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在生命转弯处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在心理上处于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的过渡阶段,对生活中的“挫折”十分敏感,而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借助“生命曲线图”的绘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过去的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美好和困难,分享战胜挫折后的愉悦,初步了解战胜挫折的办法,积极面对今后生命中出现的不如意事件。
  〔关键词〕挫折辅导;能力培养;教学设计;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3-0038-03
  【活动理念】
  现阶段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且大多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父母祖辈宠爱有加,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学习还是自尊他们都可能会受到打击,经常会遭遇挫折事件。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所以青春期的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挫折经历和体验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许多行为和性格上的改变,继而对各方面带来影响。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强化和培养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去应对挫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初中生会面临的一些常见的挫折,掌握生命线的绘制方法。
  2.过程与方法:思考自己在过去的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美好和困难,分享战胜挫折的愉悦,积极面对今后生命中出现的不如意事件,初步了解战胜挫折的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挫折存在的普遍性,认识培养积极的战胜挫折的信心和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积极勇敢地面对挫折。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单、背景音乐等。
  【活动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生命的律动
  教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暖身活动。请所有组员起立,听一篇名為“生命与生活”的文章。文章中多次出现“生命”和“生活”这两个名词。每当听到“生命”时,女生起立,听到“生活”时,男生起立。起立的学生要等另一组学生起立后才可坐下。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来完成相应的动作。
  生命与生活
  生活艰辛,大抵指一种现实。
  生命美好,往往是一种理念。
  就大多数人而言,
  一生就在这种现实和理念中度过。
  我们时常感慨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艰辛,
  有时则赞叹生命的美好。
  有的人可以对此持疑问,
  生活艰辛吗?生命美好吗?
  或者,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生活真艰辛,生命不美好。
  当然,也可能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
  生活不艰辛,生命真美好。
  生命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谜。但是,这长长的一生,不就是让我们一点一点来解开这个谜的吗?在最最现实的日常生活里,在最最平常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中,我们可以试着如理如法,将生命和宇宙这幅巨大的拼图一小块一小块拼起来。
  或许,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但最终的指向一定会是那爱与光的故乡。生命的谜,总有一天,被我们解也解了,了也了了……
  教师:律动的游戏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让我们对生命进行了思考。你们是否留意过嫩芽的破土而出,花朵的绚丽绽放,还有那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每一个生命都如此美好,但他们却都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通过听《生命与生活》这篇短文和做游戏,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二、团体转换阶段:生命的独特
  PPT展示母亲十月怀胎的图片。
  教师:我们的生命如此美好,又是如此珍贵,但在我们的生活总会有一些不如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论这个话题,在生命转弯处,在人生低谷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
  设计意图:以母亲怀胎十月的图片激起学生内心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恩,感受每个生命来到世间的不易,给后面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三、团体工作阶段一:生命的曲线
  (一)分享案例:小莉生命中的“弯”
  (案例呈现,见图1)父母的离异无疑对小莉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小莉自从跟随父亲、继母一起生活,每日的生活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原本活泼的她近来变得更加郁郁寡欢,特别是新弟弟的降生,使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似乎是多余的。小莉常想,我为什么还要存在?
  学生体会小莉当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走近别人的生命曲线图,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生命曲线图的绘制方法,另一方面,在解读别人的生命曲线图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投射进去,实质上已经开始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思考,给下一阶段绘制自己的生命曲线图充分预热。另外,面对小莉生命中那么多的弯,很多学生思潮起伏,发现自己还是幸运的、幸福的,激发他们更多的正向思考。
  (二)绘制“我”的生命曲线图
  用一张白纸,写上“某某的生命线”字样,仿照“小莉的生命线”图示,画一条自己的生命线,见图2,左端是生命的起点,生命线有方向和长度,线长代表你生命的长度。请画一条曲线代表你过去的生命,找到相应的点代表你的现在,波峰代表正性事件,波谷代表负性事件。
  请依照年龄的顺序,画出那些在过去发生并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事件。标注发生时间和事件名称。
  说明: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和不同的高低位置,记录自己在今天之前的生命历程。
  (1)如果你觉得是件快乐的事,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的上方。   (2)如果你觉得快乐非凡,就把这件事的位置写得更高些。
  (3)如果你觉得是件痛苦的事,就用暗淡的笔写在线的下方。
  (4)如果你觉得是非常痛苦,就在生命线的相应下方很深的陷落处留下记载。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自己的生命线,以平静全面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所经历的成长过程。困难挫折来了,我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我能很好地挖掘自己的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积累前行的经验,今天我好好的,以后即使再碰到困难和挫折,我也能好好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套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
  四、团体工作阶段二:解读生命的曲线
  教师:思考生命中这些重要的事情对你有什么意义,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在生命转弯处(波谷),你当时有哪些反应,怎么去面对的?请大家填写这张自我评量表(见表1),反思自己的情绪,然后写出个人的具体想法。
  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这样的自我评量表,让学生再次回忆过去的例外(成功应对挫折)情况,提取贮存在脑海里的积极信息。通过分享,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力量,让学生从自己或从他人身上习得有效的应对挫折的办法。
  请你帮帮小莉,面对这样的困境, 小莉该怎么办?
