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革命思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下产生的,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孙中山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一生贯彻了整个三民主义,而其中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0-01
一、革命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接受十年多的资本主义教育,他后来回忆第一次出海时的心情时说:“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在檀香山五年,他“天天所见所闻,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
直接推动孙中山产生革命思想的,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他后来回忆道:“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1894年6月上书给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认为“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但是,他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这样的大官僚身上,当然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但是,李鸿章也从反面教育了孙中山,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同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更加促进了他的反满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的誓词中又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表明了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建立民国的民权思想的初步形成。
兴中会立成之后,孙中山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结果未及发动即告失败。此后,他流亡海外,接触了西方各个行业的书籍,并且考察了欧美的社会制度,丰富了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规划了未来中华民国的蓝图。与此同时他还接触了资本主义各国存在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和一些社会主义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不足,企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毕其功于一役”,这就形成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学说。
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它是当时孙中山针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三大任务而提出的革命纲领;它概括了孙中山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
二、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中,宣传得最多,影响最大的。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历史上先进人物的反满传统,特别是太平天国的反满革命传统;二是欧美和亚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广大之,且改良其缺点。”
民族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反满,即反对实行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的清朝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建立民族国家。孙中山在同盟会《安民布告》中曾经非常明确地规定反满民族主义的人物,就是解除“满洲政策束缚”,“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以及满州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不容再有膻腥余毒存留在我中华民国之内。”在同盟会成立时,有人提出取名“对满同盟会”,以排满为革命唯一目的,表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但孙中山明确表示反对,提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他说:“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族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这样就把民族主义和单纯的民族复仇主义区别开来,要建立包括满洲人民在内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族平等,这就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精髓。
在辛亥革命后,他提出建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民主国家的主张。在他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又明文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在革命前,孙中山强调反对民族压迫;在革命之后,他主张民族团结,这是正确的。
而孙中山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时关怀其他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他说:“将来的趋势,一定是无论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国家,只要被压迫的或者受委屈的,必联合一致,去抵抗强权。”[10]孙中山意识到中国的民族斗争,应和其他被压迫的民族的斗争相互联系,互相支持,这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十分可贵的一大进步。
但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孙中山和一些同盟会成员,甚至企图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作为换取他们不干涉中国革命的条件。他和黄兴、章太炎等共同制定的同盟会《对外宣言》,公然宣布:“偿款外债照旧担任”;“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11]
孙中山反满的出发点是为了反帝,而结果是反满代替了反帝,使得中国人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反帝不彻底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最大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3]《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一集第915-916页。
[6]《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10页.
[7]《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24页
[8]《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25页.
[9]《辛亥革命》第八册第30页。
[10]《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下卷第597页.
[1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310页-311页.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0-01
一、革命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接受十年多的资本主义教育,他后来回忆第一次出海时的心情时说:“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在檀香山五年,他“天天所见所闻,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
直接推动孙中山产生革命思想的,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他后来回忆道:“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1894年6月上书给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认为“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但是,他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这样的大官僚身上,当然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但是,李鸿章也从反面教育了孙中山,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同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更加促进了他的反满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的誓词中又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表明了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建立民国的民权思想的初步形成。
兴中会立成之后,孙中山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结果未及发动即告失败。此后,他流亡海外,接触了西方各个行业的书籍,并且考察了欧美的社会制度,丰富了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规划了未来中华民国的蓝图。与此同时他还接触了资本主义各国存在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和一些社会主义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不足,企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毕其功于一役”,这就形成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学说。
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它是当时孙中山针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三大任务而提出的革命纲领;它概括了孙中山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
二、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中,宣传得最多,影响最大的。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历史上先进人物的反满传统,特别是太平天国的反满革命传统;二是欧美和亚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广大之,且改良其缺点。”
民族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反满,即反对实行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的清朝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建立民族国家。孙中山在同盟会《安民布告》中曾经非常明确地规定反满民族主义的人物,就是解除“满洲政策束缚”,“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以及满州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不容再有膻腥余毒存留在我中华民国之内。”在同盟会成立时,有人提出取名“对满同盟会”,以排满为革命唯一目的,表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但孙中山明确表示反对,提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他说:“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族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这样就把民族主义和单纯的民族复仇主义区别开来,要建立包括满洲人民在内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族平等,这就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精髓。
在辛亥革命后,他提出建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民主国家的主张。在他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又明文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在革命前,孙中山强调反对民族压迫;在革命之后,他主张民族团结,这是正确的。
而孙中山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时关怀其他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他说:“将来的趋势,一定是无论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国家,只要被压迫的或者受委屈的,必联合一致,去抵抗强权。”[10]孙中山意识到中国的民族斗争,应和其他被压迫的民族的斗争相互联系,互相支持,这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十分可贵的一大进步。
但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孙中山和一些同盟会成员,甚至企图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作为换取他们不干涉中国革命的条件。他和黄兴、章太炎等共同制定的同盟会《对外宣言》,公然宣布:“偿款外债照旧担任”;“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11]
孙中山反满的出发点是为了反帝,而结果是反满代替了反帝,使得中国人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反帝不彻底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最大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3]《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一集第915-916页。
[6]《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10页.
[7]《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24页
[8]《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一卷第325页.
[9]《辛亥革命》第八册第30页。
[10]《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下卷第597页.
[1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310页-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