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意的解读及翻译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7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莱斯(H. P. Gice)提出的会话含意理论为语用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是解读会话含意中的关键和钥匙。含意理论对翻译的理论是一个理论上的支撑,在翻译中如何解读原语的话语含意,在译入语中如何将含意表达出来,是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会话;含意;解读;翻译
  
  Decoding and Translation of Implicature
  Xuan Zhifeng
  【Abstract】H. P. Gric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opens a new field for the research of pragmatics and his principles of conversational cooperation are the keys to decode implicature. The theory of implicature i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ranslation theory. How to decode the implic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how express them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for successful translation.
  【Key words】Conversation;implicature;decode;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1-0053-06
  
  含意(implicature)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的不是语言系统中的字面意义,而是在具体交际环境之下发话人说出的话语中的言外之义。翻译,作为语言信息转换的书面手段,理所当然的要牵涉到语用含意的研究和应用。因而,对原语语用含意的解读和在译文中进行表达是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重要贡献之一,也是翻译者研究的一个重点。然而,国内外对含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含义的解读与翻译论述的还不多。在国外,英国的Mona Baker(2000)在其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中和Leo Hickey(2001)编辑的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中由Kirsten Malmkj?r撰写的Cooper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中作了一些论述,但从谈论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国内对此论说的也不多。只有少数人如周方珠(2004)、贾文波(2004)在翻译论著中对英汉习语含意与翻译进行了探讨。一些学术期刊是发表的文章也多为谈论习语含意的翻译,而对具体如何解读文本内的含意以及翻译几乎没有论及,因此,有必要对含意的解读和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予以具体探讨。
  
  1 含意研究的发端和发展
  
  含意 (implicature) 一词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 P. Grice)杜撰的词语。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学术演讲时,第一次阐述了会话含意理论。该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后来,许多学者,如Sadock,Ken Turner,Levenson,Sperber,Wilson等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根据许多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Thomas,1995:24)“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Fasold,1993:119)等等。从这些定义看出,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和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是不相同的。语义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词义”、“句义”,而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话语意义或说话人的意义” (sementics pertains to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sentences;pragmatics pertains to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s,or speaker meaning )。(Jaszczolt,2004:1)也就是说,语义学关注的是语言表达方式,而语用学关注的是听话人如何给语义结构增加语境信息以及如何推断出所说话语的真实意图。正如心理学家Miller(1974)(见何兆熊,2003:54)所说:“误解别人的意思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因为没听清或解析出他们所说的句义或词义……,交际困难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弄懂发话人的意图。”(Most of our misunderstandings of other people are not due to any inability to hear or parse their sentences or understand their words … A far more important source of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is that we often fail to understand a speaker’s intention.)这就是说在语言使用中,人们一般使用的都是词语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在语言系统中在词典上能查出的意义。但在一些情况之下,语言使用者出于某种目的或迫于某些情况,使用一些非常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表达方式的意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听话人能够正确推断出发话人的话语含意或意图,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上下语境不清,听话人也可能误解或无法听懂发话人的含意或意图。在语用学研究中,格莱斯(Grice:1957)把语言的意义分成了“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也就是他在《语义》(1957)一文中所分的“语句意义(sentence meaning)”和“发话人的意义(speaker’s meaning)。(Jaszczolt,K. M,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Peking University Press,Beijing,2004:208)后来,他又称其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 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在哈佛大学演讲时,Grice 又用了一个新名词“含意”(implicature)来表述“会话中与一方所谈话题无关的情况的含意”。在《逻辑与会话》(见何兆熊,2003:365-388)一文中,将含意分为了“常规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和“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所谓的常规含意就是由“特定词语的常规意义所决定的”含意。如:
  He is an Englishman;he is,therefore,a brave man.
