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三年级的姚芳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到学校,她到了学校就坐在教室里认真读书。每当这时,教语文的李老师总会笑着问一句:“姚芳,怎么这么早呀?”
“是坐爸爸的车来的。”姚芳总会这样回答。
这让李老师对姚芳的爸爸特别感兴趣。因为从学生登记册上来看,姚芳的家是离学校最远的,在离学校10里的城郊。但姚芳却是所有同学中到校最早的一个,这足见姚芳的爸爸是一个对孩子很负责的好爸爸。
李老师有些怀疑:班里有私家车的几个孩子的家长,李老师都认识,因为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大门口,可李老师从来没有看到姚芳的爸爸将车开到学校大门口,所以李老师就想看一看姚芳爸爸的“私家车”。
一天作文课,李老师出了一道命题作文——《上学你坐什么车》。
大约二十多分钟,姚芳第一个把作文本交到了讲台上。李老师用赞赏的目光看了看姚芳,顺手拿起姚芳的作文看起来。姚芳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从来没有坐过小汽车,甚至连摩托车、自行车和公交车也没有坐过,我坐的车是爸爸的三轮车。
爸爸下岗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靠给别人送货的活儿来养活我和由于生病不能干重活的妈妈。每天天还没有亮,爸爸就让我坐在他的三轮车上,爸爸要先把我送到学校。爸爸说,上学要准时,千万不能迟到,上学迟到不是好孩子。每天放学了,爸爸让我在学校对面的院子里等他,因为他怕同学们看到了会笑话我。
我每天坐在三轮车上看着爸爸的样子——弓着腰,低着头,使他那本来就有点驼的背更显得驼了,本来就单薄的身躯显得更瘦小了。爸爸的两只脚飞快地蹬啊蹬啊,我认为爸爸蹬的是希望——因为爸爸说过女儿长大成为有用之才就是他的希望……
李老师看着看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
每天家长们接送孩子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家长们用什么车接送你,都是家长们的爱,不要嘲笑家境贫寒的同学,更不要嘲笑这份爱。在校园,我们的成绩不是“拼车”就能提高的,有了好成绩,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是坐爸爸的车来的。”姚芳总会这样回答。
这让李老师对姚芳的爸爸特别感兴趣。因为从学生登记册上来看,姚芳的家是离学校最远的,在离学校10里的城郊。但姚芳却是所有同学中到校最早的一个,这足见姚芳的爸爸是一个对孩子很负责的好爸爸。
李老师有些怀疑:班里有私家车的几个孩子的家长,李老师都认识,因为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大门口,可李老师从来没有看到姚芳的爸爸将车开到学校大门口,所以李老师就想看一看姚芳爸爸的“私家车”。
一天作文课,李老师出了一道命题作文——《上学你坐什么车》。
大约二十多分钟,姚芳第一个把作文本交到了讲台上。李老师用赞赏的目光看了看姚芳,顺手拿起姚芳的作文看起来。姚芳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从来没有坐过小汽车,甚至连摩托车、自行车和公交车也没有坐过,我坐的车是爸爸的三轮车。
爸爸下岗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靠给别人送货的活儿来养活我和由于生病不能干重活的妈妈。每天天还没有亮,爸爸就让我坐在他的三轮车上,爸爸要先把我送到学校。爸爸说,上学要准时,千万不能迟到,上学迟到不是好孩子。每天放学了,爸爸让我在学校对面的院子里等他,因为他怕同学们看到了会笑话我。
我每天坐在三轮车上看着爸爸的样子——弓着腰,低着头,使他那本来就有点驼的背更显得驼了,本来就单薄的身躯显得更瘦小了。爸爸的两只脚飞快地蹬啊蹬啊,我认为爸爸蹬的是希望——因为爸爸说过女儿长大成为有用之才就是他的希望……
李老师看着看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
每天家长们接送孩子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家长们用什么车接送你,都是家长们的爱,不要嘲笑家境贫寒的同学,更不要嘲笑这份爱。在校园,我们的成绩不是“拼车”就能提高的,有了好成绩,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