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以对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专业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应对策略
1.引言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设有工程造价专业,但在培养模式上,以传统培养模式居多,即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一些新开设本专业的学校,尤为明显。开设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本专业培养模式是比较成熟的,但主要偏重于某一块,以“工作坊教学模式”、“模拟岗位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等居多,很少进行系统研究。
2.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更倾向于实践动手活动。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觉得很无趣,甚至听不懂。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如:《工程定额》、《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量清单》、《建筑制图与识图》、《安装装饰工程估价》等,绝大部分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听课的过程中比较吃力,有厌学情绪。
2.2忽略了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实训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基本技能只掌握了一些皮毛。由于教学计划轻实践、重理论,实践实训课程的课时就比较少,要深入掌握一门基本技能是不可能的。有些学校实训设备不够齐全,特别是一些刚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学校,专业软件、实训仪器缺乏,学生连掌握基本技能也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刚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缺乏实践工作能力,等等,都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基本技能。而本专业学生毕业上岗之时,很多用人单位需要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比方说熟悉本地区的定额,会看图纸,会放线测量,会用算量、计价软件,等等,但事实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些基本技能。据已毕业学生的反馈,由于不具备这些基本技能,他们刚上岗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就开始否定自己,否定老师的教学方式,甚至否定工程造价专业。
2.3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差。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这样高的就业率下,如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就会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会跳槽或换岗,甚至有的学生刚毕业时就从事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
3.应对策略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校学生一部分没什么学习兴趣,觉得难度大、太抽象,听不懂;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甚至有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基本上用不上。只有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块教学、专业活动、情景模拟、实训操作、施工现场、校企合作等方式,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实践能力的方式,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程造价行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因此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过程中,应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课时。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院、招投标代理机构、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概预算、招投标、施工、报建、监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料管理等。首先,学校应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硬件、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设置相关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教学。其次,学校最好能够找几家企业,长期校企合作,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或者相关课程实践课时间去项目部实际锻炼。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毕业之后很快就能上手,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环境。
3.3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学生在学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模块教学时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那么经过毕业实习几个月的时间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接触项目,就业之后就能很快融入工作中,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定期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可以采用问卷、电话或互联网的形式,也可以召集部分工作出色的学生回校进行座谈会,请他们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专业建设提一些意见,采纳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更新,这样以后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动态管理实践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报,2010,(14).
[2]满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才人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3]樊松丽.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J].企业导报,2009,(10).
本文受桂林航天工業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1JB0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专业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应对策略
1.引言
随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设有工程造价专业,但在培养模式上,以传统培养模式居多,即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一些新开设本专业的学校,尤为明显。开设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本专业培养模式是比较成熟的,但主要偏重于某一块,以“工作坊教学模式”、“模拟岗位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等居多,很少进行系统研究。
2.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更倾向于实践动手活动。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觉得很无趣,甚至听不懂。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如:《工程定额》、《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量清单》、《建筑制图与识图》、《安装装饰工程估价》等,绝大部分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听课的过程中比较吃力,有厌学情绪。
2.2忽略了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实训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基本技能只掌握了一些皮毛。由于教学计划轻实践、重理论,实践实训课程的课时就比较少,要深入掌握一门基本技能是不可能的。有些学校实训设备不够齐全,特别是一些刚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学校,专业软件、实训仪器缺乏,学生连掌握基本技能也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刚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缺乏实践工作能力,等等,都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基本技能。而本专业学生毕业上岗之时,很多用人单位需要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比方说熟悉本地区的定额,会看图纸,会放线测量,会用算量、计价软件,等等,但事实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些基本技能。据已毕业学生的反馈,由于不具备这些基本技能,他们刚上岗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就开始否定自己,否定老师的教学方式,甚至否定工程造价专业。
2.3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差。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这样高的就业率下,如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就会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会跳槽或换岗,甚至有的学生刚毕业时就从事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
3.应对策略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校学生一部分没什么学习兴趣,觉得难度大、太抽象,听不懂;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甚至有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基本上用不上。只有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块教学、专业活动、情景模拟、实训操作、施工现场、校企合作等方式,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实践能力的方式,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程造价行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因此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过程中,应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课时。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院、招投标代理机构、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概预算、招投标、施工、报建、监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料管理等。首先,学校应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硬件、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设置相关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教学。其次,学校最好能够找几家企业,长期校企合作,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或者相关课程实践课时间去项目部实际锻炼。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毕业之后很快就能上手,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环境。
3.3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学生在学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模块教学时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那么经过毕业实习几个月的时间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接触项目,就业之后就能很快融入工作中,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定期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可以采用问卷、电话或互联网的形式,也可以召集部分工作出色的学生回校进行座谈会,请他们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专业建设提一些意见,采纳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更新,这样以后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动态管理实践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报,2010,(14).
[2]满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才人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3]樊松丽.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J].企业导报,2009,(10).
本文受桂林航天工業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1JB04)。