  从therefore这个词语,我们就能推断出,“他勇敢”,是因为“他个英国人。”不须借助任何语境。
  而会话含意是由语境参与而推导出来的话语含意。
  推断会话含意所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既:The Maxims of Quantity:(量的准则)、the Maxims of quality(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 (关系准则)、The Maxims of manner (方式准则)。
  发话人依据合作原则进行交际,听话人在理解过程中,借助语境,依据遵守或违背合作原则诸准则的情况,推断出发话人的话语含意。这Grice会话含意的所指。
  后来Levenson (1983) (见何自然、陈新仁,2004:92)又把会话含意为分了一般会话含意和特殊会话含意。所谓的一般绘画含意是某些语言表达的使用方法所通常引发的含意。如:
  X is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按照常规,句中 X今晚要见的那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母亲、姐妹以及其他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女人。)
  X went into a house yesterday and found a tortoise inside the front door. (按照常规X回到的不是自己的房子)
  而特殊会话含意产生于具体的场合,起推导离不开对当时语境特征的把握。一般来说,为了表达这种含意,交际着往往会违背、利用或不遵守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某一或某些准则。如:
  A.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B. Nothing.
  这里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违反了量的准则,说明B不愿或不便说出自己在做什么。
  然后效仿Grice的二分法,Sperber,Wilson (1986/1995)(见Jaszczolt,2004:导读:20)在涉及话语了解的语用认知理论——关联理论中提出了“显性意义”(explicature)和“隐含意义”(implicature)之分,它们与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中“说明意义”(saying)和“含意”(implicature)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在于探讨话语传递的交际意义(what is communicated)。
  在这里,Sperber,Wilson所说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的具体内涵为:“显性意义是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交叉,是在话语逻辑形式的基础上,经过(语用)充实后形成的一种完整命题。”而“隐含意义是一种语境暗含 (contextual implication),其推导所依赖的是新逻辑形式,而不是原始的话语形式(what is said)。” (Sperber,Wilson 1986/1995)(见Jaszczolt,2004:导读:21)其相关性在于,隐性含意的获得必须先得出隐含前提,然后再从其显性意义中推导出隐含结论。这就进一步阐释为什么同一话语在不同语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以上研究都是从会话含意角度进行的。然而,我国著名语用学家徐盛桓在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含意本体论的研究。徐先生说:“人类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利用到的言词以外但又为语言单位的型音义所承载的意思,概称为‘含意’。” (徐盛桓,1989)根据徐先生的理论,要判断是否为含意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①由话语中的语言单位的形、音或义承载;②是言外之意;③是话语向含意性作出的影射。(徐盛桓,1989)这就是说,含意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语言单位,依托于这些单位的内涵、外延的某一(些)方面的特点,或其形音的某些特征。如中国的歇后语中的谐音,会意诗等;另外,含意又是在语言单位之“外”,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它是外在于有关语言单位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的;而且还必须产生于“映射”过程。在《外国语》2006年第2期《“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一文中,徐盛桓说:“话语的字面表达通常都承载了表达时要利用到的但又溢出言辞之外的意思;这也就是说,话语的字面表达总是不完备的,有含意蕴涵其中。我们将话语的字面表达称为显性表述,而为字面表达所蕴涵的内容称之为隐性表述,或称含意。”这些研究表明,含意本体论中说研究的“含意”不再局限于会话含意,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解读话语中的含意并将其完整地传达给译入语读者,就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课题。
  
