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有点懒散的人,因为懒散,即便是读书也会选择慵懒的方式,比如暖阳下斜靠在沙发里;因为懒散,也会避开大部头的理论书籍,小说随笔杂文就是我的钟爱。一次参加了南通市首届“名师之路”沙龙,得到一本冯卫东老师的《幸福的“芭蕾步”》,国庆两天里看得乐不可支:呵呵,原来涉及教育理论的书也可以这么好看。我仅用“好看”形容这本书,足以说明我依然是抱着消遣的态度读完了这本书。然而读完之后,我确实伸了一个懒腰,期期然间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有了一点“知耻而后勇”的热情。
也许是冯老师知晓千千万万如我般“心向往之”的教师在行走过程中尚且存在太多的迷惘和偏离,于是,一本《走在研究的引桥上》又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厚重绵软的文字里,处处闪烁着睿智的思想火花。掩卷之时,便觉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荡漾起更为深沉的教育情怀。我对自己说:现在,咱也不妨去炼点“浑元真气”吧。
一、冒点“傻气”,保持阳光的工作心态。
“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工作、职业充满一种幸福感时,他才能长期地甚至一辈子地从事教育而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教师的傻气是一份简单宁静的心态。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不要再羡慕政客的权、商人的富。其实,我们拥有的一些简单的快乐和宁静的幸福比金钱和权力带来的满足感更持久、更深远。偶尔穿过教室前的走廊,看见鬓角斑白的老教师兴奋地喊着“我出3!”孩子们也纷纷举起手指头,用充满稚气的声音嚷着“我出7!”时,我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看见学生在台前忘情地表演诗歌朗诵,台下的孩子动情了,眼里闪动着泪花时,我便收获了一份感动……每一个窗口都会演绎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还有此时拂过脸颊的风都裹挟着神圣和快乐向我袭来,我的脚步变得轻盈,我的心开始快乐地歌唱。
教师的傻气是一种执着高远的境界。“傻”教师一定是道德的旗帜,是品行的标兵。李吉林老师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际依然奔波在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有人说这有点傻;冯卫东老师的一曲“归去来兮”亦引来许多人不解的目光。前不久还听说本市一位著名教师放弃了赴欧美旅行的机会,把省下的经费用于课题的开题论证研究,而另有一位校长为了保留自己学校的特色,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每天义务为孩子们上好写字课。这些看似并未做到“世事洞明”的“傻”教师,用自己的坚强和执着追寻不灭的信仰。铸就出了为人师者的崇高思想境界,释放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他们自己也许只是觉得,快乐地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对他们最好的馈赠。
二、打点“底气”,增加自身的生命厚度。
“只要你还想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一点成功、成绩,只要你不想永远生活在教育给你带来的不快、焦虑甚至是愤恨中,你就应该有一点教育理论的贮存,应该有一点人文素养的积淀。”
人生需要阅读来“打底”。曾听市区一所名校的教师不屑地说:“农村的学生只知一味读书,他们寡闻少见,综合能力也欠缺,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对这话我颇不以为然。个人认为,读书的境界分两种,一种是纯属为了改变命运,一种则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境界。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教师的阅读则是属于后者。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多读点书还是少读点书或许对职业还暂不构成威胁。然而,一个不读书的人一定摆脱不了一些粗鄙和浅薄,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这样的人又怎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怎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教育的理想、信念又从何而谈!
