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实现学生角色、教师角色和考核模式的转变,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三转变;三结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52 — 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本门课程的功能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需要在教学中实现三个转变和做到三个结合。
一、《纲要》教学中的“三转变”
所谓转变,就是从我们以往的习惯做法和惯性思维中发生变化,更好地结合教学各方面的实际,有效地开展教学,充分体现本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首先是学生角色的转变。即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的地位,这与“05方案”中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精神是不相符的。从《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亦必须转换学生的角色,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至今17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信息量非常大,仅仅靠老师的讲授是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学生(特别是非文科出身的学生)应该提前预习,阅读教材内容,熟悉教学体系,这样便于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节奏。从几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中提前阅读教材的较少,对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深入思考的更少。事实也证明,被动地听课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地思考,才能更好地配合和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才能逐渐领悟课程的内涵,才能最终内化为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东西。
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纵观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主导者,甚至是独角戏的表演者。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很辛苦,学生听的更辛苦,实际的教学效果则不言而喻。我想要完成这种转变,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一是在课前要精心准备若干问题,至少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了充分地做准备,包括查找相关教学资料,收集图片,文字整理以及制作PPT。二是上课时,让作了准备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讲,其他同学则可以向他提问,形成讨论,教师则通过穿针引线,组织好课堂讨论。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最后是考核模式的转变。使考核模式由应试型向应用型的转变。现在的各种情况表明,尽管一些学校在考核模式上做出一些变化,有一些改革创新。但就总体而言现在的考核基本上是一考定成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思想教育的功能实现程度如何?实际上无从知晓,因为简单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商榷的问题。我认为在考核中应该多联系实际,多体现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课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功能。可以结合一些重大纪念活动,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如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2007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纪念,200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2009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以及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上至党和国家,下至民间社会团体都会筹备一些纪念会、研讨会,各种媒体也会有大量的相关报道。这一方面让学生有足够多渠道去查找资料,关另一方面把社会上热门的话题和学生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兴趣,从而对于提升《纲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纲要》教学中的“三结合”
所谓“三结合”,是指在《纲要》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和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努力做到历史性与现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以及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开设《纲要》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讲述1840年以来170多年的历史,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必然性选择”。,让学生在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认清我们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能深刻明白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
学历史最重要的是从中得到启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对学历史的目的作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因此,在讲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一定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把握。这种与现实的结合,既是同中国现实的结合,也是同当今世界现实的结合。比如在讲到近代以来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时,要让学生明白正是晚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全方位落后于西方世界,导致了中国积贫积弱,饱尝了“落后必然挨打”的滋味,这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留给国人的惨痛教训。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二战结束后,虽然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不落”帝国已不复存在,世界殖民体系业已崩溃,但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的局面,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而已。它们虽不再赤裸裸地发动侵略战争,但却经常打着“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等旗帜,对弱小国家进行武装干涉,肆意践踏人权、制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达到它们不可告人的目的。通过这些事例,我们要明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再次踏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这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00多年的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在为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深刻领悟和践行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继续埋头苦干,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化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应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结合。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而言。历史教学不仅是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深刻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更要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人,才能切实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纲要》教学中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从教学过程的主导性来说,教师是主体,要负责教学进度、授课体系、授课内容、讨论题目设计、思考问题等教学各个环节;学生是客体,基本要服从老师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设计和安排,认真履行好上述各个环节中的角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环节是否完成,最终都通过学生体现出来;教师是客体,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但自身不能完全决定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具体的说来,在教学环节中,无论从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等都是由教师把握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是被动的接受,是客体。但是教学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则主要是由学生来体现的,学生是主体。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中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好的经验,又要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堂笔记等好的经验必须坚持,因为这被证明了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点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和进步。在探索教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如问题探究教学,通过有意义的探究教学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冲动性。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去讨论,最后形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既对涉及到的教学基本问题进行基本的了解,也能对涉及的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剖析,从而拓宽知识的视野,提升思考的层次。如讲到一战爆发的原因时,先让学生回答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索,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是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而资本主义本性却是一战爆发的根源。一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使得近代以来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其产生了怀疑,西方走过的路难道我们还要重复一遍吗?中国探索者必须对国家出路进行新的探索,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还有许多,通过问题的设置和探究,使学生能透过历史问题的表象,了解历史问题的本质,从而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问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背景教学法。即通过多方面知识的讲述,为教学主题内容营造一个氛围,再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对革命宣传、发动下层民众等方面做得不够时,可以从学生中学时代接触到的鲁迅的几篇文章讲起:《药》中的华老栓花钱买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来给华小栓治病,可以看出下层民众对革命者连基本的同情也没有,更别说支持革命了;《阿Q正传》描述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剪掉辫子就是革命,否则就不是革命,可见对革命的了解及其肤浅。在讲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回顾《故乡》中描述的情节,该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不仅没有获得新发展,实际上变得更加萧条了,也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讲到人民群众反侵略战争时,可以联系到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冯婉贞》中描述的“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自海上入侵,京洛骚然”等,把英法联军入侵的画面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民间英雄冯婉贞的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类似的还有小学课本中的《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
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任何时候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和探索,力求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陈金龙,潘利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解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陈亚萍.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6〕 李久林.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7,(04).