  2 含意的解读与翻译
  
  在以前的研究中,无论是格赖斯、勒文森、Sperber、Wilson还是徐盛桓,他们研究的含意理论都是在同一语言中进行的,而翻译研究涉及到含意理论,就必须要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之下予以考虑。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下对含意的研究要比单语的含意研究更为复杂。首先,解读原文,必须依据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的原则去推导话语的含意,而后还要按照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观念准确而又地道地表达出来,必然涉及到文化对比。
  许钧(2003:184)在《翻译论》一书中写道:
  “应该看到,由于原文的语言系统中音形义的结合关系在具体词字中所造成的特殊含义与目的语不尽相同,无法完全模仿原文的语言形式,要想创造原文本的特殊含义的存在条件也有一定困难。这种意义贫乏化或意义丢失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翻译者能否尽量克服这种局限呢?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去照搬原文,不机械地去模仿原文,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各种背景和关系的前提下,让自身置入原文所创作的环境与空间中,抓住原文的意旨,在翻译中重新创造一种和谐的语言空间,陈述原文的意义,让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字句之后的含蕴在新的表达空间中获得自身的生命。”
  这就是说,翻译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的转换,必须进行深层次的转换。在解读原文时,不但要解读到原文的字面含义,而且还要解读到字面背后的内涵。在翻译表达时,就要抓住原文的旨意,让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字句之后的含义在译文中获得自身的生命。如果仅从语言层次进行转换,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词和句的形式及其对等上,就会象许钧所说“就有可能在新的语言土壤和文化环境中扼杀原文的生命。”(许钧,2003:183)
  因为含意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之下在言外之义,含意的解读就离不开语境。根据Malinowski(1921)(见龚光明,2004:238)的观点,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也就是努曼(Numan)所说的语言语境。根据刘宓庆(见龚光明,2004:238-239)的观点,语境对意义有四项功能:既“语境是意义的限定者、”“语境是新义之源、”“语境是新词之源、”“语境是表现式的终端者”。即:文本中的词语特别是多义词的词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得以确定,使一些词汇获得新义。另外,在特定语境下,尤其是在特定宏观语境下,语境常常成了新词产生的依据和根源。“语境是表现式的终端”其意思就是,翻译的理解最终必须诉诸表达,即将意义赋形于表达式,其中有一个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综合调节过程(特定语境下的语义分析与调节、语体功能分析与调节、语序分析与调节、审美分析与调节、文化分析与调节以及个人语用习惯与调节)。
  因此,翻译时要解读原文话语的含意,就必须根据不同的语境加以鉴别。而表达时,又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找出恰当的表达方式。
  格莱斯(Grice)在《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见何兆熊,2003:365-388)中探讨了以会话合作原则解读会话含意的实例。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会话合作原则也适用于解读文本中的含意。文本中的含意的语境可由上下文提供,作者在写作中有时故意用一些特殊表达手段,违反人们交际中的合作原则,背后的含意是可以从其是否违反合作原则来获取的。在文本中,如果作者所说话语违反了合作原则,其间必有隐含的意义。
  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是复杂的,有时,发话人违反一个准则,有时违反多个准则。要解读这些话语的含意,就必须借助语境。翻译时,也要根据译入语的具体语境采取不同的对策。
  2.1 违反量的准则:例如:Women are women. 这句话为同语反复,在量上并没有有提供新的信息,这违反了量的准则。然而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解读出许多信息。假如是一妇女在唠唠叨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妇女的本性就是婆婆妈妈的,爱唠叨。如果是一个妇女办事非常细致,认认真真,这句话是在赞扬这位妇女,意思为:“女人办事心细,你真是好样的”等等。但翻译时,翻译成“女人就是女人嘛”便可,译文读者借助语境人们都可以解读其含意。
