体现了爱的超脱。出于对女诗人的爱,他毫无顾忌地把茨维塔耶娃介绍给了里尔克,他想与自己所爱的人分享每一份享受。当他得知茨维塔耶娃疯狂的爱上了诗人里尔克时,虽然震惊,但随即表现出了诗人的镇定。他自称“如今我爱一切(爱你,爱他,也爱自己的爱情),无限地爱着”,他甚至说“我只怕你爱他爱得不够”。虽然这勉强的宽容中带有一种淡淡的绝望,但这其中绝没有怨恨,他只是欲以沉默悄悄退出这场爱情。诗人受伤的心灵暗自疗伤,他克制自己的爱,埋头苦作。与此同时,他胸前一直珍藏着里尔克给他写的第一封也是唯一的信,可见他对里尔克的爱何等真挚亲切。里尔克去世后,他又献诗以示悼念。对这位众人眼中的“情敌”,帕斯捷尔纳克从来就只有尊重与崇拜。
  茨维塔耶娃以其热情洋溢打动了生性孤僻的里尔克,又以活泼坦荡的魅力回应了帕斯捷尔纳克谨慎、细腻的爱。她在两个男人面前安然自若,纯净、单纯、真挚的爱是她爱的瑰宝。茨维塔耶娃有着自己的爱情观,她认为真正的爱只可能是不可企及的神圣,因此她只爱遥远的、非实在的爱。她曾对里尔克说:“我不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将失去我”;“爱情只活在语言中。”她追求的爱是一种“无手之抚,无唇之吻”。
  诗人们的爱是爱上之爱。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与茨维塔耶娃,用他们诗化的书信传达了他们超尘脱俗的爱。他们的爱是真正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寄托。他们的爱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他们的爱是心灵的交汇,无论多远的距离都阻挡不了。在这场多角恋爱中,我们不可能用简单的伦理道德来评价,那样毕竟太肤浅。诗人们纯洁的爱情如果加上了伦理道德的枷锁,就犹如折断天使的翅膀,再美也会让人觉得残忍、难受,何况那样根本不美。■
其他文献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末颓废的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然而,有谁会想到,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文学家,在临死的时候竟会一文不名,连房租都得由朋友代付。王尔德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伏,时而如日中天,时而一落千丈。这位不齿于摹拟生活,追求理想艺术的文学家,却发现自己的童话《快乐王子》惊人地预写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通过王尔德的童话,我们可以窥视到王尔德灵魂最深处的秘密。金衣宝石不在的王子被世人所抛
之前介绍的癌症疗法,看来都是比较慎重的方法。我们能否直接炸掉癌瘤,这样就彻底搞定这种顽疾?针对实验室中的培养体,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为此,科学家采取了一种“双峰”轰炸技术及合用抗体和纳米管,基本上就是:纳米管进入人体,炸毁癌瘤细胞,抗体则负责弄糟为癌瘤工作的蛋白质。这种疗法究竟能否运用于人体,还待较长时间的检验。  治疗很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预防更重要。能否尽量
这是一个夏日的黄昏,迷雾似的细雨静静飘洒着。在美国新泽西一条车水马龙的街道上,36岁的斯基特警官站在道路中央,紧张而有序地指挥着来往通行的车辆。在他对面的人行道上,站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他专注地久久远眺着斯基特警官,脸上泛着悲喜交错的神情。  已是4个孩子父亲的斯基特,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男孩儿。这已是第五次见到他了,每次男孩儿都远远地望着他,许久才悄悄离去。男孩儿面容消瘦,头发枯干,身上总是
马来西亚是矿泉酷爱者的天堂,这里有适合每一个人的矿泉疗,所有的矿泉疗法都是为使身心健康、精力充沛而设计的。泡矿泉让你找回元气、获得活力是一种记录在案的最古老的健康疗法之一。但是今天它仍不失为一种消除人们紧张、劳累的有效方法。  按词的最初本义,矿泉一词的意思是天然温泉。洗澡的人在温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心理平静,精神清爽。  在马来西亚的很多度假胜地——郎考岛、庞科岛、劳特岛、槟榔屿、雷当岛、
如果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那么,今天的新闻摄影作品又该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1955年,当荷兰的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并于次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World·Press·Photo,英文缩写WPP),他们确立下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
美国洛杉矶市警察局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与纽约和芝加哥2008年犯罪率上升的情况相反,洛杉矶市的犯罪率创下了自1969年以来的最低记录。据称,这是该市增加了警力及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   当地媒体报道,2008年洛杉矶市内发生凶杀案件381起,比2007年减少15起,低于1969年的377起。  381起凶杀案件中,有161起发生在下午6点至深夜12点之间。有94起发生在星期六夜晚至星期日凌晨
纳什维尔,也叫音乐城,位于美国田纳西州中部坎伯兰河畔,是田纳西州的首府,是田纳西州仅次于孟菲斯的第二大城市。自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美国乡村音乐的中心后,就像磁石般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乡村音乐中。多少年来,音乐融入了整个城市的生命中,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彰显着城市的个性。一进入这个城市,就可以感触到漫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中音乐的旋律。    乡村音乐的酒吧    位于纳什维尔闹市区中心有一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比肩的大诗人,创作了《牧人月历》、《爱情小诗》(亦译《小爱神》)、《祝婚曲》、《仙后》等诗歌,李赋宁先生指出,斯宾塞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叙事、抒情和讽刺传统,在乔叟和弥尔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赢得了‘诗人的诗人’这一美誉”,他“所建立的英诗传统是一种富于音乐性和图画性的诗歌语言,诗歌的背景是一种脱离现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记载,华人最早于1820年抵达美国,人数不多。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1866年,美国开始修建横跨全境的第一条铁路,从此,大批中国劳工涌入美国,成为美国社会又一个显性的“种族问题”。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在人种、宗教、文化和语言等方面与美国白人迥然不同的民族,又惊又惧的美国白人试图从“中国通”的文字里寻找答案。当时所谓的“中国通”包括到过中国的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他们的介绍大
1886年,这幅名画在印象派的最后一次展出中与观众见面,引起强烈的反应。反对者感到画法生硬死板、缺乏动感,人物像一个个不同的木桩,尤其是坐在左边树下的那个打伞的老太婆旁边的妇女,简直像个竖立在地上的消防栓。其他的人物不但面无表情,而且缺乏个性,一个个呆呆地站、坐或躺在那里,似乎相互之间少有联系,缺乏内在激情,不能算是一幅好画。难怪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1885-1977)斥之为“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