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基本感情。然而,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老师认为倡导家国情怀只是中国史教学中的现象,世界史无法也没有必要展现家国情怀。笔者深感不安,遂撰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家国情怀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意义
1.家国天下是持续生成的动态概念和认识世界的基本价值观
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是中国知识分子治学的普遍特征。古人“修齐治平”的个人理想,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如,《周易》中的“家人卦”已有由家及国的思想,《诗经》中出现了家与邦连用的“家邦”一词,孔子提到“夫子之得邦家者”,《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礼记·大学》进一步明确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
有关“家国”的名词,最早直接出现于《逸周书·皇门》,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也有提及,汉以后的史书记载更多。然而,家国的概念和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其指向的范围随着国家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大。许纪霖教授说,“家国天下乃是一个认同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3],既是以政治秩序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更是以心灵秩序为中心的精神价值的认同。
从地理概念而言,古人的家国主要指中央王朝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地域,有时也包括那些间接统治的册封、羁縻之地。后来发展到疆域之外的朝贡藩属国也被认为是家国的一部分,如历史上的越南、朝鲜、琉球等地。逮至清末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再一次空前扩展了家国概念,“华夷间隔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4]
家国情怀最高理想是济天下苍生。秦统一使得分封制下的诸侯家国扩展为中央集权之下的多民族家国,清末东西文明交汇又使得孤立自守的地区家国扩展为含义更大的世界家国,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情怀进一步升华。可见,家国观念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理性地成长。所以,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家国情怀,它绝不等于固步自封和妄自尊大,在认识自身优势同时,也要正视不足,取他人他国之长,补吾民吾国之短。并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国际认同建立在认识、尊重他人他国家国情怀的基础之上,没有对他人他国的尊重与理解,就没有健全的家国情怀。
2.家国担当是世界公民的神圣使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
联合国有一个奖项名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用于奖励具有世界眼光,关心世界公平与正义、安全与发展等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人士,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丽、妮可·基德曼等都曾获得过这个奖项。其实,“世界公民”的概念早已有之。自启蒙运动以来,一些超越一国一族的狭隘情感、具有世界情怀的知识分子,就被称作世界公民。在民族国家时代,尤其是当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隔着重重壁垒的时候,对一位普通“国民”来说,“世界公民”顯然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在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可以说人人都成了“世界公民”,即使那些没有跨出国门的人,也仍然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也会对他国居民产生影响,更不用说那些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和学界的各路精英。
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结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链,链条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全球利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国际上对历史课程的设计定位并不仅是满足眼前实用的需要,还要深化学生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提高个人与群体生活能力的理性认知,比如英国就期望学生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身份和面对时代的挑战”。[5]
“家国天下”是一个将文明时空、政治想象与世界图景、道德理想积聚为一体的宏阔意象。“世界公民”正是家国意识合理延伸后的责任与担当,表达的正是天下一家、互助互爱的精神,它的目标是建设亿万地球公民和平共处的公共家园。近年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这种新时代特色的家国担当,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责任担当与道德理想,是家国情怀这一传统中国文明理念贡献给现代世界的精神财富。
二、世界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运用家国情怀
1.区别不同文明的家国元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6]无独有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也认为要“通过考察人类文明的时空因素以及不同文明成长与衰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两处都提到了世界史教学中必须关注特定的时空元素,特定的历史时间与特定的历史空间,两者有机结合,实际反映的就是历史发展中独特的家国元素。
