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莎士比亚书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cy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来到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旁边的那个绿色门面的书屋——莎士比亚书店。每次来巴黎总要到这里来买一本书。第一次来到这家书店,已是二十年前,那时,当堂而坐的还是老人乔治·惠特曼,当时他应该已有八十岁,穿着色彩并不搭配的背心和外套,一头白发上有火烧的痕迹——据说他很少去理发馆,头发长了就用蜡烛烧掉,说这种剃头法又快又省钱。记忆中书店里的顾客并不多,所以,当时我还与老人聊了回天。记得他当时第一便是问我是否有住处,又问我是否要咖啡,接着就兴冲冲地告诉我其实他和中国还有一段缘分,幼年时曾随父亲住在南京,曾坐蒸汽火车去上海,曾在苏州见过一位天下最美的姑娘。又说起五年前,他重返中国,想在南京开一家英文书店,但没能成功,只余遗憾。他还告诉我他是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孙子,当时我竟相信了,后来读到有关他的文章,才知道这是他经常爱说的一个“传奇”,他的父亲就叫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位外科医生,与大诗人同名,这是他与诗人的唯一关系。
  莎士比亚书店也许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家独立英文书店。冠以此名的书店最初是由美国女人西尔维亚·比奇1919年创立,原址虽也在拉丁区内,但并不在塞纳河边上。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是一批美国作家的自我流放地:海明威、庞德、艾略特、菲茨杰拉德、斯坦因等都聚集在这里,这家书店也就如同文学沙龙,是作家的聚集地之一。当然,让书店名垂名青史的是1922年2月2日比奇出版了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那天正是乔伊斯的四十岁生日,那是一个真正的文学传奇。
  二战之后,惠特曼来到巴黎,1951年在目前的地址上开了一家英文书店兼图书馆,1964年比奇去世后,为了表示敬意,将书店名改为莎士比亚书店。惠特曼性格古怪,曾称他的书店为“假装成书店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共和国”,一个波希米亚的庇护所,那些旅途中的文学青年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过夜,以在书店中帮忙做交换,惠特曼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每天必须读一本书。五六十年代,这里也吸引了一批作家,例如贝克特、亨利·米勒、劳伦斯·杜威尔、布莱希特、阿瑟·米勒、克鲁亚克、金斯堡等等。艾纳伊丝·宁曾将她的遗嘱留在这里,以日记著称的她在50年代的巴黎日记中,曾这样描绘莎士比亚书店:“在塞纳河畔有这么家书店,一栋画家郁特里罗笔下的房子,地基不是很结实,小小的窗户,起皱的百叶窗。还有乔治·惠特曼,营养不良,留着胡子,如同他的书堆中的一位圣人,借书出去,让身无分文的朋友住在楼上,并不急于卖书。在书店最里面,是一个窄小拥挤的房间,一张小桌子,一个炉子。那些为书而来的人不停地说话聊天,乔治则试图写信,拆开邮件,预订书籍。一个小小的让人不能相信的楼梯通到楼上,通向他的卧室,或公共卧室,亨利·米勒和其他的来访者们,会在那里住下。”当然,也有人利用惠特曼的好客热情,据说曾有一位英国诗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七年。
  惠特曼掌管的书店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没有电话,没有信用卡收款机,架上的书也杂乱无章,没有任何检索系统。店中的书和钱也常常消失,惠特曼总是耸肩以对,不加追究。他的书店如何维持下来,他又如何通过法国税务局对他书店的几次查账,这一直是一个谜。
  2011年,惠特曼老人去世了,享年98岁。现在,书店由他的女儿掌管(芳名就叫西尔维亚·比奇·惠特曼)。她是惠特曼唯一的孩子,出生在巴黎,母亲是英国人,她记得她的童年“如同生活在一种童话里,赤脚在书店中走过那些睡着人的床”。但7岁时父母离异,她跟妈妈回到英国,在那里长大。21岁时,她来到书店帮助父亲,原本只计划一个夏天,没想到就没有再离开过 。她努力要让书店走进21世纪,在店里安装了电话、电脑和信用卡付款机。她也建立了书店网站,并把每次在书店中留宿的人数限制到六位。
其他文献
男孩邓肯跟着妈妈、继父和他女儿去海边度假,车上继父问他,邓肯,如果有十分,你给自己打几分?邓肯犹犹豫豫地说,六分。继父挑衅地说,我只给你打三分。内向男孩可怜的地方就是,明明心里想的是“你凭什么这样对我”或者“我不想搭理你这傻逼了”,嘴上却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样继父就愈加嚣张,说着更加过分的话,却仿佛是在施予同情和恩典。  内向者一直被人不自觉地忽略,甚至有些不受欢迎。女孩们喜欢的永远是那些在球场上出
