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多方调动课堂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同行们的交流,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激发集体荣誉感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小组学习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的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课堂上每个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因此,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
我们传统的分组有三种方式:按照天然座位分为四个大组,或再细一点把四个大组切分成八个小组,更细一点就是在四个大组的基础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这样的组别不适合进行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传统的座位编排重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身高,男女的搭配,守纪的程度,视力的好坏等。新形势下分组要打破常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激发各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可以根据共同兴趣组合的“兴趣式”;根据小伙伴关系组合的“自主式”;根据学生能力组合的“互助式”;根据同桌关系组合的“同桌式”,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組员们也都为着共同的集体荣誉奋斗,他们懂得了自己要尽力为“组”争光。
二、明确小组个人责任,发挥集体的力量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工,明确组长及组长组员责任,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再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三、精心把握合作机会,挖掘集体的潜力
在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是这样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热情;合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相互质疑问难,并不断修改完善;师生总结概括。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班中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在讨论决定中既学会了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了的机会。
四、创设和谐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起先学生热情很高,后来学生情绪低落。有时教师满怀信心,学生无动于衷;或一部分学生兴致勃勃,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所以,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之初教师应注意创设和谐活动氛围,激发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因而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物质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这时候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精神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观念加以巩固。教师评价时既要对集体的共同成果进行评定,也要对小组的合作水平进行认可。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老师此时应多用一些语言去鼓动他们,如“有些小组已经有结论了,看看哪个小组能不能有更有创意的建议”,“这个问题很难,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能最短的时间找出解决方法”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学生创设和谐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化小组团体激励,感受集体的温暖
合作学习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又注意把强调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揭示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从互动中逐渐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互动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爱,并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态度。这种突出小组团体评价,淡化了学生的个人意识、个人行为,易于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团体成功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总之,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注意设置适宜的合作学习问题、情景,确立集体目标的合作性,给予集体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我激励的氛围中开展互助学习,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学会共处,而且还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学会求知。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德保县龙光乡洞内村小学)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激发集体荣誉感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小组学习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的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课堂上每个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因此,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
我们传统的分组有三种方式:按照天然座位分为四个大组,或再细一点把四个大组切分成八个小组,更细一点就是在四个大组的基础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这样的组别不适合进行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传统的座位编排重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身高,男女的搭配,守纪的程度,视力的好坏等。新形势下分组要打破常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激发各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可以根据共同兴趣组合的“兴趣式”;根据小伙伴关系组合的“自主式”;根据学生能力组合的“互助式”;根据同桌关系组合的“同桌式”,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組员们也都为着共同的集体荣誉奋斗,他们懂得了自己要尽力为“组”争光。
二、明确小组个人责任,发挥集体的力量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工,明确组长及组长组员责任,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再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三、精心把握合作机会,挖掘集体的潜力
在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是这样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热情;合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相互质疑问难,并不断修改完善;师生总结概括。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班中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在讨论决定中既学会了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了的机会。
四、创设和谐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起先学生热情很高,后来学生情绪低落。有时教师满怀信心,学生无动于衷;或一部分学生兴致勃勃,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所以,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之初教师应注意创设和谐活动氛围,激发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因而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物质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这时候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精神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观念加以巩固。教师评价时既要对集体的共同成果进行评定,也要对小组的合作水平进行认可。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老师此时应多用一些语言去鼓动他们,如“有些小组已经有结论了,看看哪个小组能不能有更有创意的建议”,“这个问题很难,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能最短的时间找出解决方法”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学生创设和谐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化小组团体激励,感受集体的温暖
合作学习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又注意把强调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揭示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从互动中逐渐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互动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爱,并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态度。这种突出小组团体评价,淡化了学生的个人意识、个人行为,易于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团体成功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总之,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注意设置适宜的合作学习问题、情景,确立集体目标的合作性,给予集体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我激励的氛围中开展互助学习,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学会共处,而且还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学会求知。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德保县龙光乡洞内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