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做好质量、工期控制。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本文介绍了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费用构成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攀升,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核心。质量成本管理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落实控制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实施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 系统性因素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就是施工生产过程中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最直接、 最密切、 最敏感的这部分费用。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由控制成本 含(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损失成本(含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
1、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指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及对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 具体包括:原材料和外购件试验、 检验费; 施工工序检验费;工程质量验收评审费。
2、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指为了防止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偏差出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标而事先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几项费用:质量规划费; 工序控制费;新工艺鉴定费;质量培训费;质量信息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施工指挥决策失误 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 施工成品保护不善以及由于施工工具 机械保养不善引起工程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 具体包括:返工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处理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指工程交工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而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的一切费用总和 。包括:保修费;诉讼索赔费。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 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 揭示偏差, 及时纠正, 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 进而采取措施, 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 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 实行归口分级控制, 落实控制计划, 结合具体情况, 制定措施, 实施控制。
1、预防成本的控制
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 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 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 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企业应更加注重预防成本减少返修率, 增加预防和检验成本不但可以减少质量故障损失成本, 反过来, 质量故障的减少又可导致预防与检验费用的减少。从源头阶段强化预防成本的投入,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职工的素质高低与工程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此, 应从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每年把全员质量意识教育作为企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 预防成本的控制最关键在于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施工能力, 这实际上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环节。
2、鉴定成本的控制
这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 应把“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组织施工前, 要把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印发到施工员、检查人员手中, 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同时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如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即使施工工艺再高, 设备再精良, 生产出的产品仍是不合格的。而控制原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检测。故此, 检测成本是质量成本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而配置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和现场质量检查频次。
3、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控制
这部分费用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事实上,质量事故损失费用就是工程的纯利润, 因此, 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把守各道工序质量关, 提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防止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当前, 工程项目施工普遍推行工程监理制, 但施工企业切不可因此而放松自身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应做到自检符合要求后才提交监理检查验收, 切实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4、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中要注意防止过剩质量成本的现象
过剩投入成本的发生, 实际上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在实际施工中, 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片面加大物耗投入的做法不一定能创出优质工程, 也是对工程质量内涵的曲意理解, 应当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注意。
5、按PDCA 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PDCA 工作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按照PDCA 工作循环来开展工作, 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工作并非仅仅是搜集原始数据, 进行核算分析, 然后写出质量成本报告就算结束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应该是螺旋前进的过程, 在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应找出各种影响成本的关键问题并予以改进, 而且还应在后续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中予以监测, 直至质量成本达到最适宜值为止。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融合在PDCA循环中。
( 1)在计划阶段: 以质量损失成本对质量缺陷进行排序,挑选出质量损失成本占前几位的质量缺陷, 采用系统观点分析这些缺陷所以出现的原则, 在最能有效预防这些缺陷的环节制定预防或鉴定措施, 并对这些措施的一次性投入和执行成本结合措施受益期内可能由此减少的损失成本总额进行评估, 如果为减少质量缺陷所投入的资源费用可以为克服质量缺陷之后损失成本的下降所补偿, 则将预防或鉴定措施付诸试行。
( 2)试行阶段应有充分的时间, 以便所取得的有关质量缺陷及与其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成本数据足以进行分析, 对于预防措施或鉴定措施相关的资源投入也应有记录。
( 3)在检查阶段, 除了检查措施对于克服质量缺陷的有效性之外, 还应对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 4)在总结阶段, 把能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纳入标准, 把本轮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 循环, 其中包括那些对于减少质量缺陷有效但会使质量成本总额增加的措施。采用這样的办法优化质量成本可以保证每一轮PDCA循环都可以同时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 当在计划阶段找不到可以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时, 企业的生产暂时处于质量成本最优的区域,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 由技术进步引起对质量缺陷的预防和鉴定成本下降, 质量成本总额曲线底部还会持续右移并下降, 这种优化方法可以逐步使企业的质量成本总额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蒋克勤.浅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创新[J]. 江苏建筑. 2010(06)