人类的早期文明主要有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巴比伦、以色列(犹太)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旧版的专题史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横向容量增加,除希腊罗马外新添了多个古代国家地区的历史;二是纵向知识增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涉及。因而,学生易陷入迷茫,将不同古国的事件互相混淆。抓住这些古国独特的家国元素,问题就迎刃而解。如山林、土地及服饰、饮食、审美、宗教等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地域因素等。利用这些特点,结合相关地图,可以让学生迅速形成对世界文明古国的初步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能够区分发生在不同古国的或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历史事件。其实,国际上也普遍使用这种教法,建议历史教师“从河流、海洋、草原、绿洲、森林等类型中举出合适例证,通过解读地图和照片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环境同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作用的”。[8]同时,教师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家国元素的介绍,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2.弘扬世界历史人物的家国精神 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仁人志士才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古往今来的外国民众也不乏爱国热情。如,荷马说“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亚里士多德说“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普希金说“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教学中不能轻易忽略他们的家国精神。
如,讲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时,不能绕过许多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的家国担当。林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国家利益,顶着巨大压力废除奴隶(农奴)制,不料遇刺身亡;铁血宰相俾斯麦与传奇英雄加里波第,一个身居庙堂,身怀毒药上战场,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震撼千古,一个出身草莽,率领一千人的队伍竟然所向披靡,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东瀛志士月照、西乡痛感于民族的落后,立志倒幕,一人被迫牺牲,一人继续战斗……
除伟人之外,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一样值得赞扬。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城市拉格什被卢伽尔扎吉西攻破后,居民被屠,神庙被毁,劫后的人们异常悲痛:
我的大城,拉格什,啊,我的财宝,我的灵魂在为你们悲鸣。
在圣洁的拉格什怀抱里孕育的孩子,目前正受苦受难。
恶魔(入侵者),一脚踏进了庄严的神龛,
竟将我们的女神加以亵渎。[9]
再如,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下后,犹太人遭遇了灭顶之灾,圣殿被夷为平地,全城人被掳至巴比伦为奴。犹太人因而无比想念故土: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纪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颚。[10]
这两首诗都非常感人,是苏美尔人、犹太人最真挚的家国怀念,教学中合理引用,大大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可借他山之石。
3.呈现重大转折的家国评价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对于重大历史活动的评价需要多角度辩证地进行,要将历史事件或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思考,还要集中某事件所有的经过或某人物所有的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绝不能只根据某一活动片段,进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断定。
苏东巨变是20世纪后期最重大的全球范围内的巨变,是世界史研究和教学都无法绕过去的严肃的课题。新课标重视社会主义运动,关于苏联多个环节都有叙述,充分体现鉴往知来的初衷。对于苏联解体的评价,教材主要是从冷战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角度阐发,是他者的视角,从对外界的影响来简评这场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教学中不妨补充俄罗斯人自己对故国遭此巨变的看法。比如,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亲身经历回忆:
这件事(苏联解体)与其说取决于各个共和国本身,还不如说是由这些共和国的政治精英们、领导人决定的。这些人野心勃勃,欲望极强。他们中有些人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过去一直不得志,而另一些人则希望享受政权,周游世界,拥有自己的外交部、自己的专机和卫队及其他权力象征物。[11]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金则关注了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发展:
首先应当承认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同胞流落在俄罗斯土地之外,苏联解体就像流行病一样也波及到俄罗斯自身。人们的积蓄化为乌有,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许多部门机构或被解散或是匆忙地进行了改革,而国家的完整因恐怖主义的影响和随后的妥协而遭受损害。[12]
而2016年4月俄罗斯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发现,56%的受访者对苏联解体感到后悔。在这方面,65岁的尼娜·梅奇塔耶娃(Nina Mechtaeva)算是异类,她说,“现在并不是一切都完美,但我觉得,那些讨论苏联美好的人忘了,我们当时究竟在何种环境下生活——商场和医院总在排队,官员们说着漫无边际的话,国家与世隔绝”。[13]
俄罗斯人自己对家国巨变的多种评价,体现了该国不同人群对于曾经的超级大国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是研究评价苏联解体最有价值的资料。课堂中适切地引用,不仅坚守了唯物史观,合理地爬疏和解释历史,而且能透视俄罗斯民众伤痕累累的故国情思。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基本共识。我们在强调家国情怀时,要拓宽视野,放眼世界,扩展学生的世界意识,把家国天下的情感逻辑诠释为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上的天下伦理观。
【注释】
[1]《孟子》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2]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0页。
[3]许纪霖:《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4]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P.219.
