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游戏就是最具吸引力的,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无论在课间的操场上,还是在公园、广场上都能看见小孩子在玩游戏。本文尝试用客家传统游戏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活动能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客家传统游戏 小学生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00-02
本文結合笔者工作的地方——广东省东部的一座小城市,分析客家传统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这带地域是客家人地区,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客家人,在当地客家传统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游戏内容广泛、形式简单,富含娱乐性、竞争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尝试运用丰富有趣的客家传统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证明此举有效促进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活动能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体育课现状分析
(一)学生体质出现连年下降
为落实新《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中段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资料表明现在学生体质成续年下降的情况,就是现在的学生缺少运动煅练,很多小学生活动空间就玩电子产品,学校体育方面,学生都不感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成了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独立性差等特点。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多动脑筋。
(二)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学生缺乏运动兴趣的体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可能有坚持的自觉性。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是天生的。我们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笔者国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技巧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如融洽的师生情感、体育教师的师德、课堂语言等。仅此还不够,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体育中的乐趣,还应从学生的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等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笔者只能是抛砖引玉,运用客家人的传统游戏来吸引学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客家传统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客家传统语言游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这类型的语言游戏比较适合低段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低段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针对低段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小学生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课堂中通过聆听、诵读、吟唱客家传统语言游戏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善于交往,这些语言能力正好呼应了小学低年级以诗词、散文和短文为主干的语文学习。
另外,客家童谣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运用口头语言(包含地方母语),清楚、连贯、有表情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如我们将客家童谣《月光光》渗透在语言活动中,在学习《月光光》童谣时教师将活动室创设成童谣中的意境,配合CD,聆听“月光光”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感受客家童谣声韵活泼、美丽温婉的意境。让学生们跟一起诵读童谣、吟唱童谣、表演童谣、创编童谣,孩子们学会了发音、辨音、丰富了口语词汇,还学会了听、熟练地说客家方言,并能用流利的普通话大胆、清楚、连贯地进行表述童谣的意思。比如:笔者将说唱童谣《羊咪嘛,咯咙咯》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按意愿分别扮演大伯、狼、小羊,蹲在羊圈内(圆圈),游戏开始:狼绕着羊圈边走边问大伯:“羊子咪嘛,咯咚咯咚锵,大伯大伯,羊子出生了几只呀?” 大伯答:“一只。”狼又继续问“羊子咪嘛,咯咚咯咚锵,大伯大伯,羊子出生了几只呀?” 大伯答:“两只。”……到最后念到“不分我吃就抢了”时,狼追逐四散逃跑的羊群,游戏达到高潮,这种一问一答式的语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游戏中迫使他们与同伴互相对白,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并且这些童谣趣味性强,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游戏很刺激也很富有挑战性,孩子们百玩不厌,这就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客家传统游戏发展学生自主活动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参与学习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学生是在自主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因此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权是发展学生自主性的基本。小学生除了上课是跟着老师学习,其他时间就需要孩子自主管理了。而现实中的小学生自主活动能力极差,特别是到了课间十分钟时间,到处是东跑西撞的孩子们。我们根据客家传统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尝试在在体育课堂中学习一些客家传统小游戏,为今后在小学课间自主活动提供一些选择,提高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
例1、笔者在上立定跑远课时,就可以给事客家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以跑动改为双脚跳,给学生讲清游戏规则,学生自由分好小组,这样学生的极积性就很高,同时也给了学生自主的空间,也能体现学生组织能力。
例2、课前准备活动上,笔者经常也会用客家小游戏来代替,《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等,用这些小游戏,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对后面的课堂组织起到了良好的基础。 例3、上体育课时,时常会有些同学请假的,那么笔者在对于请假生是这样安排的,请假的同学可以找个地方几个同学一起开展各种小游戏,如扑琪、三子棋等,这样请假的同学也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例4、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有器材,又可使学生感兴趣,这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也可给予学生空间,用自己创造新的玩法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收到不错的效果。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这些生动具体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还有快乐放松的游戏情绪都强烈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幼儿在每个过度环节都能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开心游戏,大大地提高孩子们自主活动的能力。
(三)客家传统智力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现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接受各种挑战,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较差,笔者尝试用客家传统智力游戏,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锻炼的学生思维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例1、扑棋就是一种客家传统的智力游戏,扑棋就地取材,简单易学,深受客家孩子的喜爱,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玩扑棋时,只需在较平整的地面用瓦片或小石块随手画出一个棋盘,甲、乙两人对垒。玩法:每人各执六个棋子(一般用小石子、小瓦片、小木棍、小树枝都可以,总之双方的棋子要有所區别)。棋子放在棋盘两边的周围,玩前两人要“呲咚”(每人各出一个手指决定大小),以三盘两胜方式决出谁先动第一步棋。每人一次只能走一步棋,两人轮流进行。如果甲乙双方在同一条直线的交叉点上各有一个棋子对峙时,其中甲方动一步后有两个棋子,甲方就以二比一的优势把乙方的棋子吃掉。吃掉棋子的甲方还要说一声“扑”,乙方吃掉甲方的棋子时也要说一声“扑”,所以这种玩法的棋叫“扑棋”。最后哪方棋子先被吃光就是输方。
