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洪、孙尚清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这本书分上、下册,六十多万字。发行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快就已销完。一本比较专门的经济学著作能够受到相当多读者的重视,这反映我国读者出于对“四化”的热忱,关心经济论著,特别是这方面有新意的著作。我曾经参加本书的一些工作,了解一些情况,这里应一些读者的要求,介绍一下编写这本书的经过,谈谈我们的体会。
为什么要在现在编写这本书?
大家知道,正象自然科学要研究物质的构造一样,经济科学也必须研究经济的构造,即经济结构。所谓经济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编这本书正是为了解剖我国的经济结构,具体地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个是要从理论上开拓研究经济结构问题这个新领域。
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挫折很多,教训也不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正确地总结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随后,中央又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并提出贯彻八字方针、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为四化做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多年来“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生产关系的革命方面,而忽视生产力和生产力结构问题的研究,更未能对经济结构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为了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迫切需要全面分析我国的生产力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结构》这本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编写的。
这本书的编写工作是怎么组织的?
这本书能够这样快的完成,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写作前已经占有了丰富的资料和具有了相当的研究基础。
首先,这本书是在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作者都参加经济结构调查研究工作。一九七九年六月,国务院原财政经济委员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三十年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贯彻八字方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召集中央各财经部门和经济研究机构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的负责人会议,布置全国经济问题调查研究工作,决定成立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技术引进、理论与方法四个调查组,分头开展工作。经济结构问题调查组在马洪、孙尚清等同志组织领导下,迅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北京召开各部委的情况交流会和各专题座谈会、调研会五十余次,整理出各种资料和简报五十余万字。随后,又组织四百余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和二百余名经济理论工作者,按部门组成调查组;同时,集中一百二十多人组成经济结构综合调研直属队,分别到一些省,与当地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一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到一九八○年五月,经过十个月的紧张工作,调查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在这期间,仅直属队即完成调查报告六十四篇,约一百万字。与此同时,各部委、各省的经济结构调研组完成的调研报告,据不完全统计达二百余篇,超过二百万字。这些调查报告和资料,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状况和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剖、分析,并对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提出了看法。另外,还有一些经济研究单位和大学,对外国经济结构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近百篇约九十余万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有助于在研究国内经济结构问题时,进行分析对比。所以,毫不奇怪,在占有这样丰富资料的情况下,就为《结构》一书的迅速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应该指出,这本书的主编和若干作者对经济结构问题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洪同志一九七九年八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专门做了关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报告,对有关经济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研究的重点、规划,都做了系统的阐述;孙尚清同志一九七九年九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谈谈经济结构问题”的报告,也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有关经济结构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今后对经济结构问题研究的设想等进行了分析。此外,他们还发表了若干篇有关经济结构问题的文章。马洪、孙尚清同志首先提出,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领域必须扩大到生产力结构,而且当前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国民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或农轻重结构上。这个见解就打破了多年来人们把经济结构只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的传统看法,为经济结构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后来,经济结构调查组又在他们的主持下,起草了《关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建议》,实际上为后来《结构》一书搭下了骨架。《结构》一书的别的一些作者,也分别对经济结构的理论、农轻重结构问题、积累和消费问题,发表过一批有创见的论文。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就为《结构》一书的诞生作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编写内容的需要,组织包括十九个单位的四十九位同志,按照他们的所长,参加写作。这些同志中既有经济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也有经济理论研究、教学工作者。先由主编提出书的结构和内容,作者再提出写作提纲,经过反复讨论后开始写作。经过三个月初稿完成,由主编和编辑同志逐章修改定稿,用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本书在编写时,编著者力求在内容上有什么特色,理论上有什么新进展?
