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如何与课内知识结合起来,怎样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怎样把课外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者必须在诸如以上的问题上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与做法,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一、 制订计划
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时,既要照顾学生的共性,又要观照学生的个性。学期初,师生共同商讨,选择课外读物的类型。类型归纳后要分以下几种:一类是中外名著、名家名篇,每学期看若干篇;二是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如《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标点符号用法表》等,以配合课内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三是配合课文学习的,如《朝花夕拾》《死水》《唐宋诗词选》等;四是介绍语文学习方法的,如《写作技巧初探》《我学议论文》等;五是有关社会热点、动态的,如有关环境的,有关申奥的;六是科技史地类的,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学生可根据计划的类型,自己寻找有关篇目自行阅读。
二、 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如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等于给其“鱼”而不授其“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大致可分为精读、泛读、默读、速读、跳读等。精读是一种反复钻研、反复揣摩的阅读方法,唐诗宋词、短篇小说适宜此法;泛读则是要求快速浏览,不必字斟句酌、咬文嚼字,通晓大意即可,长篇小说适宜此法;跳读则是抓住主要内容、主要环节阅读,长篇小说亦适用此法……当然,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运用,方法视所读文章特点而定。教师可准备若干不同类型的文章,指导各种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 课内延伸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兴趣,由课内知识引申到课外读物不失为一个自然而有效的方法。如讲到《孔乙己》,不妨介绍一下鲁迅的为人为文,并自然地介绍鲁迅另外的白话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呐喊》;如学习《背影》,可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在散文领域的杰出贡献。这样,由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阅读,引起学生兴趣,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四、 专题讨论
教师可事先作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关注的作家作品或事物,定出讨论的专题,如“我看绿色食品”“第三只眼看韩寒”“武侠小说之我见”“一口气阅读一星期都不厌倦的作家”“回眸百年”“奥运史话”“我言我心”“遭遇李白”“港台大陆歌手大比拼”等专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结伴组成五人左右的“专题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自查资料、自我阅读、自行研究,可运用如网络、电视等多种信息媒介。
五、 交流评比
经常召开“奇文共赏析”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花十分钟时间简明扼要地介绍近期读过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背诵或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学生就像看了一则精彩的广告,不由自主地也想看看这部作品,无形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六、 图书管理
学期初,由学生从自己的书架上拿下若干本最喜爱的书,成立“班级图书馆”,由专门的学生负责,作好登记、管理、借阅等工作,学期结束,归还书籍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既方便了学生的阅读,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的阅读,就不会形成深厚的写作功底。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语文教师。
一、 制订计划
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时,既要照顾学生的共性,又要观照学生的个性。学期初,师生共同商讨,选择课外读物的类型。类型归纳后要分以下几种:一类是中外名著、名家名篇,每学期看若干篇;二是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如《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标点符号用法表》等,以配合课内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三是配合课文学习的,如《朝花夕拾》《死水》《唐宋诗词选》等;四是介绍语文学习方法的,如《写作技巧初探》《我学议论文》等;五是有关社会热点、动态的,如有关环境的,有关申奥的;六是科技史地类的,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学生可根据计划的类型,自己寻找有关篇目自行阅读。
二、 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如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等于给其“鱼”而不授其“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大致可分为精读、泛读、默读、速读、跳读等。精读是一种反复钻研、反复揣摩的阅读方法,唐诗宋词、短篇小说适宜此法;泛读则是要求快速浏览,不必字斟句酌、咬文嚼字,通晓大意即可,长篇小说适宜此法;跳读则是抓住主要内容、主要环节阅读,长篇小说亦适用此法……当然,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运用,方法视所读文章特点而定。教师可准备若干不同类型的文章,指导各种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 课内延伸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激发学生对名著名篇的兴趣,由课内知识引申到课外读物不失为一个自然而有效的方法。如讲到《孔乙己》,不妨介绍一下鲁迅的为人为文,并自然地介绍鲁迅另外的白话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呐喊》;如学习《背影》,可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在散文领域的杰出贡献。这样,由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阅读,引起学生兴趣,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四、 专题讨论
教师可事先作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关注的作家作品或事物,定出讨论的专题,如“我看绿色食品”“第三只眼看韩寒”“武侠小说之我见”“一口气阅读一星期都不厌倦的作家”“回眸百年”“奥运史话”“我言我心”“遭遇李白”“港台大陆歌手大比拼”等专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结伴组成五人左右的“专题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自查资料、自我阅读、自行研究,可运用如网络、电视等多种信息媒介。
五、 交流评比
经常召开“奇文共赏析”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花十分钟时间简明扼要地介绍近期读过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背诵或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学生就像看了一则精彩的广告,不由自主地也想看看这部作品,无形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六、 图书管理
学期初,由学生从自己的书架上拿下若干本最喜爱的书,成立“班级图书馆”,由专门的学生负责,作好登记、管理、借阅等工作,学期结束,归还书籍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既方便了学生的阅读,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的阅读,就不会形成深厚的写作功底。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