例2、《三子棋》游戏方便简单,学生也很喜欢,课间十分钟都很多小学生在玩,在体育课堂上,笔者就让休息时给学生玩,小组轮换时,其它小组接着玩,这样以游戏为主的课堂,较好的提高了教学实效,又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算是两全其美了。
(四)客家传统合作类游戏发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宠惯了,在学校很多时候也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很多时候他们不喜欢交往,所以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尝试利用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合作类游戏,促进幼儿主动交往,以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
在课堂中笔者常以“舞龙灯”、“骑马”、“坐轿”、“跳四方”、“跳大绳”(用稻草搓成的绳子)、“打沙包”等这类游戏,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客家传统合作类游戏。如:培养学生腿部力量练习时,可用“跳四方”、“跳大绳”游戏,通过玩客家传统合作游戏,有助于学生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游戏和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究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全心身的发展,为促进更好的课堂实效努力。
三、客家传统游戏教学建议
(一)客家传统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加大练习密度,使锻炼效果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呈现开放、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通过多样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客家传统游戏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巴班斯基说“做认识性游戏的方法可称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维多里若认为,学生通过游戏引起兴趣,可激发学习责任感。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需要选择游戏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例如在队列队形中选择带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练习效果就好的多。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既练习了动作又达到了“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同时也活跃了气氛。
(三)运用客家游戏改变课的组织教法
对学生来说,有些教材(如田径、体操、武术等等)学起来可能有些单调、枯燥。对于这些锻炼价值较高而娱乐性较低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在上耐久跑课时,可充分利用篮球场地上的线采取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排除距离长的心理障碍,消除压力。又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客家游戏来上追逐跑、迎面接力、十字接力跑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笔者表现、发展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这种展现又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投掷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纸飞机,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
四、结束语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积极探索,将客家传统游戏用于体育课堂教学,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就能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子典.岭南传统童谣[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6).
[2]吴玉华.客家体育——中华传统民俗体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2).
[3]王国强.探讨客家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游戏的创编和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2(02):9.
作者简介:
李国标(1982.11-),男,广东东源人,本科,副主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关键词】客家传统游戏 小学生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00-02
本文結合笔者工作的地方——广东省东部的一座小城市,分析客家传统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这带地域是客家人地区,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客家人,在当地客家传统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游戏内容广泛、形式简单,富含娱乐性、竞争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尝试运用丰富有趣的客家传统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证明此举有效促进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活动能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体育课现状分析
(一)学生体质出现连年下降
为落实新《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中段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资料表明现在学生体质成续年下降的情况,就是现在的学生缺少运动煅练,很多小学生活动空间就玩电子产品,学校体育方面,学生都不感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成了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独立性差等特点。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多动脑筋。
(二)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学生缺乏运动兴趣的体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可能有坚持的自觉性。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是天生的。我们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笔者国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技巧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如融洽的师生情感、体育教师的师德、课堂语言等。仅此还不够,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体育中的乐趣,还应从学生的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等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笔者只能是抛砖引玉,运用客家人的传统游戏来吸引学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客家传统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客家传统语言游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这类型的语言游戏比较适合低段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低段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针对低段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小学生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课堂中通过聆听、诵读、吟唱客家传统语言游戏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善于交往,这些语言能力正好呼应了小学低年级以诗词、散文和短文为主干的语文学习。
