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障儿童的智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感知记忆短暂思维活动简单,因此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肢体发育不良,身体活动能力有障碍,在体育活动中需要通过康复矫正训练,来增强他们身体运动的能力。
关键词:智力;游戏活动;康复训练
智障儿童的智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感知记忆短暂,思维活动简单,因此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肢体发育不良,身体活动能力有障碍。针对学生智力和肢体活动能力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早日适应社会生活,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感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過体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来调节和补偿学生肢体的活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体育康复训练和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对肢体残疾的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一、融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
我校有低中高三个年段,有部分学生肢体障碍很严重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不便,两条腿发育不一,在上下楼梯时只能扶着把手慢慢行走,不会跑,不会跳,而且胆子特别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把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愉快的活动,不知不觉在快乐愉悦中掌握知识。例如,在低年级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这一动作时,先启发学生小兔是怎么向前跳动的,让学生去自由模仿兔子跳跃的动作,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学生心情都很放松,教师再启发学生说,起跳时两脚要同时用力蹬地使身体向前上方跃起,身体稍微前倾,落地时要屈膝缓冲。在游戏比赛中,设计了小兔子采蘑菇的环节,把新学的动作在游戏中加以巩固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分组开展康复训练
我校有一部分学生肢体残疾较重,活动能力低下,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教师应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康复计划,针对每个人安排训练内容,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分组教学个别辅导,及时调节补偿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例如,低年级贾××刚入学的时候,独立行走都有困难,上下楼梯需有人搀扶,在平道上走步都不敢迈步,动作极慢,看到部分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感到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是矫正他们身体协调能力的一条途径。我就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分组,三个人一小组,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及间操时间,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自然行走,肢体的形态,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能认真对待,动作要做到位。训练内容有:上下肢活动、头部、腰部运动,康复器械辅助练习,各项训练都根据学生身体能接受的负荷而定,对行走特别困难的学生从走直线开始,逐渐开始每天练习上下台阶,各项活动每天轮换做,运动负荷逐渐增加,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很好,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康复训练中培养意志
意志是调节人的行动的心理过程,智障儿童本身就缺少自信心,情绪变化较快,对什么事情都是随意性大,不能自觉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善于向自己提出要求,缺乏耐心,不能坚持不懈的完成任务,而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提示督促,在训练时经常有始无终,碰到困难就退缩。在这种条件下,活动中我就特别注重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地介绍体育活动的内容及方法,并跟游戏结合在一起,先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并在体育项目训练内容设计中,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同时意志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训练结束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康复训练中培养团结协作
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不足,不会主动去交流,不会跟同伴玩耍,更不会相互配合,都是自己独自活动,多数学生都比较依赖老师,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就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四人一组等,让他们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去配合完成康复训练动作,经过多次的融合、接触,学生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扉,愿意跟同伴们在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完成学习的任务,提高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体育康复教学是矫正肢体协调能力的一种教学尝试,跟体育游戏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为了更好地促进特教体育活动的长足发展,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教学方法,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秦婕,高小爱.体育游戏对弱智儿童智力康复的作用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智力;游戏活动;康复训练
智障儿童的智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感知记忆短暂,思维活动简单,因此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肢体发育不良,身体活动能力有障碍。针对学生智力和肢体活动能力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早日适应社会生活,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感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過体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来调节和补偿学生肢体的活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体育康复训练和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对肢体残疾的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一、融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
我校有低中高三个年段,有部分学生肢体障碍很严重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不便,两条腿发育不一,在上下楼梯时只能扶着把手慢慢行走,不会跑,不会跳,而且胆子特别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把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愉快的活动,不知不觉在快乐愉悦中掌握知识。例如,在低年级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这一动作时,先启发学生小兔是怎么向前跳动的,让学生去自由模仿兔子跳跃的动作,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学生心情都很放松,教师再启发学生说,起跳时两脚要同时用力蹬地使身体向前上方跃起,身体稍微前倾,落地时要屈膝缓冲。在游戏比赛中,设计了小兔子采蘑菇的环节,把新学的动作在游戏中加以巩固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分组开展康复训练
我校有一部分学生肢体残疾较重,活动能力低下,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教师应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康复计划,针对每个人安排训练内容,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分组教学个别辅导,及时调节补偿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例如,低年级贾××刚入学的时候,独立行走都有困难,上下楼梯需有人搀扶,在平道上走步都不敢迈步,动作极慢,看到部分学生的这一特点,我感到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是矫正他们身体协调能力的一条途径。我就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分组,三个人一小组,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及间操时间,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自然行走,肢体的形态,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能认真对待,动作要做到位。训练内容有:上下肢活动、头部、腰部运动,康复器械辅助练习,各项训练都根据学生身体能接受的负荷而定,对行走特别困难的学生从走直线开始,逐渐开始每天练习上下台阶,各项活动每天轮换做,运动负荷逐渐增加,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很好,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康复训练中培养意志
意志是调节人的行动的心理过程,智障儿童本身就缺少自信心,情绪变化较快,对什么事情都是随意性大,不能自觉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善于向自己提出要求,缺乏耐心,不能坚持不懈的完成任务,而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提示督促,在训练时经常有始无终,碰到困难就退缩。在这种条件下,活动中我就特别注重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地介绍体育活动的内容及方法,并跟游戏结合在一起,先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并在体育项目训练内容设计中,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同时意志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训练结束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康复训练中培养团结协作
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不足,不会主动去交流,不会跟同伴玩耍,更不会相互配合,都是自己独自活动,多数学生都比较依赖老师,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就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四人一组等,让他们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去配合完成康复训练动作,经过多次的融合、接触,学生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扉,愿意跟同伴们在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完成学习的任务,提高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体育康复教学是矫正肢体协调能力的一种教学尝试,跟体育游戏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为了更好地促进特教体育活动的长足发展,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教学方法,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秦婕,高小爱.体育游戏对弱智儿童智力康复的作用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