我们在编写这本书时,所追求的第一个特点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例如,多年来,一个尖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提高较慢呢?由此引出: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什么呢?《结构》一书一开头就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成为该书的贯串始终的主线。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畸形化的过程,强调了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大实践意义。例如,该书第三章指出,三十年来我国农轻重结构出现了两个大的转折。第一个转折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即从旧中国工农业都很落后的基础转化为生产水平虽然不高、但各部门比较协调的农轻重结构;第二个转折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二十年来,由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形成了一个农轻重之间互不协调的畸形结构。
但是,本书编写者没有停留在这个较为笼统的认识上面,而是更进一步,希望通过第四章至第十二章对各工业部门结构的具体分析,把一般人所谈的重工业发展过分突出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使读者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书中指出,做为重工业组成部分的煤炭、石油、电力工业部门,其发展非但不是“过分突出”,相反,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能源不足,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考虑到今后十五年内一次能源势必以煤为主,但其增产的困难很多;石油的勘探、开采的难度也在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上狠下功夫。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总的来说是发展得过分突出的两大工业部门,但是,其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阻碍其正常发展。例如,钢铁工业两头小(矿山、轧钢能力小)中间大(炼铁、炼钢能力大),各个主要环节发展不平衡,生产布局不合理,铁钢比高、能源消耗高,造成很大的浪费,影响了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结构》一书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结构性问题,探求成因,提出改善经济结构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例如,关于我国农业,在该书第五章中指出,今后在抓好种植业的同时,还应把我们的眼光移向耕地以外的七分之六的国土,要注意利用占国土三分之一的五十三亿亩草山、草地、草坡来发展畜牧业;要注意利用占国土五分之一约三十亿亩的淡水水面和沿海七百四十万亩可养殖水面,养殖水产品。
其次,我们还力求使这本书做到资料比较丰富、系统,不要空洞无物,而要使读者多少有些新鲜的感觉。尽量用事实说话,肯定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实在,讲存在的问题也会比较中肯。
《结构》一书在理论上我们所追求的是:尽量做到全面地剖析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全书二十六章逐层深入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几乎所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们在书中分五个层次展开,想用这办法来避免面面俱到、“开中药铺”,尽量使整个分析生动、具体、深刻一些。这五个层次是这样展开的:第一层对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前言,一、二章);第二层是对农轻重结构,即产业结构的分析(第三章);第三层对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四至十五章);第四层,分析了人口、就业、科技、教育、生活消费等产业结构的“外层”关系;第五层,从地区布局、企业规模的角度对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此外,《结构》一书还尽可能对合理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方针、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宏观经济效果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当然上面这些还都是编写者主观上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否已经完美地完成上述各点,就要由读者来判断了。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上、下册),马洪、孙尚清主编,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2.25元)
为什么要在现在编写这本书?
大家知道,正象自然科学要研究物质的构造一样,经济科学也必须研究经济的构造,即经济结构。所谓经济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编这本书正是为了解剖我国的经济结构,具体地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个是要从理论上开拓研究经济结构问题这个新领域。
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挫折很多,教训也不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正确地总结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随后,中央又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并提出贯彻八字方针、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为四化做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多年来“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生产关系的革命方面,而忽视生产力和生产力结构问题的研究,更未能对经济结构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为了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迫切需要全面分析我国的生产力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结构》这本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编写的。
这本书的编写工作是怎么组织的?
这本书能够这样快的完成,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写作前已经占有了丰富的资料和具有了相当的研究基础。
首先,这本书是在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作者都参加经济结构调查研究工作。一九七九年六月,国务院原财政经济委员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三十年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贯彻八字方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召集中央各财经部门和经济研究机构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的负责人会议,布置全国经济问题调查研究工作,决定成立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技术引进、理论与方法四个调查组,分头开展工作。经济结构问题调查组在马洪、孙尚清等同志组织领导下,迅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北京召开各部委的情况交流会和各专题座谈会、调研会五十余次,整理出各种资料和简报五十余万字。随后,又组织四百余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和二百余名经济理论工作者,按部门组成调查组;同时,集中一百二十多人组成经济结构综合调研直属队,分别到一些省,与当地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一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到一九八○年五月,经过十个月的紧张工作,调查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在这期间,仅直属队即完成调查报告六十四篇,约一百万字。