[2] 王扬.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J]. 陕西建筑, 2008,(08) .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费用构成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攀升,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核心。质量成本管理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落实控制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实施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 系统性因素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就是施工生产过程中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最直接、 最密切、 最敏感的这部分费用。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由控制成本 含(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损失成本(含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
1、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指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及对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 具体包括:原材料和外购件试验、 检验费; 施工工序检验费;工程质量验收评审费。
2、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指为了防止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偏差出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标而事先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几项费用:质量规划费; 工序控制费;新工艺鉴定费;质量培训费;质量信息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施工指挥决策失误 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 施工成品保护不善以及由于施工工具 机械保养不善引起工程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 具体包括:返工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处理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指工程交工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而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的一切费用总和 。包括:保修费;诉讼索赔费。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 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 揭示偏差, 及时纠正, 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 进而采取措施, 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 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 实行归口分级控制, 落实控制计划, 结合具体情况, 制定措施, 实施控制。
1、预防成本的控制
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 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 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 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企业应更加注重预防成本减少返修率, 增加预防和检验成本不但可以减少质量故障损失成本, 反过来, 质量故障的减少又可导致预防与检验费用的减少。从源头阶段强化预防成本的投入,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职工的素质高低与工程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此, 应从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每年把全员质量意识教育作为企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 预防成本的控制最关键在于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施工能力, 这实际上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环节。
2、鉴定成本的控制
这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 应把“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组织施工前, 要把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印发到施工员、检查人员手中, 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同时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如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即使施工工艺再高, 设备再精良, 生产出的产品仍是不合格的。而控制原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检测。故此, 检测成本是质量成本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而配置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和现场质量检查频次。
3、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控制
这部分费用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事实上,质量事故损失费用就是工程的纯利润, 因此, 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把守各道工序质量关, 提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防止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当前, 工程项目施工普遍推行工程监理制, 但施工企业切不可因此而放松自身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应做到自检符合要求后才提交监理检查验收, 切实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4、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中要注意防止过剩质量成本的现象
过剩投入成本的发生, 实际上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在实际施工中, 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片面加大物耗投入的做法不一定能创出优质工程, 也是对工程质量内涵的曲意理解, 应当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注意。
5、按PDCA 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PDCA 工作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按照PDCA 工作循环来开展工作, 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工作并非仅仅是搜集原始数据, 进行核算分析, 然后写出质量成本报告就算结束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应该是螺旋前进的过程, 在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应找出各种影响成本的关键问题并予以改进, 而且还应在后续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中予以监测, 直至质量成本达到最适宜值为止。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融合在PDCA循环中。
( 1)在计划阶段: 以质量损失成本对质量缺陷进行排序,挑选出质量损失成本占前几位的质量缺陷, 采用系统观点分析这些缺陷所以出现的原则, 在最能有效预防这些缺陷的环节制定预防或鉴定措施, 并对这些措施的一次性投入和执行成本结合措施受益期内可能由此减少的损失成本总额进行评估, 如果为减少质量缺陷所投入的资源费用可以为克服质量缺陷之后损失成本的下降所补偿, 则将预防或鉴定措施付诸试行。
( 2)试行阶段应有充分的时间, 以便所取得的有关质量缺陷及与其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成本数据足以进行分析, 对于预防措施或鉴定措施相关的资源投入也应有记录。
( 3)在检查阶段, 除了检查措施对于克服质量缺陷的有效性之外, 还应对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 4)在总结阶段, 把能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纳入标准, 把本轮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 循环, 其中包括那些对于减少质量缺陷有效但会使质量成本总额增加的措施。采用這样的办法优化质量成本可以保证每一轮PDCA循环都可以同时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 当在计划阶段找不到可以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时, 企业的生产暂时处于质量成本最优的区域,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 由技术进步引起对质量缺陷的预防和鉴定成本下降, 质量成本总额曲线底部还会持续右移并下降, 这种优化方法可以逐步使企业的质量成本总额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蒋克勤.浅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创新[J]. 江苏建筑. 2010(06)
[2] 王扬.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J]. 陕西建筑, 20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