阅读需要思考和写作来撑腰。书中说:“读书时时有收获,他们就像散珠一样。依我个人经验,把它们串起来,使之成为一条光泽耀人的珠链,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思考,一是写作。”读书固然是为自己“增容”的最好方式,然而那些把自己的脑袋无条件地转让出来,充当别人的跑马场的读书之人只能称其为“书奴”、“书呆子”。禅宗亦有言:借来的火,照不亮自身的心灵。读书是需要有反思精神的,但只思不写,思维或许只能是灵光的闪现,凌乱的交织,需要用“写”把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实践。“思”激发“写”,“写”促进“思”。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构成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增长点。
三、沾点“灵气”,营造诗意的教育生活。
“人是自己的设计师,我们承认有外界环境、条件、背景、压力等因素在起作用,但教师生存现状中也有‘自为’的成分。”
冯老师说:倘若只有底色,那就构不成任意一幅画。我且认为,教育工作要能成为一项具有较高幸福指数,焕发蓬勃生命力的工作,教师本人还必须具有一点灵气。灵气似乎是一个很玄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它可能就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敏锐独特的感悟,在举手投足间流露的那点机灵以及不断进发奇思妙想的能力。
灵气缘于追寻教育生活的情趣。“教育情趣之与生活情趣也是这样,是一种‘谐振’关系: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缺乏敏感的人,是很难想象他会充满教育情趣的——不然,所谓的‘教育情趣’也只能是一元的、单调的、畸形的。”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同行:他们工作兢兢业业,每天埋头备课,批改作业,讨论试题,但却从不见他们读书阅报,更不会有闲心接触网络。岁月的风尘似乎已经将他们的锐气、活力、热情磨尽,只留下一个麻木的身影。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他们的敬业精神,但当我看见他们的学生一副谨小慎微、“少年老成”的模样,不禁为之惋惜,一个对周围世界缺乏敏感度的教师,能在教育的发展浪潮中与时俱进吗?能悄然走近学生,形成师生间情感的共融吗?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吗?来看看冯老师对李吉林老师的描写:“她童心未泯,对周围世界、各种信息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并努力知晓、掌握。她擅长打篮球、拉手风琴,书法艺术颇见功力,喜欢毛阿敏的歌曲,关注世界杯……”我相信,这样一位拥有教育生活情趣的教师,无论是她的生命还是学生的生命都会诗意涌动,乐趣无穷。
灵气缘于追求教育生活的创意。教师的精力和能力如果仅仅只能用于维持和应付眼前的当务之急,那么教师的工作定会充满陈腐气息,给自己的工作加入一点创新的因子,工作就会洒满阳光。忍不住还是要提一个人——吉林市第一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曼凌。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她的文章,继而关注她的博客。小曼老师的博客没有太多高深的言论,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令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驻足流连。为了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告别“白色垃圾”,她带领孩子们绘制并向他人赠送环保主题的布袋。在吉林掀起了一股环保的飓风;她在班里设立了“优点大本营”,让每个学生都写出别人的优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看到大家写的优点,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还在论坛上建立“资料库”,把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好文章整理到一处,让更多的朋友分享,使资料库成了网友们的百宝箱……如此说来,能否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意也绝非能力的问题,当教师怀揣一颗赤诚的爱心和永远长不大的童心时,创造的金点子就会像火花般进发,你会发现工作的每一天都是那般新鲜如初。
曾读到许锡良的一篇教育随笔,文中说:“一个真正的研究者是让人读你的文章后知道你这个人,而不是因为有了一大堆美丽的头衔要让人知道。”联想到冯卫东老师在《博知 陶情 炼意 笃行》一文中说的:“在‘名’和‘实’之间,我重‘实’而轻‘名’,但有一个名分我比较看重——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是因为,它认可了我的工作状态。”也许冯卫东老师一贯就是这样认为。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行走着”便是最佳的人生状态。而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也未必最终都能站在“桥”上看风景,但我相信,行走的旅途里定然会有重峦叠翠,万壑争流,或者说,我们的行走本身就已经勾勒出了一道怡人的风景线。
也许是冯老师知晓千千万万如我般“心向往之”的教师在行走过程中尚且存在太多的迷惘和偏离,于是,一本《走在研究的引桥上》又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厚重绵软的文字里,处处闪烁着睿智的思想火花。掩卷之时,便觉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荡漾起更为深沉的教育情怀。我对自己说:现在,咱也不妨去炼点“浑元真气”吧。
一、冒点“傻气”,保持阳光的工作心态。
“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工作、职业充满一种幸福感时,他才能长期地甚至一辈子地从事教育而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教师的傻气是一份简单宁静的心态。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不要再羡慕政客的权、商人的富。其实,我们拥有的一些简单的快乐和宁静的幸福比金钱和权力带来的满足感更持久、更深远。偶尔穿过教室前的走廊,看见鬓角斑白的老教师兴奋地喊着“我出3!”孩子们也纷纷举起手指头,用充满稚气的声音嚷着“我出7!”时,我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看见学生在台前忘情地表演诗歌朗诵,台下的孩子动情了,眼里闪动着泪花时,我便收获了一份感动……每一个窗口都会演绎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还有此时拂过脸颊的风都裹挟着神圣和快乐向我袭来,我的脚步变得轻盈,我的心开始快乐地歌唱。
教师的傻气是一种执着高远的境界。“傻”教师一定是道德的旗帜,是品行的标兵。李吉林老师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际依然奔波在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有人说这有点傻;冯卫东老师的一曲“归去来兮”亦引来许多人不解的目光。前不久还听说本市一位著名教师放弃了赴欧美旅行的机会,把省下的经费用于课题的开题论证研究,而另有一位校长为了保留自己学校的特色,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每天义务为孩子们上好写字课。这些看似并未做到“世事洞明”的“傻”教师,用自己的坚强和执着追寻不灭的信仰。铸就出了为人师者的崇高思想境界,释放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他们自己也许只是觉得,快乐地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对他们最好的馈赠。
二、打点“底气”,增加自身的生命厚度。
“只要你还想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一点成功、成绩,只要你不想永远生活在教育给你带来的不快、焦虑甚至是愤恨中,你就应该有一点教育理论的贮存,应该有一点人文素养的积淀。”
人生需要阅读来“打底”。曾听市区一所名校的教师不屑地说:“农村的学生只知一味读书,他们寡闻少见,综合能力也欠缺,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对这话我颇不以为然。个人认为,读书的境界分两种,一种是纯属为了改变命运,一种则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境界。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教师的阅读则是属于后者。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多读点书还是少读点书或许对职业还暂不构成威胁。然而,一个不读书的人一定摆脱不了一些粗鄙和浅薄,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这样的人又怎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怎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教育的理想、信念又从何而谈!
