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调动其情感,激发其兴趣,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学会模仿创新,观察积累,多读课外书,善于记笔记,即“授之以渔”,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调动情感 激发兴趣 勤于练笔 模仿 观察积累 授之以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全面的综合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文明、健康、简洁的语言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语文教师任重道远。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着实令老师头痛;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是令学生最感困难的事 ,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只能生搬硬套,移花接木,草率从事,一交了之,可想而知像这样的写作态度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肯定不能写出好文章,更不能说提高写作水平了,这种十作九怕的现实使教者伤透了脑筋,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模式,“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学会积累材料,将训练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是我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调动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来源于需要”。这表明学生只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有急于将心里感受表达出来的需求,才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一)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培养兴趣
要消除学生这种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教师不妨在每次写作后和学生交谈写作感受,如果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不妨写一句“祝你进步”表示教师寄托的希望,学生也得到了鼓努力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潜在的动力。
任何技巧技能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杂技表演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训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学生怕作文是因为手里的笔不熟练的缘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来越熟练,思路就会舒畅。
(二)拨动“情”弦 奏鸣佳篇
学生不愿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教师让写的 内容不感兴趣,无真情实感,写起来没滋味,其实,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教师大可不必拘泥于教材,对学生感受深的事可随时随地指导他们写下来。比如:一次学校大扫除,我们同学表现非常积极,劳动热情高干劲足,同学们尽管汗流浃背,甚至弄脏了自身,可是看到我班的卫生区洁净如洗,面貌全新,同学门的快乐写在脸上,因我们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同学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班会总结时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于是我见机行事,信手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题目:《我劳动我快乐》、《我爱我班》、《难忘的大扫除》等,同学们一看这些题目便来了劲头,于是班会总结变成了一篇篇声情并茂的佳作,像这样情感作文的机会有许多,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随时引发其写作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回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了情感体验便想一吐为快,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挖掘材料中的情感因素,激发了起写作热情。
(三)以其所爱 引导模仿 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和说话一样总有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人开始说话就是模仿别人,日积月累才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作也是一样,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因为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种捷径。比如在学了《理想》一诗时,学生们特别喜欢这首诗,充满激情的朗读、背诵,这时我要求学生模仿此诗,以“爱”、“友谊”等为题也写一首诗。学生很感兴趣,有学生这样写道:“爱心是胆怯时鼓励的眼神,爱心是孤独时朋友的问候,爱心是雨天的一把雨伞,爱心是病床前的一束鲜花。”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写作兴趣自然产生,每学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都有学生尝试着去模仿,而且在此基础上都有所创新。
二、细心观察 帮助积累素材
缺乏素材,写不出新意,也是学生作文难于落笔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除了学生自身素质不同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不善于积累材料,诗人臧克家说过“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写作最基本最主要的两条”。所以关键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社会,观察人,观察大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一)留心身边的小事
我们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善恶、美丑、成功与失败,需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学习成绩下降了、竞赛获奖了、刮风了、下雨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要有感受,能引起情感波动,都可以记下来,写入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从一开始的写现象、粗略写、概括写,到逐渐的写精神内质、细致写、具体写,从一般的事件叙述到人物的形神描绘,到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这样对事物观察越细,对生活体验越深,越能写出好文章来。
(二)有的放矢的观察
对周围美好的景物应随时写下来,如今冬的第一场大雪,雨后的小白杨、校园的早晨等等,指导学生观察景中之物,细心观察最能突出景致特征的事物,让学生学会用眼、耳、鼻、口、手各感官从各角度去观察体会事物,有了巧妙的方法,有了丰富的素材,下笔就会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三)重视课外阅读 做好读书笔记
