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与实践,已经逐渐成为可持续、富有竞争力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文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创新性的将价值观管理引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在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价值观管理 大学生 理想信念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MBV理念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实效性研究》科研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Y0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3-0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流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文化的多元性发展,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价值观管理(MBV)是继指令管理(MBI)、目标管理(MBO)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建立一套与企业内外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新地管理模式,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创新性的将价值观管理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1.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事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都是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队伍强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也面临不少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理想信念教育处在“文件规定上重要,实际执行中次要”的困境。按照规定开展的教育也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流于形式现象普遍,针对理想信念教育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
1.2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滞后
据调查,多数学生认为听老师讲理想信念教育太枯燥是导致他们不喜欢、不欢迎它的主要原因。部分老师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他的讲解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反应。另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设置的课程与社会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针对性。
1.3教育对象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相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加务实、理性,他们更多地关注培养锻炼自己的技能,获得奖励,顺利完成学业、就业等关乎自身利益的理想,容易忽视理想信念的培养。
2.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实践的水平密切相关。高校在运用价值观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贴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真正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应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
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全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分析、提炼、确立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与大学生积极对话和交流,把他们所渴望的美好未来形象化,形成一套既符合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大学生个人理想追求的价值观体系,并通过教育,使其逐步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
2.2开展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2.1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当作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客观事物对人来说是否具备价值,在于其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理想信念对于人的作用亦是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才能获得生长的沃土。因此,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一点就是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此外,积极教育大学生在重视个人理想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理想,要逐步引导他们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用社会理想来引领个人理想,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2.2.2以人为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反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尝试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新途径。一是改变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我们既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显性教育渠道,又要积极开展隐形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二是以人为本,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逻辑性的力量让学生信服,又要以情感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大道理融于小道理中,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的典型事件中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教育者要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摸索创建一些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BBS、博客交流、红色网站等网络渠道,方便师生间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密切提防大学生受网络的虚拟、自由、非他律等特性而淡化理想信念和道德理念。
2.2.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正面的指引,使学生克服或消除不良的价值观,自觉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面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最终成长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论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4:31-35.
[2]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道德与法研究,2011,(148):57-60.
[3]吴蓓,曹向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反思与建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1):100-102.
[4]李洁.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管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4(68):42-48.
[5]Dolan,S.L.(2002) Managing by values: Cultural redesign for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change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鄄first century[J].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2(21):101-107.
【关键词】价值观管理 大学生 理想信念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MBV理念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实效性研究》科研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Y0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3-0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流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文化的多元性发展,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价值观管理(MBV)是继指令管理(MBI)、目标管理(MBO)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建立一套与企业内外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新地管理模式,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创新性的将价值观管理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1.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事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都是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队伍强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也面临不少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化、过场化现象严重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理想信念教育处在“文件规定上重要,实际执行中次要”的困境。按照规定开展的教育也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流于形式现象普遍,针对理想信念教育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
1.2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滞后
据调查,多数学生认为听老师讲理想信念教育太枯燥是导致他们不喜欢、不欢迎它的主要原因。部分老师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他的讲解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反应。另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设置的课程与社会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针对性。
1.3教育对象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相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加务实、理性,他们更多地关注培养锻炼自己的技能,获得奖励,顺利完成学业、就业等关乎自身利益的理想,容易忽视理想信念的培养。
2.运用价值观管理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实践的水平密切相关。高校在运用价值观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贴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真正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应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
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全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分析、提炼、确立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与大学生积极对话和交流,把他们所渴望的美好未来形象化,形成一套既符合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大学生个人理想追求的价值观体系,并通过教育,使其逐步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
2.2开展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2.1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当作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客观事物对人来说是否具备价值,在于其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理想信念对于人的作用亦是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才能获得生长的沃土。因此,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一点就是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此外,积极教育大学生在重视个人理想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理想,要逐步引导他们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用社会理想来引领个人理想,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2.2.2以人为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反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尝试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新途径。一是改变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我们既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显性教育渠道,又要积极开展隐形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二是以人为本,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逻辑性的力量让学生信服,又要以情感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大道理融于小道理中,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的典型事件中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教育者要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摸索创建一些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BBS、博客交流、红色网站等网络渠道,方便师生间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密切提防大学生受网络的虚拟、自由、非他律等特性而淡化理想信念和道德理念。
2.2.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正面的指引,使学生克服或消除不良的价值观,自觉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面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最终成长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论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4:31-35.
[2]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道德与法研究,2011,(148):57-60.
[3]吴蓓,曹向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反思与建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1):100-102.
[4]李洁.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管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4(68):42-48.
[5]Dolan,S.L.(2002) Managing by values: Cultural redesign for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change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鄄first century[J].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2(21):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