[6]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標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5页。
[7]赵亚夫、张汉林:《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8]唐剑明(译)、杨彪(校):《现行日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2期。
[9][10](美)威尔·杜兰特著,台湾幼狮文化译:《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四川:天地出版社,2017年,第99、269页。
[11](俄)鲍·斯拉文著,孙凌齐、李京洲、李桂兰译:《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67-68页。
[12]刘洪:《红场阅兵凸显普京引进为退的外交政策》,《新民周刊》2005年5月11日。
[13]张宝钰:《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的最后时光》,《青年参考》2016年12月28日。
一、家国情怀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意义
1.家国天下是持续生成的动态概念和认识世界的基本价值观
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是中国知识分子治学的普遍特征。古人“修齐治平”的个人理想,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如,《周易》中的“家人卦”已有由家及国的思想,《诗经》中出现了家与邦连用的“家邦”一词,孔子提到“夫子之得邦家者”,《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礼记·大学》进一步明确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
有关“家国”的名词,最早直接出现于《逸周书·皇门》,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也有提及,汉以后的史书记载更多。然而,家国的概念和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其指向的范围随着国家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大。许纪霖教授说,“家国天下乃是一个认同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3],既是以政治秩序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更是以心灵秩序为中心的精神价值的认同。
从地理概念而言,古人的家国主要指中央王朝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地域,有时也包括那些间接统治的册封、羁縻之地。后来发展到疆域之外的朝贡藩属国也被认为是家国的一部分,如历史上的越南、朝鲜、琉球等地。逮至清末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再一次空前扩展了家国概念,“华夷间隔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4]
家国情怀最高理想是济天下苍生。秦统一使得分封制下的诸侯家国扩展为中央集权之下的多民族家国,清末东西文明交汇又使得孤立自守的地区家国扩展为含义更大的世界家国,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情怀进一步升华。可见,家国观念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理性地成长。所以,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家国情怀,它绝不等于固步自封和妄自尊大,在认识自身优势同时,也要正视不足,取他人他国之长,补吾民吾国之短。并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国际认同建立在认识、尊重他人他国家国情怀的基础之上,没有对他人他国的尊重与理解,就没有健全的家国情怀。
2.家国担当是世界公民的神圣使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
联合国有一个奖项名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用于奖励具有世界眼光,关心世界公平与正义、安全与发展等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人士,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丽、妮可·基德曼等都曾获得过这个奖项。其实,“世界公民”的概念早已有之。自启蒙运动以来,一些超越一国一族的狭隘情感、具有世界情怀的知识分子,就被称作世界公民。在民族国家时代,尤其是当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隔着重重壁垒的时候,对一位普通“国民”来说,“世界公民”顯然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在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可以说人人都成了“世界公民”,即使那些没有跨出国门的人,也仍然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也会对他国居民产生影响,更不用说那些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和学界的各路精英。
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结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链,链条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全球利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国际上对历史课程的设计定位并不仅是满足眼前实用的需要,还要深化学生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提高个人与群体生活能力的理性认知,比如英国就期望学生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身份和面对时代的挑战”。[5]
“家国天下”是一个将文明时空、政治想象与世界图景、道德理想积聚为一体的宏阔意象。“世界公民”正是家国意识合理延伸后的责任与担当,表达的正是天下一家、互助互爱的精神,它的目标是建设亿万地球公民和平共处的公共家园。近年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这种新时代特色的家国担当,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责任担当与道德理想,是家国情怀这一传统中国文明理念贡献给现代世界的精神财富。
二、世界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运用家国情怀
1.区别不同文明的家国元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6]无独有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也认为要“通过考察人类文明的时空因素以及不同文明成长与衰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两处都提到了世界史教学中必须关注特定的时空元素,特定的历史时间与特定的历史空间,两者有机结合,实际反映的就是历史发展中独特的家国元素。
