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阶段的发展在幼儿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单纯天真,可塑性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正确引导,抓好一日常规,开展快乐教学,师生愉快互动。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榜样正确引导
幼儿园是孩子最初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应当考虑到“养成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如同一张没有涂鸦的白纸,怎样使这张纸变得色彩斑斓,生气勃勃,那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环境的影响,社会的锤炼等方方面面的协作教育。针对养成教育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养成教育
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日常行为,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幼儿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教育。刚开学,幼儿从小班进入中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特别是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时教师就应向幼儿说明升入中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给幼儿说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按要求做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故事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抓住契机及时引导:我们现在在一个大集体中生活,要讲秩序,玩玩具要和小朋友分享,喝水、添饭时时要排好队,这样才不会拥挤。并及时鼓励幼儿讲秩序的宝宝才是乖宝宝。让孩子感到了教师是可亲近的,愿意主动自觉遵守规则,形成一种意识,逐渐从“知道”到“做到”。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持久,和家长交流让孩子在家也要监督孩子讲秩序,家园结合达到目的。
二、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
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为了让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习惯,我通过具体形象有感染力的优良思想,用故事里情节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还经常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例如:班上王丽、童童等小朋友非常有礼貌,来园时能主动热情地向老师、阿姨鞠躬问好。对一些不愿意主动问好的小朋友,教师先向幼儿鞠躬问好,幼儿会模仿教师问好。在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讨论,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早上来园教师和孩子的态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感。教师应适当地采取多种鼓励的方式,以表扬为主,注意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强化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终身受益。
三、教师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在幼儿园里,老师接觸幼儿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在孩子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因此,孩子要养成良好品德与习惯,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要有培养孩子能力的好方法。
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鄙视能力较差的幼儿。在日常行为举止方面做示范,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优质教学任务,从而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精心设计活动,提供良好环境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是很差的,分辨不清好坏,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好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往往靠老师的说教是不行的,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强化幼儿的行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萌芽,往往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活动可以巩固的,最容易被不良倾向所冲击,作为教师就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言行,一旦出现反复,就要给予制止,把问题解决,因此,养成教育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练习机会,才能生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设计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练习礼貌用语,学习主动热情问候客人,有序收拾玩具,进餐前不大声说话等,结合新大纲内容要求,多为幼儿增加重复练习和理解的活动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良好行为习惯,为有进步的幼儿给予奖励,帮助他们提高意识,使孩子能够去尝试,这样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五、家园互动,巩固教育成果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园互动,来巩固教育成果。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册与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幼儿的养成教育更加完善,不仅要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更要做到在家是个好宝宝,这样良好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另外,幼儿园还应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思想教育,采取配合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做好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每个家庭都做到了真正的家园互动,那么我们的幼儿一定会能茁壮成长!
总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敖春美. 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2]郭宗莉. 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J]. 幼儿教育. 2005(03)
[3]曲淑英. 养成教育应从幼儿抓起[J]. 现代家教. 1999(04)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榜样正确引导
幼儿园是孩子最初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应当考虑到“养成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如同一张没有涂鸦的白纸,怎样使这张纸变得色彩斑斓,生气勃勃,那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环境的影响,社会的锤炼等方方面面的协作教育。针对养成教育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养成教育
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日常行为,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幼儿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教育。刚开学,幼儿从小班进入中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特别是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时教师就应向幼儿说明升入中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给幼儿说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按要求做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故事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抓住契机及时引导:我们现在在一个大集体中生活,要讲秩序,玩玩具要和小朋友分享,喝水、添饭时时要排好队,这样才不会拥挤。并及时鼓励幼儿讲秩序的宝宝才是乖宝宝。让孩子感到了教师是可亲近的,愿意主动自觉遵守规则,形成一种意识,逐渐从“知道”到“做到”。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持久,和家长交流让孩子在家也要监督孩子讲秩序,家园结合达到目的。
二、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
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为了让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习惯,我通过具体形象有感染力的优良思想,用故事里情节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还经常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例如:班上王丽、童童等小朋友非常有礼貌,来园时能主动热情地向老师、阿姨鞠躬问好。对一些不愿意主动问好的小朋友,教师先向幼儿鞠躬问好,幼儿会模仿教师问好。在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讨论,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早上来园教师和孩子的态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感。教师应适当地采取多种鼓励的方式,以表扬为主,注意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强化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终身受益。
三、教师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在幼儿园里,老师接觸幼儿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在孩子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因此,孩子要养成良好品德与习惯,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要有培养孩子能力的好方法。
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鄙视能力较差的幼儿。在日常行为举止方面做示范,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优质教学任务,从而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精心设计活动,提供良好环境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是很差的,分辨不清好坏,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好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往往靠老师的说教是不行的,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强化幼儿的行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萌芽,往往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活动可以巩固的,最容易被不良倾向所冲击,作为教师就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言行,一旦出现反复,就要给予制止,把问题解决,因此,养成教育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练习机会,才能生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设计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练习礼貌用语,学习主动热情问候客人,有序收拾玩具,进餐前不大声说话等,结合新大纲内容要求,多为幼儿增加重复练习和理解的活动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良好行为习惯,为有进步的幼儿给予奖励,帮助他们提高意识,使孩子能够去尝试,这样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五、家园互动,巩固教育成果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园互动,来巩固教育成果。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册与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幼儿的养成教育更加完善,不仅要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更要做到在家是个好宝宝,这样良好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另外,幼儿园还应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思想教育,采取配合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做好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每个家庭都做到了真正的家园互动,那么我们的幼儿一定会能茁壮成长!
总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敖春美. 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2]郭宗莉. 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J]. 幼儿教育. 2005(03)
[3]曲淑英. 养成教育应从幼儿抓起[J]. 现代家教.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