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肚子”里,藏着什么秘密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持魔杖的魔法师提着一只神奇的皮箱来到美国纽约。这只箱子是连接“魔法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大门,一不小心就会有危险的“地下”动物逃逸出来……根据《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全球上映。“魔法世界”是不是源自地底,成为“麻瓜”们(魔幻作品中对普通人的称呼)热议的话题。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倘若把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比作一个苹果,那么与人们关系最为直接的地壳,仅相当于薄薄的一层果皮。由此往下的地底世界,更为庞大隐秘,也更为光怪陆离,被公认为地球科学研究的“紫禁城”。那么,地球的“肚子”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是滚烫的岩浆到处肆虐,还是密布“矮人”储藏的珍宝?地心深处,真的有神奇生物乃至文明存在吗?
  两种假说
  关于地下世界的描述,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地心游记》。这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864年,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经典之作。在他的笔端,勇敢的探险家来到地球深处,遭遇火山爆发、岩浆飞溅,还看到了巨大的“地下海”以及各式各样的奇异生物……
  地壳之下,到底有着怎样的“另一面”?国际上存在两种主流说法:
  一是空心说。上世纪20年代,有地质学家提出,很久以前,宇宙中一颗巨大的陨星掉落地球,穿透了地壳,于是形成了一个空洞。
  空心说的另一个依据是对地球重量的比较。如果地球内部全部由实体物质构成,那么它的重量应该会比现在大得多。造成这种结果不外乎有两种情况:空心或者多孔。
  不过,有质疑者强调,即使地球内部有空洞存在,也只在表面浅层区。因为地壳更深处如果有洞穴,一定会因为高压而被摧垮。
  二是实心说。1936年,丹麦地震学家雷曼女士证明,地球内部有个地核存在。它包括一个大小与月球相当的铁质内核和一个液态外核。其中,内核在产生地球磁场的地球动力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个分层
  大家知道,地球内部是有明显层次的。最外面的一层,叫做地壳;接下来的中间层,被称为地幔;最里面的部分,叫做地核。如果拿煮熟的鸡蛋打个比方,那么地壳类似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就是蛋黄。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场所。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5公里,与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断进行化合和分解,形成名目繁多的矿物。多种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岩石。
  地壳虽然很坚硬,却不是铁板一块。研究显示,地壳是由几大板块拼起来的。这些板块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移动之中。
  地壳之下是地幔。地幔主要由高温岩浆组成,很像一大锅浓粥。地幔可以分成两层:上地幔和地壳相连,厚度约有1200公里,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的橄榄岩组成;下地幔和地核接触,厚度约有1700公里,成分主要是铁、镍等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幔再往下,就是地球的最深处——地核。现有研究表明,地核是一个以铁等金属为主的球体,可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地核为熔融态,厚约2240公里;内地核为固态,半径约为1120公里。
  地球内部越接近地心,温度就越高。科学家利用最新技术测出,地球核心的温度是6000℃,接近太阳的表面温度。
  两大障碍
  今天,人类进入太空乃至登陆月球都不再是梦想,然而“入地”却显得有点遥远,主要障碍就在于“高温”和“高压”。
  一般估计,地幔与地核界面的温度约在3700℃,内核温度约在4000℃至4500之间。地下世界的温度为何如此高?主要是铀等同位素物质衰变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另外,45亿年前地球生成时产生的热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地球内部的压强也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科学家推测,地壳下面的压强约为90万千帕,地幔底部的压强约为1.4亿千帕,地球核心点的压强则高达3.6亿千帕。这都远远超出了地球表面的标准大气压。
  不过,地底并不会因此而显得“死气沉沉”。1946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推断,由史前文明人开辟建造的地下隧道首尾相接并有许多支岔,可纵贯欧亚美非各大洲。
  此外,目前已经发现在地表下方1.6公里左右的地方存在微生物,那里的温度已经非常高了。科学家还发现,一些细菌可以生存在高达2万千帕的环境里。而过去的研究表明,细菌或者其他形式的生命无法生存在超过几千个大气压的环境里。
  一颗“炽热的心”
  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你也许正在计划去哪里泡一泡温泉。可你知道吗,为何地底下会冒出一口口温热的泉水呢?这其实源自于“地热能”。
  地球内部有颗“炽热的心”,里面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着衰变反应并释放热量。巨大的热量会通过大地的热传导、火山喷发、地下水循环等途径不断向地表散发,由此形成“地热能”。仅以目前探明的总量来看,地球蕴藏的地热能量足够全球印亿人口消耗100万年。而且,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温室气体。
  不仅产生热能,地球还能“吃石头,吐钻石”。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大部分钻石来自于地表下不到19公里的地方。在那里,地幔内部的特殊环境把部分岩石变成了钻石,后来部分钻石又被金伯利岩带到地表。金伯利岩是由火山爆发产生的,这种岩石一直是人们寻找钻石的“指标岩”。
  建造“望远镜”
  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研究,主要依靠两种形式:
  一是“做CT”。科学家在地上制造的地震波会沿地下传播,而当地震波碰到不同地质体时就会反射回来,仪器接收到反射信号,经过处理以后得到图像。由于不同深度和岩石性质反射的波是不同的,通过分析反射,科学家就能大体判断地球深部的构造。
  二是建造“望远镜”。经由cT获取的认知,毕竟仍然是间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纷纷建造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即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所谓大陆科学钻井,就是在地球大陆上选择富有科学探索意义的地区,钻进达数公里的深孔,用来进行科学实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在已有十多个国家打了近百口深浅不一的钻井。其中,钻探的最深记录是12公里。
  我国的第一口大陆科学钻井——“科钻一井”于2001年開钻,地址位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毛北村。据报道,2004年12月26日8时许,正在“科钻一井”进行观测的科研人员发现,地下4.9公里处流体中氩和氦的含量突然发生变化。1小时后,4700公里外的苏门答腊发生9.3级地震。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利用大陆科学钻探深井,能否开辟地震预报的新途径?这些谜团,都有待进一步解开。
  (刘振摘自《解放日报》2016年11月14日)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万余人受灾,73671间房屋受损,其中倒塌76间。  8月12日,四川省地震局公布:此次地震最大烈度为9度,6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295平方千米,共造成四川省、甘肃省8个县受灾。  九
虽然“女作家没有几个长得好的”已经是过时的论调了,但我见到张梅时,还是多少有些吃惊。张梅长得像王文娟,瓜子脸,眼不大,但有些吊。难怪,多喝几口酒,人家就说她“你那酒汪
邓小平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科学行动指南。本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2001年以来关于邓小平执政思想的研究文献,
南极冰盖含有约3130万立方千米的雪冰,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6米。因此,极地古气候环境研究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十多年来,该项研究取得了快速进展,研
我常常想: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她包含了那么多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怎么会吸引不了可爱的学生呢?但静下心来认真审视我
生死无常。一个警察,从他(她)当警察的那一天起,就要做好面对无常生死的心理准备。赵新民烈士以他最后的微笑告别他的亲人和战友们,那微笑“感动中国”,也撼动了平凡生活中的
文章针对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一些措施,并试图从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素质创新、教学手段现代化、重视实践性环节、学习
水文[2016]275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文监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我国新
一、渊博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教师在传承知识时要有判断、有批判,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广览群书,积百家知识于一身,才可以对学生在认知
本文对高层建筑中设置常开风口和常闭风口的特点和两种风口设置所需的风量进行了总结及计算比较,探讨了不同场所设置风口的不同形式。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pare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