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相关论文
黄裳是一代散文名家,钱锺书赞叹其文笔绝佳:“每于刊物中睹大作,病眼为明。”王元化与人谈到黄裳时说:“黄裳是真正的文章高手,他的文章......
在王元化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的京剧观,特别有意义.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京剧的振兴与发展所作的思考很有价值.他认为在道德观念上,......
这是一个庞杂的时代 这是一本庞杂的小说 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邱先生您好,早在10年前,我就读过关于您的访谈,此后一直留意您......
要问怎样建成一个伟大的中国基金会,首先需要剖析一个伟大基金会的种子结构 刘选国的新著《公益黎明—中国基金会离伟大还有多遥......
能否成为人师,往往和一个人做学问的源动力有关;对于时代,对于社会,你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和感触,敢不敢做出父键的抉择,能不能又所坚持。 ......
20世纪50年代后,王元化始终与黑格尔处于紧张的对话状态.在第二次反思中,王元化通过对黑格尔理性精神和知性方法的领会,重建个人理......
1951年,王元化先生受命组建新文艺出版社(后来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并出任总编辑兼副社长。由于社长刘雪苇又任华东文化局局长,所以出版......
1981年12月,著名学者王元化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评议组成员时已经61岁了,可在整个小组中却是年龄最小的。与王元化同时被聘的......
当价值相对主义或价值虚无态度泛滥时,生活变得不再迷人,因为它不再有意义。 价值的虚无主义,尼采早已预言过会在西方世界泛滥......
开学那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张大讣告,得知师爷张瑞先生去世了,享年八十八岁。关于张先生,我知道的并不多,仅最近听我的老师说起,“文革”时......
元化先生是我尊敬的良师益友。我们同属“胡风冤案”的受害者。劫后余生,时相过从近三十年。在之前的一九四七年,我在上海中华职业教......
王元化先生不仅留下了不朽的文字、永恒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精神,一种担当了文化传承的精神。在今天这个不再有英雄的时代,却......
《王元化评传》对王元化学术和思想的评述,暂止于传主《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的出版。对于王元化而言,一九七九年年底绝不仅仅标志着......
巴金去世,施蛰存去世,贾植芳去世,王元化去世,上海的文化板块塌了一大半。他是一位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主流学者,曾经从政,后回归到一名学者......
系统追溯王元化对王国维、陈寅恪的价值认祖,可从两个视角去研读.若着眼于清华学脉的微观情结,则王元化与王国维、陈寅恪的缘分不......
王元化的“第三次反思”采用黑格尔哲学式的理念,对他的早年思想和学术做了进一步的继承和扬弃.他的思想方法是从德国哲学汲取的“......
王元化的学术成就有三个重要方面:(1)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追求文学真实,坚持思想艺术统一的批评标准,标举人......
王元化先生同他那一代学人一样,上承“五四”,而又遭遇历史,命运多蹇。他的治学力求“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充满了善思求真的......
王元化是一位学思并重、融会贯通的当代著名学者。他博综东西,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对中西比较文学方法深有启迪,“综合研究法”......
作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一代学术大师,王元化“学思并重”,以“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为自己的治学要求。在黑格尔《美学》研究、......
这是一个结束的时代,钱钟书走了,李慎之走了,王元化也走了.五四余韵里最后一拨老人都渐渐走了.天地生几声叹息.人间也生儿许期待,......
小引2008年5月7日上午去瑞金医院看了王元化先生,遇到钱文忠、翁思再、蓝云、吴曼青等人。当时元化先生已是头大如斗、腿瘦如柴,说......
前不久,李泽厚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对当年王元化先生提出的“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作了批评,认为这样两边都涉及,看起来......
这是一个结束的时代,钱钟书走了,李慎之走了,王元化也走了。“五四”余韵里最后一拨老人都渐渐走了。天地生几声叹息,人间也生几许......
一时间的结局,往往是极为残酷的:2008年的一年里,有几位老朋友相继的离世,先是耿庸(1月18日),后是彭燕郊(3月31日)、贾植芳(4月24......
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反思录》之“近思札记·八”对“诸葛式的法治”作了阐发。先生引贺麟《文化与人生》一书中《法治的类型》一......
1955年,不知不觉成了“胡风分子”rn上个世纪50年代,我头上曾有两顶帽子,一顶是“胡风分子”的帽子,一项是右派帽子.十一届三中全......
王元化,我国著名思想家,在学术界与钱钟书齐名,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元化年轻时曾向熊十力问学,熊先生谆谆告诫王元化,做学问要"沉......
王元化和他所代表的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远离我们.那是出生在"五四"前后、成长于国难当头、为国家和民族命运而献身中国现......
王元化的思想在一生中存在着三次转变。从第二次转变开始,他的思想经由阅读黑格尔产生了根本性断裂。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元化的......
1951年,王元化先生受命组建新文艺出版社(后来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并出任总编辑兼副社长.由于社长刘雪苇又任华东文化局局长,所以出......
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人文学术,差不多都是在苏联理论模式的统辖下完成的.其后果不仅是毁了那个年代的人文学术,更僵化了在那个年代......
王元化,我国著名思想家,在学术界与钱钟书齐名,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元化年轻时曾向熊十力问学,熊先生谆谆告诫王元化,做学问要“沉......
【编者按】2008年5月9日,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逝世,中国思想界又失去一位勇于思考的智者。王元化先生逝世正值本刊编辑五四运动89周年......
最近,几起发生在高等院校的学术失范事件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议论.其中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把抄袭别人的东西当成......
《文心雕龙》问世于公元5世纪末,至今已有1500多年。千年龙学,成果丰硕,尤其是20世纪以来,龙学成为显学。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开20世......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了不少学术大师。但在20世纪下半叶我国新时期到来前,就很难列出学术大师的名字来。及至21世纪,我国学术界终于发......
王元化先生是笔者素来尊敬的前辈学者之一。元化先生的书,笔者也多有拜读。近来于书肆中购得王先生的《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王元化在20世纪80、90年代所主张的"三个结合"的理论,曾长期作为新时期我国中西文论比较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在文论转换的实际操作中......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话,是说著书立说要为有益于现实社会民生;"为学不作媚时语"是我读王元化所得,王元化认为......
20世纪,湖北人文学者曾引领聚集三个脉络相关的思想群落:一、以黄侃为代表的"国学"群落;二、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群落;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