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牦牛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肃南牦牛不同部位脂肪品质.方法 采集肃南牦牛5个不同部位脂肪(肋条表面脂肪、臀肌脂肪、肾周脂肪、肠周脂肪及皮下脂肪),测定牦牛不同部位脂肪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5个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探究肃南牦牛不同部位脂肪组成成分的差异性,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讨论脂肪酸成分含量对不同部位脂肪品质的影响.结果 以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为评定指标,在5个不同部位中均检出36种脂肪酸,以硬脂酸为主;其次是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对不同部位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分析表明,皮下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FA)比值较大,风味较佳.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9.41%,很好地实现了牦牛5个不同部位脂肪的区分.结论 牦牛脂肪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部位脂肪酸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对牦牛不同部位脂肪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为牦牛不同部位脂肪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猪肉、火腿和腊肉中敌敌畏和敌百虫的同时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经50%乙腈水溶液提取,上清液用水稀释后经HP XBridgeTM C8柱富集,BEH C18色谱柱分离,甲醇和水梯度洗脱,三重四极杆质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曲线法定量.结果 敌敌畏和敌百虫的线性范围为0.2~50.0μg/kg,相关系数r2>0.99;猪肉、火腿和腊肉中敌敌畏的定量限分别为0.2、0.2和0.5μg/kg,敌百虫的定量限分别为0.5、0.5和1.0μ
目的 评价仪器本身性能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PCR仪,选取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实验,通过人为调整PCR仪的设定温度,探究PCR仪温度准确性,样品分别置于仪器上可能出现温度差异的位置进行扩增,探究PCR仪温度均一性,并探究恒温时间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 当反应程序整体温度调高或降低1~2℃时,PCR仪检测弱阳性样本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过程中恒温时间达不到设定要求,扩增结果会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甚至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快速筛查和确证食品(银耳、木耳、粉条)中米酵菌酸.方法 样品用水浸泡后用甲醇涡旋振荡提取、过滤后直接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测定,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同时进行一级、二级高精度全扫描,得到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