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中学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可以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流入课堂,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做人。然而长期以来,教学过程往往与生活脱节,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一、教育觀念当为改革之先
  
  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改变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状。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观念上是完全相反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是在社会“升学热中”形成的,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棒,引导学生“死扣课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的,它重视素质,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二、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
  
  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语文的无处不在,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我在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要求学生拿自己的光明生活与海伦凯勒的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生活相对照,学生深有感触,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在光明的世界里努力拼搏,学习海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最后有所作为。这样联系生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爱学,老师也轻松。
  
  三、多种活动可以促进语文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语文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写字活动、朗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智力比赛、即席发言、参观访问、旅游采风、故事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作品欣赏会、改变排练课本剧等等,这样既能促进语文教学,也能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
  
  四、让学生听一些课外的故事
  
  课外故事的内容包括课文的年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等等,这些内容既能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本身,也能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
  以上只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是一项非常有趣、愉快的活动。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方向一致,效果好。下面,我来谈几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期刊
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一名认真负责的教师决不会放弃他们。本人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
期刊
如何创造培养思维能力,是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究竟应当怎样进行等关键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竟什么是创造思维?有人说创造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就是逆向思维,就是变通思维,就是联想思维……这些说法乍看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而仔细想想又觉得不甚了了。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思维,它应符合以下三条:第一,它要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期刊
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    一、体验真生活,以小见大导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味地虚构“假”、“大”、“空”。这样的作文写多了,一提作文学生就“头痛”,感到没有东西
期刊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摆正位置,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
期刊
数学科目相对较枯燥乏味,但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把握好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活课堂教学    1、注重课堂引入。教师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运用多种手段积累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观念,联系实际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教师在教学课文内容时,除了要挖掘现有教材的内容以外,
期刊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學生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和的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实际的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固然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关系,但我想与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关系。通过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并观察和参考了许多其他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事例,我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有如下体会: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穿“实、活、难、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提出。  1、注重对尖子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