与此同时,各部委、各省的经济结构调研组完成的调研报告,据不完全统计达二百余篇,超过二百万字。这些调查报告和资料,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状况和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剖、分析,并对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提出了看法。另外,还有一些经济研究单位和大学,对外国经济结构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近百篇约九十余万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有助于在研究国内经济结构问题时,进行分析对比。所以,毫不奇怪,在占有这样丰富资料的情况下,就为《结构》一书的迅速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应该指出,这本书的主编和若干作者对经济结构问题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洪同志一九七九年八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专门做了关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报告,对有关经济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研究的重点、规划,都做了系统的阐述;孙尚清同志一九七九年九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谈谈经济结构问题”的报告,也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有关经济结构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今后对经济结构问题研究的设想等进行了分析。此外,他们还发表了若干篇有关经济结构问题的文章。马洪、孙尚清同志首先提出,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领域必须扩大到生产力结构,而且当前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国民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或农轻重结构上。这个见解就打破了多年来人们把经济结构只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的传统看法,为经济结构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后来,经济结构调查组又在他们的主持下,起草了《关于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建议》,实际上为后来《结构》一书搭下了骨架。《结构》一书的别的一些作者,也分别对经济结构的理论、农轻重结构问题、积累和消费问题,发表过一批有创见的论文。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就为《结构》一书的诞生作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编写内容的需要,组织包括十九个单位的四十九位同志,按照他们的所长,参加写作。这些同志中既有经济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也有经济理论研究、教学工作者。先由主编提出书的结构和内容,作者再提出写作提纲,经过反复讨论后开始写作。经过三个月初稿完成,由主编和编辑同志逐章修改定稿,用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本书在编写时,编著者力求在内容上有什么特色,理论上有什么新进展?
我们在编写这本书时,所追求的第一个特点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例如,多年来,一个尖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提高较慢呢?由此引出: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什么呢?《结构》一书一开头就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成为该书的贯串始终的主线。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畸形化的过程,强调了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大实践意义。例如,该书第三章指出,三十年来我国农轻重结构出现了两个大的转折。第一个转折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即从旧中国工农业都很落后的基础转化为生产水平虽然不高、但各部门比较协调的农轻重结构;第二个转折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二十年来,由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形成了一个农轻重之间互不协调的畸形结构。
但是,本书编写者没有停留在这个较为笼统的认识上面,而是更进一步,希望通过第四章至第十二章对各工业部门结构的具体分析,把一般人所谈的重工业发展过分突出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使读者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书中指出,做为重工业组成部分的煤炭、石油、电力工业部门,其发展非但不是“过分突出”,相反,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能源不足,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考虑到今后十五年内一次能源势必以煤为主,但其增产的困难很多;石油的勘探、开采的难度也在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上狠下功夫。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总的来说是发展得过分突出的两大工业部门,但是,其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阻碍其正常发展。例如,钢铁工业两头小(矿山、轧钢能力小)中间大(炼铁、炼钢能力大),各个主要环节发展不平衡,生产布局不合理,铁钢比高、能源消耗高,造成很大的浪费,影响了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结构》一书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结构性问题,探求成因,提出改善经济结构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例如,关于我国农业,在该书第五章中指出,今后在抓好种植业的同时,还应把我们的眼光移向耕地以外的七分之六的国土,要注意利用占国土三分之一的五十三亿亩草山、草地、草坡来发展畜牧业;要注意利用占国土五分之一约三十亿亩的淡水水面和沿海七百四十万亩可养殖水面,养殖水产品。
其次,我们还力求使这本书做到资料比较丰富、系统,不要空洞无物,而要使读者多少有些新鲜的感觉。尽量用事实说话,肯定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实在,讲存在的问题也会比较中肯。
《结构》一书在理论上我们所追求的是:尽量做到全面地剖析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全书二十六章逐层深入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几乎所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们在书中分五个层次展开,想用这办法来避免面面俱到、“开中药铺”,尽量使整个分析生动、具体、深刻一些。这五个层次是这样展开的:第一层对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前言,一、二章);第二层是对农轻重结构,即产业结构的分析(第三章);第三层对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四至十五章);第四层,分析了人口、就业、科技、教育、生活消费等产业结构的“外层”关系;第五层,从地区布局、企业规模的角度对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此外,《结构》一书还尽可能对合理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方针、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宏观经济效果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当然上面这些还都是编写者主观上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否已经完美地完成上述各点,就要由读者来判断了。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上、下册),马洪、孙尚清主编,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2.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