  A. Where have you been?
  B. I was out.
  这个对话在英语中是认为违反了量的准则,因为B没有精确告诉问话人所想要得到的信息。这暗含着B不想或不方便告诉对方这些信息。如果A真想知道对方的信息,肯定还要追问。然而在汉语中,如果两人在路上碰面,相互寒暄,这就不能认为是违反了量的准则,因为起到寒暄的作用就行了。这在翻译中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2.2 违反质的准则。违反质的准则是含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语言中的暗喻、夸张、含蓄、反语、借代等都是违反质的准则的。比如:“He is a fish.”,这句话从事实上违反了质的准则。因为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是鱼。但在英语中,这句话含有隐含意义,根据不同语境,可解读为:(在游泳池边上)“他游泳技术很好”、(说人品)“他这个人不可靠,很狡猾”、(在酒桌上)“他很能喝酒”。再如:“she is crying her eyes out.”这是一个夸张。按一般常理,眼睛是绝对哭不出来的,但是为了表示其哭的厉害,作者就是用了这样的夸张。这类违反质准则的现象是各个语言产生成语、习语的源泉,而这些语言现象又都是文化环境的产物,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因而翻译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各种语言中,习语、成语和谚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反映出的文化内涵有生态的、物质的、社会的、宗教的等。如英语中的“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ork(永远完不成的工作)”“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Live like a king(过得像国王一般奢侈)”,“Kings have long hands(勿与国王相争)”,“Might is right(强权即公理)” “a third wheel(无足轻重之人)”,“a three-ring circus(嘈杂混乱的局面)”,“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in the seventh heaven(七重天,极乐世界)”,“thirteen at table(十三个进餐,最先站起的一人必将死去)”等,再如汉语中的“桃园结义”、“焚书坑儒”、“梁上君子”、“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破釜沉舟”、“蓄精养锐”、“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生灵涂炭” “不看僧面看佛面”、“人算不如天算”、“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无不包含着社会、宗教、历史等文化的信息。
  习语、成语等所含的暗含意义可以称为Morgan (1978) (见何兆熊,2003:334) 所说的短路含意(short sircuited implicature)。所谓的短路含意,就是某一表达法开始时含有暗含的意义,但随着该语言社区的人经常使用这一表达法,原来暗含的意义人们可以不假思索的辨认出来,就象电线短路一样,直接一步到位,不再经过迂回的线路。
  由于文化语言环境的不同,在一种语言中成为习语或者或成为短路的含意(short sircuited implicature)时,在另一种语言中在不一定是短路含意。因此在翻译违反质的准则的话语时,一定要设法把其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否则翻译则等于没有翻译。例如:
  Romeo: What hast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sir.
  译文1 罗:有了什么?
  墨: 不是什么野兔子/ (朱生豪译)
  译文2 罗:年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梁实秋译)
  在此句中,Hare 在英语中是一个委婉语,暗指妓女,朱生豪将其翻译成为“野兔子”,就没有翻译出其暗含意义。而梁实秋先生将其译为“野鸡”,其暗含意义就表达了出来。
  在翻译违反质的准则的话语含意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2.2.1 如果英汉两种文化间话语或词语暗含的意义相同时,可采取直译。这种现象很多,如:
  British Prime Minister,Mrs. Thatcher is an iron woman.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个铁娘子。
  虽然在逻辑上人不可能是铁的,但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懂得铁在此处的意思:“手腕硬,不讲情面,残忍、不让步”等,因此就可以直译。
  2.2.2 对于两种文化间没有相同内涵的话语或词语,可采取归化、改变表达方法,或直表其含意的翻译方法。如:
  这人原先胆子小,干啥也是脚踩两只船。This man had formerly been coward,a fence-sitter.
  她忽然提出了这么个问题,使余敬唐吃了一惊。立刻看出这姑娘还是个刚离娘窝的“雏儿”。This abrupt question took Yu Jingtang by surprise and made him realize that the girl was a young bird just able to fly.
  在第一个句子中,“脚踏两只船”是一个成语,它给人的联想是一个人在海上,一只脚踏着这只船,一只脚踏者那只穿,心里拿不定注意乘谁的船好,依此来形容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人。但在英语中,这个成语的内涵被另一个形象“a fence sitter”所代替,若直译,受到文化的影响,英语读者就会感到不自然。第二句中的“刚离娘窝的‘雏儿’”是个习语,形容年轻没有经验、未经世事的人。英语里对这一习语的内涵不容易理解。而译成“a young bird just able to fly”,非常形象地把这一含意表达了出来。再如:
  The business was over in two,twos. 事情很快就办完了。(事情三下五除二就办完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Of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in the world,each produces its own topmost masters.
