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呋辛与头孢哌酮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200例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有效率达97%。结论: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头孢哌酮 下呼吸道感染
  
  材料和方法
  200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儿童下呼吸道感染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男127例,女73例。新生儿7例,1个月~3岁婴幼儿106例,3~14岁儿童87例。病例选择: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治疗方法:①实验组:头孢呋辛钠注射剂750mg/支,按60mg/(kg·日)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2次。②对照组:头孢哌酮注射剂1.0g/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2次。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前后均需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按四级评定。①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4项指标均恢复正常。②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4项中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进步:用药后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④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病情无进步或加重者。以痊愈与显效合计有效率。
  
  结 果
  临床评价与细菌学评价:头孢呋辛与头孢哌酮对照组病种分布相似,治愈率分别为74%、60%,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353)。说明头孢呋辛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显著优于头孢哌酮组;有效率分别为97%、95%。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1)。头孢呋辛与头孢哌酮两组细菌转归比较:两组细菌阳性率均为100%,病例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6%、92%,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1)。
  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鉴定结果:对临床分离的171株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进行了β-内酰胺酶鉴定,分离到β-内酰胺酶产酶菌115株,总产酶率67.3%,其中头孢呋辛组产酶率70.4%,头孢哌酮产酶率64.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3961)。
  不良反应评价:对两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入选214例中,因细菌阴性、合用其他抗生素等原因淘汰者外,最后共获得200例可观察病例。头孢呋辛组1例因用药2天出现全身红色丘疹而被迫停药,考虑与用药有关,2例出现少量皮疹,未影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80%。头孢哌酮组有3例因出现全身皮疹被迫停药,1例用药过程中出现黑变,可能与用药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3.73%。
  
  讨 论
  不论是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还是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阴性杆菌和产酶菌感染所占的比例均越来越高。
  对于不能明确为何种病原菌感染的呼吸道疾病,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较为合适。对于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阴性杆菌或多种细菌感染尤其是产酶菌混合感染的机会增大,也以选用广谱抗生素为宜[1]
  头孢呋辛钠为半合成的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能有效地渗透感染部位等特点[2,3],对各类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这主要是因为头孢呋辛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蛋白结合率低,游离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泛,易进入组织体液中等。
  通过以上对照实验表明,头孢呋辛对临床分离的产酶菌高度稳定,明显优于头孢哌酮,敏感菌株的清除率与头孢哌酮相似,显示出了痊愈率高、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
  综上所述,在目前一代和三代头孢菌素应用较多的情况下,选用二代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更为适合。
  
  参考文献
  1 黄怡,等.医院内外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及232例次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1,13:342.
  2 戴玲,郑培德.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呋辛酯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22 例疗效评价.中国厂矿医学,2000,13(4):2601.
  3 戴自英,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1.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我院微创介入科8年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268节,其中男121例,女79例,男∶女=1.5∶1;年龄22~72岁,平均47岁。  突出的部位和节数:根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检查确诊病例, L4~565例, L5~S133例,L3~4、L4~526 例, L4~5、L5S165 例,L3~4、L4~5、L5~S111例,其中腰椎间盘膨出症190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3 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临床特点,提高结肠憩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1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21例(67.7%),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发生率(71.4%)显著高于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出血和穿孔发生率(93.3%和20%)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分别为33.3%和0%),P60岁者21例(67.7%),年龄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发生率(71.4%)显著高于60岁组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改良手术的优点。方法:392例病人在骶管麻醉或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下,针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不同类型,分别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根治术、挂线引流根治术、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根治术。结果:改良手术一次性治愈率为99.5%,肛瘘形成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而愈。结论:改良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小,缩短了病程,费用低。  关键词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改良手术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吉妮GyneFixIUD用于紧急避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方法:以100例无保护性生活后120小时内放置GyneFixIUD者为IUD组,术前行尿妊娠试验检查,排除已有妊娠;另110例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口服左炔诺孕酮(LNG)0.75mg,12小时后再口服0.75mg者为LNG组,服药前行尿妊娠试验排除已有妊娠。结果:IUD组经产妇比例高于LNG组(P>0.05),紧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干预性措施阻断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以提高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率。方法:对36例无症状HBsAg阳性孕妇进行干预;对照组34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干预措施的HBsAg阳性孕妇,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8.3%,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HBsAg感染率61.7%。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采取干预性措施可降低婴儿感染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2月~2005年4月收治的≤35岁宫颈癌患者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35岁宫颈癌占同期收治病例的22%。宫颈癌年轻化的原因,可能与性生活年龄过早及多个性伙伴、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等因素及病毒感染有关。②全部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9例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呈明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7月在我院分娩总数为1821例,其中羊水过少51例,发生率2.8%;年龄20~41岁,平均27.2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8例,孕周<37周1例,37~39+6周23例,40~41+6周26例,≥42周1例,均为单胎。  诊断标准:B超检查显示羊水最大垂直径(MCP )≤3.0cm,或羊水指数(AFI)≤8.0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临床检查扪及子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6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等仍不能转为枕前位,对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给予徒手纠正。结果: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改善胎头俯屈,减少难产发生,成功率76.7%,效果明显。结论:及早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术式效果。方法:对8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选择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8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具备临床症状者643例(74.4%),无临床症状者221例。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86.03%)。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定期查体可早期发现。术式应以年龄、对生育功能的要求而定。要尽量选择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尽可能保留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肥胖儿童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血压、肝脏及骨龄测定。结论:肥胖儿童血脂明显增高,重度肥胖儿童血压血糖高于正常,中重度肥胖儿童有脂肪肝存在。肥胖儿童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儿童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正常儿童。  关键词 儿童单纯性肥胖 血脂 血糖 血压 脂肪肝 骨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