阅读需要思考和写作来撑腰。书中说:“读书时时有收获,他们就像散珠一样。依我个人经验,把它们串起来,使之成为一条光泽耀人的珠链,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思考,一是写作。”读书固然是为自己“增容”的最好方式,然而那些把自己的脑袋无条件地转让出来,充当别人的跑马场的读书之人只能称其为“书奴”、“书呆子”。禅宗亦有言:借来的火,照不亮自身的心灵。读书是需要有反思精神的,但只思不写,思维或许只能是灵光的闪现,凌乱的交织,需要用“写”把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实践。“思”激发“写”,“写”促进“思”。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构成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增长点。
三、沾点“灵气”,营造诗意的教育生活。
“人是自己的设计师,我们承认有外界环境、条件、背景、压力等因素在起作用,但教师生存现状中也有‘自为’的成分。”
冯老师说:倘若只有底色,那就构不成任意一幅画。我且认为,教育工作要能成为一项具有较高幸福指数,焕发蓬勃生命力的工作,教师本人还必须具有一点灵气。灵气似乎是一个很玄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它可能就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敏锐独特的感悟,在举手投足间流露的那点机灵以及不断进发奇思妙想的能力。
灵气缘于追寻教育生活的情趣。“教育情趣之与生活情趣也是这样,是一种‘谐振’关系: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缺乏敏感的人,是很难想象他会充满教育情趣的——不然,所谓的‘教育情趣’也只能是一元的、单调的、畸形的。”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同行:他们工作兢兢业业,每天埋头备课,批改作业,讨论试题,但却从不见他们读书阅报,更不会有闲心接触网络。岁月的风尘似乎已经将他们的锐气、活力、热情磨尽,只留下一个麻木的身影。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他们的敬业精神,但当我看见他们的学生一副谨小慎微、“少年老成”的模样,不禁为之惋惜,一个对周围世界缺乏敏感度的教师,能在教育的发展浪潮中与时俱进吗?能悄然走近学生,形成师生间情感的共融吗?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吗?来看看冯老师对李吉林老师的描写:“她童心未泯,对周围世界、各种信息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并努力知晓、掌握。她擅长打篮球、拉手风琴,书法艺术颇见功力,喜欢毛阿敏的歌曲,关注世界杯……”我相信,这样一位拥有教育生活情趣的教师,无论是她的生命还是学生的生命都会诗意涌动,乐趣无穷。
灵气缘于追求教育生活的创意。教师的精力和能力如果仅仅只能用于维持和应付眼前的当务之急,那么教师的工作定会充满陈腐气息,给自己的工作加入一点创新的因子,工作就会洒满阳光。忍不住还是要提一个人——吉林市第一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曼凌。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她的文章,继而关注她的博客。小曼老师的博客没有太多高深的言论,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令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驻足流连。为了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告别“白色垃圾”,她带领孩子们绘制并向他人赠送环保主题的布袋。在吉林掀起了一股环保的飓风;她在班里设立了“优点大本营”,让每个学生都写出别人的优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看到大家写的优点,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还在论坛上建立“资料库”,把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好文章整理到一处,让更多的朋友分享,使资料库成了网友们的百宝箱……如此说来,能否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意也绝非能力的问题,当教师怀揣一颗赤诚的爱心和永远长不大的童心时,创造的金点子就会像火花般进发,你会发现工作的每一天都是那般新鲜如初。
曾读到许锡良的一篇教育随笔,文中说:“一个真正的研究者是让人读你的文章后知道你这个人,而不是因为有了一大堆美丽的头衔要让人知道。”联想到冯卫东老师在《博知 陶情 炼意 笃行》一文中说的:“在‘名’和‘实’之间,我重‘实’而轻‘名’,但有一个名分我比较看重——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是因为,它认可了我的工作状态。”也许冯卫东老师一贯就是这样认为。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行走着”便是最佳的人生状态。而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也未必最终都能站在“桥”上看风景,但我相信,行走的旅途里定然会有重峦叠翠,万壑争流,或者说,我们的行走本身就已经勾勒出了一道怡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