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劳动价值论深化对科学劳动的认识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关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论述,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倡导的科技研发这一生产要素,使用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了科学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与价值分配的量化问题,并且通过对科技产品使用价值的描述加强了对技术要素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收入分配 科学劳动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导言
  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方针,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表明自我国十五大建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后,在十七大我国全面完善并且强调了这套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近日,省部级干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讲话,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他提出8点意见。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新的收入制度的理解便有了新的必要。
  回顾一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1992年,提出了多元分配格局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1954 年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倡导按劳分配,即每个工作者从社会产品中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其所创造的价值正是劳动质量相同条件下由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数量决定的,那么按劳分配的规律其实正是一个价值分配的规律。
  经济活动过程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如何分享创造出的财富,是分配要解决的问题。[3]因此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也逐步超过传统操作性劳动,本文着重针对收入分配中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探讨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与价值创造,并分析适应新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技术要素贡献的分配特点,加深对科学劳动的认识,并根据对技术要素的理解深入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于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科学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对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新时代的内容理解,更可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变革方针的理解。
  
  2 技术要素与价值创造
  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科学技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相比直接操作劳动者相比贡献大,那么科学技术劳动者获得相适应的报酬,正是贯彻了我国当下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4]然而对科技创造价值的讨论离不开对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还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有着对这两种看法的争论,一些学者甚至产生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怀疑。
  2.1 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一些理论认为,科技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活劳动不变,如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生产的价值量增加了,该理论就认为其增加的价值量是科学技术创造的。[5]该理论颠倒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把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或使用价值的增加,理解为价值量的增加。
  另一个理论认为知识是价值的源泉,社会进入了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称为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整体的值要大于各部分的和。在信息经济里,价值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靠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6]于是知识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由于所处的时代原因,工业生产为主,阶级革命为目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失效了。[7]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知识创造价值。如果离开劳动者本身,知识单纯是无法产生价值的。那么价值产生于活劳动的凝结,知识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人脑力的一部分,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过程中创造价值[8],不过那时知识已经依附于劳动者本身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过,他认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会改变其物化劳动的性质,作为物化劳动,它不能创造价值,价值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他说:“机器与工场手工业中的简单协作和分工不同,它是制造出来的生产力。机器具有价值;它作为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在那里,它作为机器,和为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起作用。机器和不变资本的任何一部分一样,把它本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上,也就是说,它使产品由于加入生产它本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变贵。”[9]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果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2.2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科学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提出的,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0]这就是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降低到微不足道,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
  科学劳动本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于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一个规范的体现。
  但是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跟普通操作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不一样,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1]科学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高智力劳动;科学劳动是一种知识积累型劳动,科技成果一般不是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劳动结晶,通常是人类长期摸索、配合协作的结果;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是非物质产品,科技成果与一般生产的重要区别便在于科技成果不能像生产成果那样是真实可见的物质产品;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相对性,根据适用范围与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特定效用。
  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科学活动作为劳动的性质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总体工人”的范畴。他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的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12]那么按照总体工人的观点,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完成的是总体工人的智力劳动部分或为生产提供目的方式,他们的劳动当然也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一种劳动,如果它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已经确定,那么这种劳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是不会影响劳动的性质的。既然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独立部门的研发活动当然可以进行地点上的转移,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研发部门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后,他们仍然是企业生产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
  3.1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
  科学技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产品也始终是一个。如果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首先取得成功的单位才对该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劳动单就局部来看,是无效的,这种无效的劳动无法和有效劳动直接并列来求平均值,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只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于是有学者认为衡量的方式可以采用计算发明过程中所使用、耗费掉的其他各种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总和方法。[13]但是显然无法解决的是在发明过程中耗费掉的商品价值不一定完全转移到科技成果产品中,而且科技成果产品的价值往往大于期间科技人员的生活资料与研究用品价值。
  纵观各种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赵学清老师提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方法最为清晰可行,他认为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科学技术劳动的生产能力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即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了科技商品的价值。[14]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同样需要考虑两层含义:
  一是考虑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该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为作为“总体劳动”的产品,科研成果是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所有研究者的共同成果,那么尽管最终成功者只有一个,但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那么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应该是所有成功与不成功的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用社会总体耗费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劳动时间除以社会科研成功者们所共耗费的劳动时间得到一个系数a,那么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来说,该科研成功者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p上升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需要乘以系数a并乘以复杂劳动系数b,即q=p*a*b。