  妇人被武松说了这一遍,一点红从耳边起,紫涨了面皮,指着武大便骂道:“你这个腌混沌!有什么言语在外人处说来,欺负老娘!”
  When Wu Sung had said this to the woman a little red began to creep out from her ears and her face turned a deep scarlet.
  She pointed at Wu The Elder and began to curse,saying,“You filthy stupid thing! What have you been saying outside to persecute me?”
  这里面的in two,twos的本身含意是“转眼间、很快”。翻译时既可照其含意翻译出来,也可按照汉语的习语翻译为“三下五除二”。“三百六十行”在汉语中是借代,表示所有行业,翻译成英语时就采用了意译。“你这个腌混沌”也采用了同样的翻译方法。
  对于暗喻、夸张、含蓄、委婉、反语借代以及由此产生的成语、习语如何翻译,许多翻译教科书和文章中都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2.3 违反关系原则。合作原则要求话语要相关联,如果不相关联,里面就有一定的含意。如:
  承载文化信息的另一个重要语言现象就是语义修辞手段。语言中所用的明喻、暗语、借代、委婉等辞格也都有文化的内涵,其原语中这些辞格所表达的含意的解读也是翻译的一个重要任务。比如:
  A.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最近在干些什么呀?
  B. The bus is coming. 汽车来了。
  B的回答A的问题似乎没有关联性,但我们可以推断出,B的答话中有以下几个含意:①B心里急着搭车,没有注意对方跟他说话,光顾得看汽车了。②他不想回答A的问题,以汽车来为由,打断他的话。③B天天坐公共汽车上班,说明他得上班去了等等。
  违反关系准则的对话一般翻译时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2.4 违反方式准则。方式准则要求话语要明白、简洁、有条理,避免晦涩、歧义。但是有人故意把话说得含混、晦涩,有的故意造成歧义,这就有了修辞上的双关、委婉和折绕。如:
  Power belongs to the people! (郑雅丽,2004:114)
  此为某电灯公司要增加电费,引起公愤,人们游行示威,高举横幅,其上就是该内容。是将power翻译为“电力”,还是将其翻译为“权力”,是译者的一个难点。往往采取二意皆表之法,译为“电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权力!”
  相似的还有: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 广告用语,产品为白酒。若只译原文就没有什么感召力,但要将spirit的另一含意译出,比较难。可译为“地道的加拿大酒,独特的加拿大精神”。
  But don’t let them think they can take advantage of me. I want a dowry of fifty guilders,and let them take up a collection besides. Otherwise they can kiss my you-know-what.
  (Gimpel the Fool)
  不过,那帮人要想占本人(姑奶奶)的便宜,没门。姑奶奶我要的是五十盾的嫁妆,外加一份彩礼。要是拿不出来,他们只配舔姑奶奶的屁股。
  此句中的you-know-what是一个委婉语,发话人有碍于说出自己的隐私部位,不愿直接说出。但在翻译时,没有其它选择,只好将其含意翻译出来,而不用委婉语。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地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子。(鲁迅:《药》)
  Little Shuan picked up the black object and looked at it. He had the oddest feeling,as if he were holding his own life in his hands. Presently he split it carefully open. From within the charred crust a jet of white vapor escaped,then scattered,leaving only two halves of a white flour steamed roll. Soon it was all eaten,the flavour completely forgotten,only the empty plate left.( 杨宪益、戴乃迭译)
  此句破折号后面的这些话都是表达“全吃完了”的意思。可为了描写小栓想要活命的心情,鲁迅用了折绕这一修辞手段。翻译时,杨宪益和戴乃迭采用了意译手法。
  Night’s candles are burnt out,and jocund day
  Stands tiptoe on the mistery mountain tops.