另外,客家童谣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运用口头语言(包含地方母语),清楚、连贯、有表情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如我们将客家童谣《月光光》渗透在语言活动中,在学习《月光光》童谣时教师将活动室创设成童谣中的意境,配合CD,聆听“月光光”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感受客家童谣声韵活泼、美丽温婉的意境。让学生们跟一起诵读童谣、吟唱童谣、表演童谣、创编童谣,孩子们学会了发音、辨音、丰富了口语词汇,还学会了听、熟练地说客家方言,并能用流利的普通话大胆、清楚、连贯地进行表述童谣的意思。比如:笔者将说唱童谣《羊咪嘛,咯咙咯》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按意愿分别扮演大伯、狼、小羊,蹲在羊圈内(圆圈),游戏开始:狼绕着羊圈边走边问大伯:“羊子咪嘛,咯咚咯咚锵,大伯大伯,羊子出生了几只呀?” 大伯答:“一只。”狼又继续问“羊子咪嘛,咯咚咯咚锵,大伯大伯,羊子出生了几只呀?” 大伯答:“两只。”……到最后念到“不分我吃就抢了”时,狼追逐四散逃跑的羊群,游戏达到高潮,这种一问一答式的语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游戏中迫使他们与同伴互相对白,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并且这些童谣趣味性强,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游戏很刺激也很富有挑战性,孩子们百玩不厌,这就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客家传统游戏发展学生自主活动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参与学习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学生是在自主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因此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权是发展学生自主性的基本。小学生除了上课是跟着老师学习,其他时间就需要孩子自主管理了。而现实中的小学生自主活动能力极差,特别是到了课间十分钟时间,到处是东跑西撞的孩子们。我们根据客家传统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尝试在在体育课堂中学习一些客家传统小游戏,为今后在小学课间自主活动提供一些选择,提高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
例1、笔者在上立定跑远课时,就可以给事客家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以跑动改为双脚跳,给学生讲清游戏规则,学生自由分好小组,这样学生的极积性就很高,同时也给了学生自主的空间,也能体现学生组织能力。
例2、课前准备活动上,笔者经常也会用客家小游戏来代替,《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等,用这些小游戏,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对后面的课堂组织起到了良好的基础。 例3、上体育课时,时常会有些同学请假的,那么笔者在对于请假生是这样安排的,请假的同学可以找个地方几个同学一起开展各种小游戏,如扑琪、三子棋等,这样请假的同学也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例4、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有器材,又可使学生感兴趣,这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也可给予学生空间,用自己创造新的玩法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收到不错的效果。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这些生动具体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还有快乐放松的游戏情绪都强烈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幼儿在每个过度环节都能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开心游戏,大大地提高孩子们自主活动的能力。
(三)客家传统智力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现在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接受各种挑战,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较差,笔者尝试用客家传统智力游戏,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锻炼的学生思维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例1、扑棋就是一种客家传统的智力游戏,扑棋就地取材,简单易学,深受客家孩子的喜爱,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玩扑棋时,只需在较平整的地面用瓦片或小石块随手画出一个棋盘,甲、乙两人对垒。玩法:每人各执六个棋子(一般用小石子、小瓦片、小木棍、小树枝都可以,总之双方的棋子要有所區别)。棋子放在棋盘两边的周围,玩前两人要“呲咚”(每人各出一个手指决定大小),以三盘两胜方式决出谁先动第一步棋。每人一次只能走一步棋,两人轮流进行。如果甲乙双方在同一条直线的交叉点上各有一个棋子对峙时,其中甲方动一步后有两个棋子,甲方就以二比一的优势把乙方的棋子吃掉。吃掉棋子的甲方还要说一声“扑”,乙方吃掉甲方的棋子时也要说一声“扑”,所以这种玩法的棋叫“扑棋”。最后哪方棋子先被吃光就是输方。
例2、《三子棋》游戏方便简单,学生也很喜欢,课间十分钟都很多小学生在玩,在体育课堂上,笔者就让休息时给学生玩,小组轮换时,其它小组接着玩,这样以游戏为主的课堂,较好的提高了教学实效,又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算是两全其美了。
(四)客家传统合作类游戏发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宠惯了,在学校很多时候也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很多时候他们不喜欢交往,所以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尝试利用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合作类游戏,促进幼儿主动交往,以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
在课堂中笔者常以“舞龙灯”、“骑马”、“坐轿”、“跳四方”、“跳大绳”(用稻草搓成的绳子)、“打沙包”等这类游戏,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客家传统合作类游戏。如:培养学生腿部力量练习时,可用“跳四方”、“跳大绳”游戏,通过玩客家传统合作游戏,有助于学生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游戏和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究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全心身的发展,为促进更好的课堂实效努力。
三、客家传统游戏教学建议
(一)客家传统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加大练习密度,使锻炼效果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呈现开放、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通过多样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客家传统游戏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巴班斯基说“做认识性游戏的方法可称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维多里若认为,学生通过游戏引起兴趣,可激发学习责任感。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需要选择游戏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例如在队列队形中选择带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练习效果就好的多。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既练习了动作又达到了“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同时也活跃了气氛。
(三)运用客家游戏改变课的组织教法
对学生来说,有些教材(如田径、体操、武术等等)学起来可能有些单调、枯燥。对于这些锻炼价值较高而娱乐性较低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在上耐久跑课时,可充分利用篮球场地上的线采取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排除距离长的心理障碍,消除压力。又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客家游戏来上追逐跑、迎面接力、十字接力跑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笔者表现、发展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这种展现又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投掷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纸飞机,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
四、结束语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积极探索,将客家传统游戏用于体育课堂教学,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就能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子典.岭南传统童谣[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6).
[2]吴玉华.客家体育——中华传统民俗体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2).
[3]王国强.探讨客家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游戏的创编和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2(02):9.
作者简介:
李国标(1982.11-),男,广东东源人,本科,副主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