  先小组讨论,然后将讨论的结果匯总,选一个代表来汇报。
  教师:人不可能时时都顺心,事事都如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承认人生就是波澜起伏的过程。接纳自己的各种不愉快的事情,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起有落,一些人在一些时段经历痛苦,也有些人可能在一出生就迎来了生命的低谷。
  设计意图:从自己想到别人,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换位思考,我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好经验与他人分享。通过助人,再次强化面对挫折我们可以有的一些心态和一些有效的技巧。
  五、团体结束阶段:生命的感悟
  教师:通过今天的课程学习,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的课题,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一个什么词,能使课题完整。
  在生命的转弯处。
  学生分享:
  学生1:成长在生命的转弯处。有时候经历挫折和困难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成长,所以即使生命碰到了这样的弯,我想我会告诉自己,我又成长了。
  学生2:笑在生命转弯处。生命正因为充满荆棘,所以我们才有收获,才慢慢发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在生命转弯处我们都能笑,那我们的一生肯定是幸福的一生。
  学生3:悟在生命转弯处。经历困难,经历挫折,我们知道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每一次碰壁,我们都可以有所获有所悟。
  教师小结: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方能实现自我,成就人生。你们的人生未完待续,一切皆有可能……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提问,能将学生从这节课获得的感悟在题目的完成中呈现出来,比起单纯的感悟分享形式更活泼些。同时,完成后的课题,更是对学生们应对挫折时的一种姿态的期许和鼓励。
  【活动反思】
  挫折教育是初中心理课常见的主题,一些教师往往把心理课堂变成心理讲堂,对好动多思的初中生来说,学生参与度低、体验互动少,课堂效果常打折扣。本次活动课环环相扣,环节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考虑了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参与,且用他们自己的力量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第一,由于时间有限,后面经验分享环节发言学生还不多,以后应该在这个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取得同伴辅导更大的效果;第二,这节课更多关注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弯”,也就是一些失败或挫折的事件,而对一些更正面美好的事情涉及不多,如何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也值得继续思考和实践。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田莘耕中学,宁波,315153)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应把工夫下在“导”上    小学语文教学应把工夫下在“导”上。即应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着眼“读、说、写、练”,在导知识的同时,导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导预习——读  语文课文的学习是从读开始的,指导学生预读课文,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每授一篇新课文,开始,先给学生提出需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问题须围绕单元训
〔摘要〕学生的成长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心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将对学生的心灵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为学生代言”的角度,浅谈如何通过“反馈需求—表达接纳—引导联结”提升心理教师的家校沟通效果。  〔关键词〕心理教师;沟通;家长;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60-03 
紧随期末考试而来的,是同学们企盼已久的寒假。假期生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不受课堂形式和集体纪律的束缚,是培养大家创造性品质的好时机。假期除了应作好身心调节,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锻炼身体,还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课业复习,并且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丰富假期生活。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过一个快乐、有收获的寒假呢?心理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一、 引导孩子规律作息、适度睡眠,避免沉迷于网络    很多同学
摘要:由于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礼仪知识学习和礼仪技巧训练,使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实践行为。因此,我们倡导把礼仪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对正确的礼仪规范的学习,约束和规范自身言行,有效加强师德养成的实践性,解决知与行、教与做的统一问题,培养高尚的师德情操。  关键词:师德;教师
〔关键词〕人际适应;高一学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3-0038-02  【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陌生的环境,与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正处于挣脱父母的管制,渴望独立的特殊时期,表现出既独立又依赖,既勇敢又懦弱,既开放又封闭,既成功又失败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
案例背景:  教育部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然而,探究式教学在我国尚
关键词:亲子冲突;情绪ABC理论;教育戏剧;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45-04  【活动背景】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培育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独特且多样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戏剧的特点在于学生可以即兴、灵活地把内化的心理过程外化。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再现并传递信
〔关键词〕朋友;同伴交往;高中生  【活动背景】  人际交往一直都是困扰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校心理组在全校范围内做的调查发现,有90%的学生都具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其中由于同伴交往而产生的矛盾又最为普遍。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同伴交往中的冲突矛盾很可能就是其抑郁或厌学的根本原因。在理论上,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观点,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混乱,而学校中的同伴
如果让Internet信息进入地理课堂,地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教学活动又该在怎样的模式下进行?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建构Internet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支架”好比建筑上用的脚手架,老师的作用是帮助搭建和管理支架,学生顺着支架自己攀登。此过程可包括“预热”、“冲浪”、“交流”、“检测”四大环节。下面以教学《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为例加以说 
摘要:选择性缄默症(SM)儿童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心理学家认为SM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躯体或精神创伤是SM的根源,主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而不需要过多言语表达的心理沙盘游戏就是一个比较适合此类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沙盘游戏的自由、安全与容纳能更好地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成长和行为的转化。  关键词:选择性缄默症;沙盘游戏 ;行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