  星星已经熄灭,欢欣的白天
  已经踮着脚儿站立在薄雾笼罩的山头。
  此句中night’s candles 为stars的迂回说法,翻译时采取了意译。
  除了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之外,行文中的一些特殊符号也是含意的载体。如大写、加圆点或加下划线、黑体或拼写变体等。行文中的这些特殊符号也要认真解读,将其含意译出。如:
  If I had the pen of a Napier,or a Bell’s Life,I should like to describe this combat properly. It was the last charge of the Guard (that is,it would have been,only Waterloo had not Yet taken place.)
  假如我有笔,或者文章写得象贝尔公司生活画报上的一样好,我一定要把这场决斗好好地描写一番。这简直跟禁卫军最后的袭击相仿佛(不过那时滑铁卢大战还没有发生,我只能说这次打架跟后来禁卫军最后的袭击相仿佛)。
  此句中的Life是大写,就不是一般的含义“生活”。而是一家杂志的名称。
  The Snow covered up the grass with her great cloack,and the Frost painted all the tree siler.
  雪神用她洁白的斗篷覆盖了青草,霜神把园里的树也漆得亮晶晶的。
  这里的大写Snow 和Frost不再是一般的雪、霜,而是拟人化或神话的雪霜。所以要翻译成“雪神”和“霜神。”
  有时,在会话中也常采取迂回的方式回答问题,根据具体语境,听话人一般都能解读出其含意。在翻译这类句子时,一般不会有困难,但有时需要进行意义上的区分。如:
  A. Do you want some coffee?
  B. 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A、 想喝点咖啡吗?
  B1. 喝点就睡不着(成)觉了。
  B2. 喝了就不瞌睡了(脑子就清醒了)。
  根据上下文语境,如果B是拒绝的话,就要按B1的方式表达,如果是B读书或思考问题时老打瞌睡,A说让他喝咖啡正合他的意思,就要用B2的方式表达。
  总之,含意的解读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翻译学习者必然要迈过的门槛。因此,译者一定得掌握含意的解读方法,并掌握转达含意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Routledge,Beijing,2000, 227
  [2] Jaszczolt,K. M,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M],Peking University Press,Beijing,2004:208
  [3]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2004
  [4]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4
  [5] 何兆熊(主编).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2004
  [7]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5
  [8] 许钧.翻译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2003
  [9] 徐盛桓.含意研究的逻辑思考[J],外国语,1998(2)
  [10] 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2006,(2)
  [11] 杨晓荣.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M],军事友谊出版社,北京,2002
  [12] 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2004
  收稿日期:2007-10-10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識的驱动力,问题始终伴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而开展,为了提高问题教学有效性,应当以问题串为基本形式,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本文介绍问题串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数学;问题串;教学模式  高职数学教学源于问题以终于问题,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应当探究使用有效的问题教学模式,注重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高
生物素和胆碱是奶牛的两种重要维生素,它们都是B族维生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生物素为机体代谢中传递甲基的辅酶,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胆碱则不仅是动物体组织的必需组成成
据《现代教育报》消息,前不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此次公布的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英国《自然》杂志2016年6月21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的新闻特写文章,介绍了该杂志选出的10位中国科学之星。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信息网络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信息社会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 本文針对高校大学生数值分析课程成绩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值分析课程达成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某班的数值分析成绩有效地计算出课程达成度,找出薄弱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也为理工科的工程认证提供了一种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数值分析;层次分析法;课程达成度  【基金项目】 西安财经学院2016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6xcj01);西安统计研究院研究项目(14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在《心理健康
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中的重要内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
百叶干是反刍兽以瓣胃内容停滞、干固不易后送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病程较长,机体消瘦、衰竭,若不有效治疗,常会危及生命.
【摘要】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仅仅依靠学校的资源和环境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现代企业的有力支持,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企业环境中磨炼。所以,依托企业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培养贴近生产实际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52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074-0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