人类的早期文明主要有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巴比伦、以色列(犹太)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旧版的专题史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横向容量增加,除希腊罗马外新添了多个古代国家地区的历史;二是纵向知识增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涉及。因而,学生易陷入迷茫,将不同古国的事件互相混淆。抓住这些古国独特的家国元素,问题就迎刃而解。如山林、土地及服饰、饮食、审美、宗教等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地域因素等。利用这些特点,结合相关地图,可以让学生迅速形成对世界文明古国的初步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能够区分发生在不同古国的或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历史事件。其实,国际上也普遍使用这种教法,建议历史教师“从河流、海洋、草原、绿洲、森林等类型中举出合适例证,通过解读地图和照片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环境同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作用的”。[8]同时,教师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家国元素的介绍,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2.弘扬世界历史人物的家国精神 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仁人志士才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古往今来的外国民众也不乏爱国热情。如,荷马说“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亚里士多德说“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普希金说“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教学中不能轻易忽略他们的家国精神。
如,讲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时,不能绕过许多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的家国担当。林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国家利益,顶着巨大压力废除奴隶(农奴)制,不料遇刺身亡;铁血宰相俾斯麦与传奇英雄加里波第,一个身居庙堂,身怀毒药上战场,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震撼千古,一个出身草莽,率领一千人的队伍竟然所向披靡,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东瀛志士月照、西乡痛感于民族的落后,立志倒幕,一人被迫牺牲,一人继续战斗……
除伟人之外,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一样值得赞扬。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城市拉格什被卢伽尔扎吉西攻破后,居民被屠,神庙被毁,劫后的人们异常悲痛:
我的大城,拉格什,啊,我的财宝,我的灵魂在为你们悲鸣。
在圣洁的拉格什怀抱里孕育的孩子,目前正受苦受难。
恶魔(入侵者),一脚踏进了庄严的神龛,
竟将我们的女神加以亵渎。[9]
再如,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下后,犹太人遭遇了灭顶之灾,圣殿被夷为平地,全城人被掳至巴比伦为奴。犹太人因而无比想念故土: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纪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颚。[10]
这两首诗都非常感人,是苏美尔人、犹太人最真挚的家国怀念,教学中合理引用,大大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可借他山之石。
3.呈现重大转折的家国评价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对于重大历史活动的评价需要多角度辩证地进行,要将历史事件或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思考,还要集中某事件所有的经过或某人物所有的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绝不能只根据某一活动片段,进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断定。
苏东巨变是20世纪后期最重大的全球范围内的巨变,是世界史研究和教学都无法绕过去的严肃的课题。新课标重视社会主义运动,关于苏联多个环节都有叙述,充分体现鉴往知来的初衷。对于苏联解体的评价,教材主要是从冷战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角度阐发,是他者的视角,从对外界的影响来简评这场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教学中不妨补充俄罗斯人自己对故国遭此巨变的看法。比如,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亲身经历回忆:
这件事(苏联解体)与其说取决于各个共和国本身,还不如说是由这些共和国的政治精英们、领导人决定的。这些人野心勃勃,欲望极强。他们中有些人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过去一直不得志,而另一些人则希望享受政权,周游世界,拥有自己的外交部、自己的专机和卫队及其他权力象征物。[11]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金则关注了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发展:
首先应当承认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同胞流落在俄罗斯土地之外,苏联解体就像流行病一样也波及到俄罗斯自身。人们的积蓄化为乌有,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许多部门机构或被解散或是匆忙地进行了改革,而国家的完整因恐怖主义的影响和随后的妥协而遭受损害。[12]
而2016年4月俄罗斯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发现,56%的受访者对苏联解体感到后悔。在这方面,65岁的尼娜·梅奇塔耶娃(Nina Mechtaeva)算是异类,她说,“现在并不是一切都完美,但我觉得,那些讨论苏联美好的人忘了,我们当时究竟在何种环境下生活——商场和医院总在排队,官员们说着漫无边际的话,国家与世隔绝”。[13]
俄罗斯人自己对家国巨变的多种评价,体现了该国不同人群对于曾经的超级大国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是研究评价苏联解体最有价值的资料。课堂中适切地引用,不仅坚守了唯物史观,合理地爬疏和解释历史,而且能透视俄罗斯民众伤痕累累的故国情思。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基本共识。我们在强调家国情怀时,要拓宽视野,放眼世界,扩展学生的世界意识,把家国天下的情感逻辑诠释为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上的天下伦理观。
【注释】
[1]《孟子》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2]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0页。
[3]许纪霖:《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4]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P.219.
[6]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標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5页。
[7]赵亚夫、张汉林:《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8]唐剑明(译)、杨彪(校):《现行日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2期。
[9][10](美)威尔·杜兰特著,台湾幼狮文化译:《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四川:天地出版社,2017年,第99、269页。
[11](俄)鲍·斯拉文著,孙凌齐、李京洲、李桂兰译:《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67-68页。
[12]刘洪:《红场阅兵凸显普京引进为退的外交政策》,《新民周刊》2005年5月11日。
[13]张宝钰:《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的最后时光》,《青年参考》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