凡是作文较好的学生,大都喜欢读课外书,可见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同时这也是积累材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由摘录优美的词汇开始,到有特色的篇、段,到感人的事例及富有哲理和感召力的名言佳句,在摘引的基础上再练习机写感受体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有力地推动了写作教学。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能力提高是一个漫长过程,教师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授予学生以“渔”,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调动情感 激发兴趣 勤于练笔 模仿 观察积累 授之以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全面的综合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文明、健康、简洁的语言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语文教师任重道远。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着实令老师头痛;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是令学生最感困难的事 ,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只能生搬硬套,移花接木,草率从事,一交了之,可想而知像这样的写作态度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肯定不能写出好文章,更不能说提高写作水平了,这种十作九怕的现实使教者伤透了脑筋,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模式,“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学会积累材料,将训练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是我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调动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来源于需要”。这表明学生只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有急于将心里感受表达出来的需求,才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一)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培养兴趣
要消除学生这种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教师不妨在每次写作后和学生交谈写作感受,如果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不妨写一句“祝你进步”表示教师寄托的希望,学生也得到了鼓努力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潜在的动力。
任何技巧技能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杂技表演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训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学生怕作文是因为手里的笔不熟练的缘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来越熟练,思路就会舒畅。
(二)拨动“情”弦 奏鸣佳篇
学生不愿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教师让写的 内容不感兴趣,无真情实感,写起来没滋味,其实,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教师大可不必拘泥于教材,对学生感受深的事可随时随地指导他们写下来。比如:一次学校大扫除,我们同学表现非常积极,劳动热情高干劲足,同学们尽管汗流浃背,甚至弄脏了自身,可是看到我班的卫生区洁净如洗,面貌全新,同学门的快乐写在脸上,因我们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同学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班会总结时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于是我见机行事,信手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题目:《我劳动我快乐》、《我爱我班》、《难忘的大扫除》等,同学们一看这些题目便来了劲头,于是班会总结变成了一篇篇声情并茂的佳作,像这样情感作文的机会有许多,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随时引发其写作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回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了情感体验便想一吐为快,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挖掘材料中的情感因素,激发了起写作热情。
(三)以其所爱 引导模仿 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和说话一样总有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人开始说话就是模仿别人,日积月累才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作也是一样,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因为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种捷径。比如在学了《理想》一诗时,学生们特别喜欢这首诗,充满激情的朗读、背诵,这时我要求学生模仿此诗,以“爱”、“友谊”等为题也写一首诗。学生很感兴趣,有学生这样写道:“爱心是胆怯时鼓励的眼神,爱心是孤独时朋友的问候,爱心是雨天的一把雨伞,爱心是病床前的一束鲜花。”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写作兴趣自然产生,每学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都有学生尝试着去模仿,而且在此基础上都有所创新。
二、细心观察 帮助积累素材
缺乏素材,写不出新意,也是学生作文难于落笔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除了学生自身素质不同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不善于积累材料,诗人臧克家说过“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写作最基本最主要的两条”。所以关键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社会,观察人,观察大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一)留心身边的小事
我们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善恶、美丑、成功与失败,需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学习成绩下降了、竞赛获奖了、刮风了、下雨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要有感受,能引起情感波动,都可以记下来,写入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从一开始的写现象、粗略写、概括写,到逐渐的写精神内质、细致写、具体写,从一般的事件叙述到人物的形神描绘,到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这样对事物观察越细,对生活体验越深,越能写出好文章来。
(二)有的放矢的观察
对周围美好的景物应随时写下来,如今冬的第一场大雪,雨后的小白杨、校园的早晨等等,指导学生观察景中之物,细心观察最能突出景致特征的事物,让学生学会用眼、耳、鼻、口、手各感官从各角度去观察体会事物,有了巧妙的方法,有了丰富的素材,下笔就会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三)重视课外阅读 做好读书笔记
凡是作文较好的学生,大都喜欢读课外书,可见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同时这也是积累材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由摘录优美的词汇开始,到有特色的篇、段,到感人的事例及富有哲理和感召力的名言佳句,在摘引的基础上再练习机写感受体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有力地推动了写作教学。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能力提高是一个漫长过程,教师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授予学生以“渔”,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