〔责任编辑:卜亚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三转变;三结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52 — 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本门课程的功能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需要在教学中实现三个转变和做到三个结合。
一、《纲要》教学中的“三转变”
所谓转变,就是从我们以往的习惯做法和惯性思维中发生变化,更好地结合教学各方面的实际,有效地开展教学,充分体现本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首先是学生角色的转变。即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的地位,这与“05方案”中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精神是不相符的。从《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亦必须转换学生的角色,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至今17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信息量非常大,仅仅靠老师的讲授是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学生(特别是非文科出身的学生)应该提前预习,阅读教材内容,熟悉教学体系,这样便于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节奏。从几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中提前阅读教材的较少,对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深入思考的更少。事实也证明,被动地听课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地思考,才能更好地配合和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才能逐渐领悟课程的内涵,才能最终内化为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东西。
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纵观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主导者,甚至是独角戏的表演者。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很辛苦,学生听的更辛苦,实际的教学效果则不言而喻。我想要完成这种转变,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一是在课前要精心准备若干问题,至少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了充分地做准备,包括查找相关教学资料,收集图片,文字整理以及制作PPT。二是上课时,让作了准备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讲,其他同学则可以向他提问,形成讨论,教师则通过穿针引线,组织好课堂讨论。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最后是考核模式的转变。使考核模式由应试型向应用型的转变。现在的各种情况表明,尽管一些学校在考核模式上做出一些变化,有一些改革创新。但就总体而言现在的考核基本上是一考定成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思想教育的功能实现程度如何?实际上无从知晓,因为简单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商榷的问题。我认为在考核中应该多联系实际,多体现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课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功能。可以结合一些重大纪念活动,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如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2007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纪念,200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2009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以及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上至党和国家,下至民间社会团体都会筹备一些纪念会、研讨会,各种媒体也会有大量的相关报道。这一方面让学生有足够多渠道去查找资料,关另一方面把社会上热门的话题和学生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兴趣,从而对于提升《纲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纲要》教学中的“三结合”
所谓“三结合”,是指在《纲要》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和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努力做到历史性与现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以及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开设《纲要》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讲述1840年以来170多年的历史,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必然性选择”。,让学生在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认清我们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能深刻明白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
学历史最重要的是从中得到启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对学历史的目的作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因此,在讲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一定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把握。这种与现实的结合,既是同中国现实的结合,也是同当今世界现实的结合。比如在讲到近代以来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时,要让学生明白正是晚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全方位落后于西方世界,导致了中国积贫积弱,饱尝了“落后必然挨打”的滋味,这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留给国人的惨痛教训。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二战结束后,虽然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不落”帝国已不复存在,世界殖民体系业已崩溃,但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的局面,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而已。它们虽不再赤裸裸地发动侵略战争,但却经常打着“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等旗帜,对弱小国家进行武装干涉,肆意践踏人权、制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达到它们不可告人的目的。通过这些事例,我们要明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再次踏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这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00多年的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在为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深刻领悟和践行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继续埋头苦干,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化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应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结合。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而言。历史教学不仅是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深刻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更要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人,才能切实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纲要》教学中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从教学过程的主导性来说,教师是主体,要负责教学进度、授课体系、授课内容、讨论题目设计、思考问题等教学各个环节;学生是客体,基本要服从老师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设计和安排,认真履行好上述各个环节中的角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环节是否完成,最终都通过学生体现出来;教师是客体,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但自身不能完全决定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具体的说来,在教学环节中,无论从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等都是由教师把握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是被动的接受,是客体。但是教学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则主要是由学生来体现的,学生是主体。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中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好的经验,又要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堂笔记等好的经验必须坚持,因为这被证明了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点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和进步。在探索教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如问题探究教学,通过有意义的探究教学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冲动性。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去讨论,最后形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既对涉及到的教学基本问题进行基本的了解,也能对涉及的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剖析,从而拓宽知识的视野,提升思考的层次。如讲到一战爆发的原因时,先让学生回答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索,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是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而资本主义本性却是一战爆发的根源。一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使得近代以来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其产生了怀疑,西方走过的路难道我们还要重复一遍吗?中国探索者必须对国家出路进行新的探索,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还有许多,通过问题的设置和探究,使学生能透过历史问题的表象,了解历史问题的本质,从而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问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背景教学法。即通过多方面知识的讲述,为教学主题内容营造一个氛围,再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对革命宣传、发动下层民众等方面做得不够时,可以从学生中学时代接触到的鲁迅的几篇文章讲起:《药》中的华老栓花钱买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来给华小栓治病,可以看出下层民众对革命者连基本的同情也没有,更别说支持革命了;《阿Q正传》描述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剪掉辫子就是革命,否则就不是革命,可见对革命的了解及其肤浅。在讲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回顾《故乡》中描述的情节,该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不仅没有获得新发展,实际上变得更加萧条了,也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讲到人民群众反侵略战争时,可以联系到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冯婉贞》中描述的“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自海上入侵,京洛骚然”等,把英法联军入侵的画面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民间英雄冯婉贞的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类似的还有小学课本中的《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
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任何时候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和探索,力求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陈金龙,潘利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解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陈亚萍.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6〕 李久林.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7,(04).
〔责任编辑:卜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