煤老板邢利斌7000万嫁女事件引发舆论风波。为爱女婚事一掷千金本来只是一桩家务事,但却成为众矢之的,并被政府部门斥为有损地方形象,其背后折射出当下坊间对富人原罪的诸多质疑。究其根源,只有在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竞争环境公平的创富机制框架内,仇富心理才可能被勤勉创富的积极心态所取代,富人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精英的代名词。   国人风俗历来重视婚丧嫁娶,然而,当一场婚宴与6辆法拉利、春晚明星捧场、耗资数千
自近代起,上海的绘画艺术就高举起“海派”艺术大旗,曾经占据过半壁江山,更是涌现了一大批诸如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吴湖帆、林风眠、谢稚柳、唐云、程十发等几代艺术大家,独领风骚。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依旧是全国美术的重镇,各地的画家以来到上海办画展为荣。同样地,“海派”艺术家群体一旦有了新作,往往借着上海这方宝地,一举打响全国的牌子。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画、油画还是普及性极高的连环画、版画,上海
刚刚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指出,这个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評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网络时代,似乎最不缺的就是态度了。跟帖是态度,点赞是态度,转发是态度,弹幕即兴发言也是态度……   当年“沉默的大多数”,如今个个手拿“麦克风”,随时随地都能表态了——当然还不能由着性子“耍态度”。这无疑是进步。虽然很多态度还不太有风度,至少体现了温度吧——说明你不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不是只接收不发送的“黑洞人”。   名流自然是有态度的,他们的态度人人都能看见。芸芸众生的态度不会闪闪發光,从
10月初美国联邦政府停摆16天,很多媒体指责共和党是罪魁祸首。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国两党在预算谈判中陷入僵局,身为总统的奥巴马难辞其咎。  导致这次停摆的直接原因,是共和党将预算案同推翻奥巴马的医改法案挂钩,民主党难以接受。但在联邦政府关门前,共和党领袖博纳已经意识到一旦走到这一步共和党将成众矢之的,所以在最初提案的基础上多次主动让步。可奥巴马坚决不谈判,最后还是靠参议院两党领袖的斡旋才使政府恢
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股市有风险,楼市有“路障”,高利贷成了当下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全民“放水”的疯狂。  有人总结,目前民间借贷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范围广,已从两年前的江浙沿海扩展到陕西、内蒙等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二是利息高,有的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達到近年来的最高。三是参与者众,在高息和资金需求饥渴等作用下,甚至有银行资金也充当了民间拆借
“多关注一下我们这些缺钱但不缺精神的电影,而不要总是关注那些除了钱什么都缺的电影。”    刘杰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来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到底是哪一年,“2003年还是2004年?”2004年,电影节论坛邀请了贾樟柯、王小帅、朱文和一大批当时的青年导演们,和美国权威电影评论家大卫·鲍德威尔、日本电影史学评论家佐藤忠男、韩国电影评论协会主席郑用琢对话。  当时《十七岁的单车》和《小武》等一批中国新生代的
然而,笑声的背后,几乎有无尽的斗争、斡旋与急智,这些都在书中随处可见。作者在竭尽全力描绘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成功与胜利的同时,也在书中自始至终表达出自己作为一介草民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     “选取观察的位置往往是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可惜这样的位置向来不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于是那些被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放置到关键位置,从而可以看清一切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同时也就有了某种历史的责任,要将其看到的
4月20日晚,在地震发生约12小时后,《新民周刊》记者辗转抵达雅安市。因为害怕余震,这一夜,雅安市区内居民大部分一夜无眠,只能选择找一块空地露宿街头。此处距发生地震的芦山县尚有30公里,并非震区,建筑依旧保存完好,但感受到大地震动的人们,依旧如惊弓之鸟。可以想象,位于震中的灾区,人们此刻又面临着怎样的心理恐惧与生存艰难。  雅安到芦山的县道和荥经高速是能够到达芦山县仅有的两条道路,受地形限制,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