  二是考虑某项科学技术劳动在社会总体需求中的水平,即通过社会对某产品的需求来分配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设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为s,分配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r,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总类数为o,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分配中的水平c=(r*o)/s。设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全社会行业总数为N,分配给某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U,那么某行业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的水平d=(U*N)/T。
  那么综合两方面的考虑,该科研成功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a*b*c*d*p。[15]这其实正是科学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化表现,而我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正是可以以此为一个思路来参考进行衡量的。
  3.2 科学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价值的创造不可能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
  虽然我们知道科学劳动成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科学劳动成果的作用非常巨大,在生活生产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一下科技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先进生产那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使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为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创造条件。
  前两方面较好说明,第三方面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企业在本行中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获得一般企业不能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来自本企业劳动者做的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成果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剩余价值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效仿进行科技创新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率重新回到统一。
  追求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进行科技研发,而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同时科技研发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十七大提出倡导科研的“创新型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正是希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
  
  4 总结
  本文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科技产品以及科学劳动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作为一个劳动产品非物质化,劳动性质复杂化,劳动力人才的特殊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修正了一些以往学者的论述的错误,指出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而通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范式,更加清晰了技术要素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理解到了我国目前施行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并且针对讨论了科学技术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提法进行了对科技产品价值的量化,可以给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中对科研人员的收入报酬的分配执行上一个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10月,37页.
  [2] 汤益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政策的演进,理论视野,2004年第一期,20页.
  [3] 吉宏,刘静,杨太康,生产力视角下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求实,2008年10月,33页.
  [4] 赵学清,劳动与劳动价值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0月,11页.
  [5] 卢希悦,科学技术是创造价值的巨大源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27页.
  [6]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5-16页.
  [7] 刘冠军,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学术界,2008年3月,19-20页.
  [8] 杜月昇,价值与劳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300-30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6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11]徐伟平,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2月,219-221页.
  [12]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556页.
  [13]王峰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115页.
  [14]赵学清,劳动与劳动价值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0月,117页.
其他文献
【摘要】公共危机事件,因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点,成为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管理的因素,同时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本文通过对雪灾、地震灾害事件的思考,用相应的数据资料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责任以及在危机多发的今天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危机管理 政府责任 危机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01   
期刊
【摘要】项目管理团队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活动的实施主体。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团队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 团队管理 项目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02    1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薪酬管理的内涵,通过对A公司4S店销售人员薪酬制度的分析,提出4S店在薪酬管理与薪酬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薪酬形式、销售提成比例、绩效考核制度、团队薪酬方面,提出优化4S店销售人员薪酬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薪酬管理 销售人员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03    Analysis of t
期刊
【摘要】绩效管理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系列研究,发现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且相互促进,对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研究应加入财务指标。  【关键词】组织承诺 绩效 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9,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01    员工绩效一直是企业和理论界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影响因素有组织、任务和个人三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危机的现状和危机方面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的现状,并从明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关心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 危机 人才管理 改进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生命科学代表着21世纪科学的最前沿,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新世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为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进行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平台,为培养新时期的生命科学类人才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生命科学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实验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中国已经顺利加入WTO,如何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越发成为企业的迫切任务之一。要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首先要知道这些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本文希望通过对人才需求的分析能给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一点思路。    1 实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求职者,如果在甲企业工作,年薪(年薪是指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
期刊
【摘要】激发知识型员工的高绩效行为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A公司的实际案例,分析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 高绩效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加聚焦于智力资本与知识型劳动,而培训咨询企业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告效果调查相关文献的研究,将影响广告效果的各方面因素都纳入到广告效果调查体系中来,详细介绍了广告投放前期调查、媒体调查及投放后期效果调查三方面内容,为广告计划、创意、制作和效果测评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广告 效果调查 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目前,国内的广告普遍存在着广
期刊
【摘要】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资产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在我国,积极而有步骤地发展社区银行是一个必然趋势。以下文中将做详细介绍。  【关键词】社区银行 市场 发展 金融  【中图分类号】TU2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1 发展社区银行,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